专家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本刊专访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
2015-03-07
本刊记者
专家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本刊专访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
本刊记者
陈舟: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历次中国白皮书拟制专家组组长,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军队外事专家咨询小组成员。2000~200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进行高级客座研究。出版《现代局部战争理论》《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面向未来的国家安全与国防》等10余部著作,参与著作《亚太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论》《战略评估》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记者:5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它与我国已经发表的8部国防白皮书有什么不同之处?
陈舟: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战略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国之道。科学制定和谋划军事战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一大背景下,白皮书主要突出了以下三点:一是着眼国家由大向强快速发展的历史定位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深刻揭示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时代内涵。二是依据国家战略目标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阐述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和军事安全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三是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进一步阐明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走向、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发表了7部《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和1部《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这部新白皮书仍属于专题型白皮书,是首次全面阐释国家军事战略的政府文告,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白皮书全文共分6章、约8000字,内容涵盖军事战略指导和军事力量建设运用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开放、透明和自信。
记者:新白皮书是如何判断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
陈舟:正确判断安全形势,是制定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环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可抗拒,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要看到,国际形势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亚太地区地缘战略格局和国际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各种国际力量围绕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斗争趋于激烈,国际安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世界依然面临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
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同世界关系深度交融的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将逐步增多,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更加突出。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不断侵蚀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陆地领土争端依然存在,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但“台独”分裂势力这个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仍未消除。“东突”“藏独”分裂势力危害严重,暴力恐怖活动威胁升级,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我国军事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记者:新白皮书专设“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一章,这是为什么?
陈舟: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是党和国家军事政策的集中体现,从来是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军事战略指导主要关注应对战争威胁、维护生存安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根本着眼点,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和内外因素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为此,新的方针突出军事战略需求对战略制定的牵引作用,从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适应我国安全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等“五个适应”上,明确了创新发展军事战略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四个维护”的军队使命,以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和海外利益安全等八项战略任务。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进一步突出了我军的地位作用,拓展了军事力量的战略功能,为确立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战略任务和总体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
记者:新白皮书首次系统阐述了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变化的历史及其本质特征。你如何理解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陈舟: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它的实质,就是在战略防御的前提下把进攻与防御辩证统一起来,坚持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革命战争年代,积极防御战略既是人民军队的战略方针,又成为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这主要是由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决定的。新中国确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已不仅仅着眼于敌强我弱的形势,而是与国家性质、根本利益、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等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到后来先后采取的“有顶有放、诱敌深入、纵深歼敌”“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从1988年“稳定北线、加强南线、强边固防、经略海洋”的战略指导,到1993年和2004年分别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央军委依据形势任务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对战略方针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积极防御始终是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军事战略。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地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潮流,也是对慎战、备战、止战的战略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记者:应当如何从时代的高度把握积极防御内涵的丰富发展?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包括哪些内容?
陈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基本精神不会改变,但其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将发生新的变化。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反映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新需求,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要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增强军事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注重深远经略,转变守疆卫土、境内歼敌的传统观念,有力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塑造有利态势,积极配合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斗争,重视利用军事力量和手段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综合管控危机,做到预防在前、掌握先机,实现维权维稳积极平衡、动态平衡;坚决遏制和打赢战争,注重发挥战略威慑作用,在不得已时敢于和善于使用武力以坚定的意志赢得战争。
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立足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战争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但因外部因素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根据国家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实际,基于陆海空天电网的多维战场环境,新的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
二是创新基本作战思想。着眼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发扬我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传统,坚持灵活机动、自主作战的原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克敌软肋。把握体系作战这个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始终把制信息权放在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地位,着眼破敌作战体系进行精确打击,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
三是优化军事战略布局。根据我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军队担负的战略任务,适应经略海洋、经略周边和走出去的战略要求,改变国土防御型、近海防御型的战略布局,做到陆海兼顾、南北衔接、战略平衡,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既要关注陆地、海洋、空中等传统安全领域,还要关注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
四是坚持战略指导原则。战略指导原则是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延伸,是指导战略全局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态势;保持维权维稳平衡;努力争取军事斗争战略主动;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立足应对最复杂最困难情况;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优势;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积极拓展军事安全合作空间。
记者:新白皮书在“军事力量建设发展”一章中,介绍了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发展、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军事力量建设举措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情况,你对此怎么看?
陈舟:军事战略方针处在军事战略体系的最顶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全局性的统领作用。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和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发展必须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以及重大安全领域发展战略指导,全面提升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既能在国土范围内不同地区遂行军事行动任务,也能根据国家需要在海外利益攸关区与外军开展交流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把防御前沿从近海逐步拓展到远海,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坚决保卫国家海上安全,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有效维护国家空中安全,高度关注外空发展动向。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适应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确保导弹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为主体的力量体系,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
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核等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与应对新型安全威胁和维护国家利益拓展密切相连。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参与海洋国际合作。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必须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太空安全。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必须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保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必须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指挥控制、导弹突防、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慑止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遏制重大危机和军事冲突严重升级,维护战略平衡。
新白皮书还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现代后勤建设、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抓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强化战略管理等方面,从加快重点建设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和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等内容,系统阐述了军事力量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思路。
记者:新白皮书把军事斗争准备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详细介绍,这是为什么?
陈舟:军事战略说到底是战之方略,战略指导必须强化谋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导向。作为军队基本实践活动的军事斗争准备,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是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途径。只有扎实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才能始终保持军事斗争的主动权,才能以备战、能战、敢战来实现不战、止战和战而胜之的目的。
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一项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真抓实备、常备不懈,全面提高军队威慑和实战能力。第一,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步构建作战要素无缝链接、作战平台自主协同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着力解决制约体系作战能力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侦察预警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发展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和网络电磁空间对抗能力,完善综合保障体系。第二,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我国地缘战略环境复杂,各战略方向、各安全领域都存在不同威胁和挑战,必须抓住主要战略方向这个枢纽,提高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和水平,兼顾其他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优化战场布局,加强战略预置。第三,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全面提高日常战备水平,周密组织边海空防战备巡逻和执勤,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前提条件,是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陆军完善战备力量体系布局,海军实施常态化战备巡逻,空军保持灵敏高效的战备状态,第二炮兵构建功能完备的作战值班体系。第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要坚持把实战化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深入开展模拟实景训练、模拟仿真训练和实兵对抗训练,加强首长机关指挥训练和诸军兵种联合训练,加大在复杂电磁环境、复杂陌生地域、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力度。第五,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遂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对于和平时期做好战争准备、提升作战能力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要从军事斗争准备全局的高度筹划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促进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与国家应急管理机制协调运行。
记者:“积极拓展军事安全合作空间”是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一条基本原则,新白皮书还专设了“军事安全合作”一章。请谈谈你的看法。
陈舟:我国的安全和发展与世界和平繁荣息息相关。我国已进入实力和地位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关口,能否运用正确的对外战略策略直接决定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适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要求,构建和推进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军事外交,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利益、政治外交大局和强军目标建设,积极拓展军事安全合作空间,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这是新的方针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展开和运用,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在军事外交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总的指导原则,就是坚持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安全观,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关系,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具体说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全方位发展对外军事关系。深化中俄两军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交流合作,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巩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军事关系,提升与欧盟国家军事关系水平,发展与非洲、拉美、南太平洋国家的传统友好军事关系,促进建立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其二,推进务实性军事合作。与外军在院校教育、后勤建设等领域广泛开展对话交流,加强与有关国家军队在人员培训、军事物资援助、装备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外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军兵种的双边多边联演联训,积极参与国际海上安全对话与合作。其三,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常态化开展亚丁湾护航行动,广泛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推动建立突发情况通报、军事危险预防、危机冲突管控等机制。
随着国力增强,我军不断加大参与国际维和、国际反恐、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力度。1990年以来,已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万多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2008年年底以来,连续派出20批护航编队59艘次舰船执行护航任务,已为近6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2002年以来,已40次执行国际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任务,向30多个受灾国运送救援物资,10多次派遣国际救援队赴受灾国救援减灾。自2014年9月中旬起,先后派出多批次共约300多人组成的医疗队援助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防控。展望未来,我军将更加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邱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