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上的菜市场

2015-03-07周路平

创业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菜谱买菜菜品

文/本刊记者 周路平

手机上的菜市场

文/本刊记者周路平

顾东君曾在九阳集团担任发言人,她创办味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做家电时的启发。

这家生鲜电商为了加强品控,买食材亲自烹制,员工吃胖了算工伤。

围绕“做菜”产生的创业项目为数不少,其中一类是菜谱类应用,另一类则是配送菜品的生鲜电商。而味库则把二者结合了起来,它是一个手机端的半成品净菜配送平台,用户在其平台上购买半成品菜品后,就可以按照App上的菜谱来做菜。

在供应端,味库不像青年菜君、爱餐桌那样自己直接卖菜,而是整合了两类B端来提供菜品:一类是净菜厨坊、福成五丰等20多个中央厨房;另一类是俏江南、九头鹰等100多个餐厅厨房。

这两类B端中,以中央厨房为主。味库把中央厨房之前规模化的生产,变成了小批量生产,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而让中央厨房做出这种改变的是,他们可以通过味库直接看到用户的反馈和评论。这种互动改变了供应商闷头生产、不关注用户体验的状态。餐厅厨房方面,“饭点”的时候忙死、“非饭点”的时候闲死,但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是恒定的,利用“非饭点”的空余时间加工半成品净菜也能够增加收入。

对用户来说,味库的做法相当于将超市和菜市场买菜环节砍掉,因此价格更实惠。据味库联合创始人海若透露,味库的菜品价格相当于超市售价的6到7折。“我们在北京有10万用户,日订单峰值3000单,平均稳定在1000单左右,客单价接近50元。”

北京微酷客科技有限公司

不过,做生鲜电商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海若感叹,他们做得很苦很累,里面涉及大量问题,譬如严格的时效限制等。“生鲜电商会碰到的问题我们都会碰到,生鲜电商碰不到的半成品电商也会碰到。”海若说。

为了保证供应商的菜品质量,味库开始搭建自己的Cooking studio(美食录制棚),买食材亲自烹制,检验菜品品质,员工如果吃胖了都算工伤。目前,味库App里的菜谱还都是纯文字的步骤介绍,他们打算把做法全部录制成几十秒的短视频,供用户参考,以便让用户买到菜后,还能更好地把菜做出来。

此外,味库为加强品控,还联合中国人寿推出买菜险,所有供应商入驻味库App平台,均须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用户买菜有明确的在线交易记录,一旦发生问题可快速查询和追溯。

冷链物流配送是生鲜电商普遍的难点和痛点。目前,味库与万家康、黑狗、路达达等四家冷链物流配送公司合作。中央厨房通过冷链车配送,只需提前一天预订,而配送的费用统一为5元。

作为高成本的冷链物流,味库5元的配送费完全不够覆盖成本,还处于贴钱运营状态。它没有自建物流的打算,当然也没有自建物流的能力。“我们目前只做两个事情:供应链和市场推广。”海若说。

味库的创始人兼CEO顾东君曾在九阳集团担任发言人,这次出来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做家电时的启发。2011年,顾东君牵头做了一款与味库类似的产品——根据家电厨具情况选择合适的菜谱。

如今,这个思路延续到了味库上。味库的App,除了连接中央厨房和消费者,还延伸出了菜谱搜索功能:一方面,可搜索菜品名称找到需要购买的食材;另一方面,能根据厨房已有食材和厨具提供菜谱。比如,用户扫描厨具的二维码,选择已有的菜品,App可以自动生成上百种菜谱,并配有烹饪步骤,让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食材和厨电烹饪美食。这种工具属性和导购逻辑,为味库带来了大量流量。

关于未来如何盈利,海若透露,包括电商和广告两种途径。“不过当下不是要把用户量做起来,而是要把交易量做起来,说不定未来还会出现第三种、第四种营利模式。”

i黑马点评

相比竞争对手,味库的模式更能增加用户黏性。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当下用户还是更习惯在超市和菜市场买菜,而买菜的主体也是中老年人。另外,中央厨房和餐厅厨房尽管能通过味库增加销量,及时获得市场反馈,但毕竟量不大,这对平台的依赖程度或许也是一个考验。

猜你喜欢

菜谱买菜菜品
买菜记
买菜
原创菜品研究、保护及市场应用推广
团膳菜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吃”出乡村振兴广东幸福菜谱推新品
迷惑菜品又来了
买菜
宇宙菜谱失窃案
买菜
菜谱 经典菜翻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