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跟谁在一起

2015-03-07戴慕仁上海

上海故事 2015年2期
关键词:阿喜商贩小弟

□ 戴慕仁(上海)

季小弟发迹了,资产上千万。富有后的季小弟要去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恩人,一个是他的仇人。…感谢恩人他为难了,帮助过他的人都是恩人,从他闯荡江湖以来,一路上贵人相助,帮过他的人太多太多,还有帮过他而不留姓名的陌生人,哪里去找?谈到他的仇人,他是刻骨铭心,季小弟的仇人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前妻和前妻的一家门。

八十年代初,季小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老城厢税务所征税员,是老城隍庙福民街小商小贩专管员。

那个年代的吃皇粮干部拿的是级别工资,不多,没有什么灰色收入,没有现在当官的吃香。他刚结婚,妻子吕洁是一个单位的税务干部,搞内勤坐办公室的。他们的婚礼是福民街商贩朋友帮忙张罗的。那时期物质还不是太丰富,副食品还很紧缺,福民街那帮商贩神通广大,酒宴上想吃什么都能搞到,婚礼上排场那更不用说。那时没有私家车,区长下基层还骑自行车,他们有本事搞到进口高级轿车。三台摄像机全程跟拍,当时照相机还很不普及。婚礼办到区委大礼堂,这是干部们平时听报告的地方,将区里大饭店最好的大厨请到,浩浩荡荡占用机关伙房。新娘婚纱当时还很罕见,福民街已经开始经营,各种款式任新娘挑,不要钱。

这种超豪华的婚礼让女家挣足面子。但是到了酒宴开始,让女方极为反感,这帮家伙太会闹,闹得没有分寸。吕洁的家庭是知识分子,讲究礼教,受不了他们恶作剧。新郎被灌得不省人事,新娘与伴娘吐得狼狈不堪。闹新房更是难堪,让她下不了台。吕洁一家都有洁癖…,哪里受得了这种“野蛮”。从此女家根本瞧不起这个女婿。她们有种信条,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季小弟结交的人没文化没教养没品位。

结婚后吕洁跟季小弟感情越来越远。吕家的人也没有好脸色。因此季小弟每天下班也不想早回家,他平时应酬多,常常带着酒气烟味回家,吕洁从小有洁癖,哪能受得了龌龊。干脆不让他上床,非让他将衣裳剥了扔出去。开始夫妻关了门闷吵。后来夫妻冷战不理不睬。

吕洁不但对季小弟生活习惯看不惯,对他的前途也失去信心。混了这么多年还是科员,她自己倒是被重视重用,已经升任办公室主任,天天跟领导打交道。她越发看不起季小弟,夫贵妻荣的观念在她们家庭还是很有影响,她爸爸就是中学校长,她妈是护士长。弟弟是科长。家里都是带长字头的,唯独你女婿什么也不是。亲友面前吕洁一家觉得很没面子。

在饭局上季小弟将自己的遭遇告诉福民街一帮兄弟。那个叫阿喜的拍案而起,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什么长不长的,有钱才是爷!”这句话让季小弟记了一辈子。这个阿喜是福民街小商贩的头,官衔叫“个体协会会长”。跟季小弟往来最密切,对小商贩要布置点什么,不通过他是不行的。小商贩听他的。文革中因“投机倒把”被关到白茅岭。这帮小商贩有个奇怪的逻辑:凡是山上下来的,一定有能量讲义气。事实是谁要想在福民街租个门面开店做买卖,往往请他出面搞定,否则房东漫天要价;房东要是碰到商贩赖房租,死活讨不回来,只要请阿喜往“老赖”面前一站,商贩乖乖掏钱。小流氓要想在福民街寻衅,对不起,没有你好果子吃。

在福民街阿喜自已也有个门面,经营邮品什么的,由他老婆在经营。季小弟开始也弄不懂,这个邮品小买卖能挣什么钱,可是阿喜很有实力。出手也大方,每次饭局,多数是他买单。阿喜哪来这么多钱?有一次阿喜给季小弟透了个底。猴年发行猴年邮票,他一下子吃进几十版。8分票面后来涨到一千多元,涨了几千倍。这是阿喜发迹的第一桶金。他什么也不干也能吃一辈子。在阿喜他们面前,季小弟感觉到自己太没能耐,老婆不爱他,单位也看不起他。

有一天阿喜约季小弟吃饭,是单独请他。阿喜表情有点凝重。喝了几瓶啤酒,阿喜开口问季小弟:“最近你们单位有什么动静?”季小弟说:“没有什么。”“那你家里呢?”“还是那样,大家相互不理睬。”“所领导没找你谈话?”季小弟这时警觉起来,问:“你听到什么了?”阿喜瞅着对方说:“不是我听到了什么,是你们局里派人来调查你有什么渎职行为?”季小弟一听紧张起来,忙问:“我有什么渎职行为?他们掌握我什么情况?”阿喜呷了口酒说:“你们局里也有我的朋友,是谁我不便告诉你。他向我透露,有人匿名举报你,跟我们商贩吃喝玩乐,背后有什么交易……”季小弟激动起来:“跟你们吃吃喝喝是有的,那叫渎职吗?昨天我们区长还跟香港投资商吃饭呢。背后交易?能跟你们交易什么?你们都是照章纳税,缴的是一种固定工商税,税款又不交到我手里,我能放水让你免税吗?啊!”“你轻点好不好,人家盯着。”

阿喜给他开瓶倒酒。季小弟还是忿忿不平:“这是你福民街哪个孙子干这种事?你帮我查一下。”阿喜摇摇头:“这封举报信不像是我们小商贩写的。”“何以见得?”“信里还说你酗酒回家还有暴力倾向。我们商贩怎么知道你回家干什么,你婚姻不和也只有我们几个朋友圈子了解。”季小弟哦了一声说:“有一天我回家,吕洁不开房门,我要洗澡,换洗衣服都在里面,她不让我进去,我火了一脚将房门踢开……那叫暴力吗?我又没打她。”

不用说,季小弟与朋友一致断定这封举报信肯定是吕家门策划的,存心害他。没过几天,领导果然找季小弟谈话,处分意见还算客气,不是开除公职而是让季小弟自动离职。离职同时,一纸协议离婚书让他签字。迁出户口扫地出门。出门的时候季小弟听到吕家吐出两个字:垃圾。这是他一辈子受到的最大耻辱。

季小弟自己的家只有一个大姐在服侍多病的老母。老母得知儿子离职又离婚,悲从心来长叹一声:我早说过,吕家这门亲,我们不配……不久病故。这段时间,季小弟心境坏透,连自杀的念头都有,在机关他几乎没有朋友。福民街一帮小商贩知道季小弟遭遇,并没有因为他失去管理他们的权力而唾弃他,反而更加热络。排着队请他吃饭。阿喜安慰他说:你算运气,如果早两年你犯这种事,一张16开报告纸就送你去劳动教养。三年官司出来你变成“三无人员”。

现在季小弟倒真的成了“三无人员”:没有家庭、没有单位、没有工作。这今后日子怎么过?“我们能过,你就不能过?”商贩朋友都这么说。大家劝他下海做生意。在福民街租个门面做小生意。季小弟感觉自己曾经是机关干部,管商贩的,如今自己做小贩,再说在自己曾经管辖的福民街抛头露面,太丢人。他放不下架子,再说他能经营什么。

有朋友居然劝他卖女人用品胸罩内裤,说这个生意最近特别红火。改革开放了妇女们都讲求时尚。季小弟听了差一点板面孔。他看到说这个话的小贩是在做这个,还看到他三十岁大男人居然胸前挂着女人胸罩在大街上么呼……季小弟朝卖胸罩朋友看看,想起吕家门常讽刺他一帮朋友不是投机倒把分子就是下三烂。阿喜他们听了不以为然呵呵大笑:别小看我们这帮投机倒把分子,我们可是市场经济的排头兵,我们是过河摸石头的人。市场要什么,人们在追求什么,他们最敏感也最清爽。季小弟感觉跟他们一起很快乐。没心没肺地寻快乐。商贩们还讲义气,现在看到季小弟落难了,大家都觉得不帮一把就不是朋友。既然季小弟暂时抹不开面子摆摊,有个买卖箱包的福建商贩对他说:他们福建那边山区,家家种茶,因为交通不发达,茶叶运不出来,茶农只能卖给当地供销社,供销社价格压得很低。浙江杭州有几个胆大的茶商偷偷地去采购小批量茶叶拿到杭州冒充西湖龙井,因为他们那里茶叶确实品质好,跟龙井没有区别。你可以去试一下,你挨家挨户收购弄到上海,上海大木桥有家国家茶叶公司,他们收购茶叶,只要你品质好。你每批赚点差价,不会比你工资少。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好。替季小弟凑了点资金,让他去福建。

季小弟出师不利。好容易到了山区,身上钱包被窃,朋友借款没有了,身上只剩下盘缠。他借宿的山区小客栈正好是当地供销社,发现他这个外乡人打听茶叶,准备抓他,罪名是破坏统购统销。有个好心的服务员给他通风报信,季小弟半夜逃出客栈,深山野岙,月黑风高,他不明方向乱逃。他这一天几乎没吃过东西,脚高脚低,饥肠辘辘,一阵昏眩跌倒在荒山上。等他醒来已经第二天拂晓,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间茅屋里。一个山青水秀的姑娘在喂他稀饭。这姑娘叫春梅,是大山里茶农。他这才知道他跑对了地方,这里是四季青山坳,品质最好的绿茶就出产在这片山坳。后来四季青山坳成了季小弟定牌茶场;这位山青水秀的春梅姑娘成了季小弟的第二任妻子。这是后话。

八十年代那真是发财致富的大好时期,抓住机会一夜暴富的例子举不胜举,当今的巨贾大腕差不多都是那个时期冒出来的。季小弟这条路走的还是相当艰难险阻。福民街朋友给他的忠告是:要做老板,先困地板。放下架子,才能挣钱。

季小弟被春梅一家救了以后,从此为他打通了采购渠道。福民街一帮朋友又为他凑了点资金。不过跟他申明在先:亲兄弟明算账,这两笔资金是要付息的。季小弟绕过当地供销社,在四季青采购了几批茶叶到上海大木桥卖给茶叶公司。很快赚回来本钱。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年他供了几批茶叶,茶叶公司拖欠货款不付。挨了好长时间,茶叶公司回答他:公司连年亏损倒闭改制,公司没钱支付,你的茶叶还在仓库里,你拿回去自己处理。这对季小弟是灭顶之灾,面对几麻袋茶叶手忙脚乱。阿喜他们说:活人还能被尿憋死?那有什么,租个门面自己卖呗。想不到一出手,小小门面,生意兴隆,因为他的茶叶价廉物美。

季小弟开始调查市场,上海人对茶叶胃口那么大,福民街给他一个信息:上海人改革开放后变得有钱又有闲,生活情趣大变,恢复老上海品茶泡茶馆习惯,新老茶客到处寻找茶馆。阿喜他们建议他干脆搞搞“大”。开茶楼。一帮朋友帮他策划,季小弟开的茶楼不同于老式茶馆,老式茶馆大通仓太嘈杂太闹,现代人讲求私密,喜欢安静独处。茶楼设置雅座包房,还得有文化氛围,于是开画廊朋友为他布置字画、所有家具由福建朋友设计一律采用斑竹藤条、浙江朋友帮他培训茶道礼仪、门前贴有广告词:休闲、品茶、发呆、会友。开张以后大为轰动。财源滚滚。乘胜前进,季小弟在上海几年工夫发展成“四季青茶饮有限公司”连锁经营。福建四季青山区成了他公司绿茶基地,并且在那里开辟绿色旅游度假村。他出资金修了一条进山的公路,当地政府很感激他,他盘活了当地资源。季小弟饮水思源,他将四季青的产业交给妻子春梅管理。他让当年通风报信帮他躲过一劫的招待所大姐管理度假村的酒店。那个当年扬言要抓他的供销社主任日子不好过,上门求他,季小弟不计前隙安排他当保安管大门。

季小弟邀请一帮福民街朋友去福建度假村度假。一是表示感谢,二是庆祝他与春梅结婚十周年。阿喜跟季小弟商量,能否再邀请些管理福民街的职能部门朋友。季小弟一口答应。

季小弟派了一辆大巴将40位客人接到自己度假村。这40位客人中除了福民街一帮朋友们,还有工商、税务等干部。其中一位是季小弟的前妻吕洁。她被邀请倒不是阿喜他们安排,是吕洁单位领导对她照顾。吕洁后来嫁给一个局级干部,前不久她丈夫出事因经济犯罪判了重刑,没收全部财产。吕洁几乎崩溃。领导体恤她,有这个休假的机会就让她去散心。福民街一帮朋友十年前结婚宴会上见过吕洁,现在怎么也记不得她的模样。只是感觉同行中有一位沉默寡言不跟任何人打招呼的女士。吕洁自然也不知道这度假村的背景,知道了打死她也不会来。

到了山区,吕洁感觉山美水美。酒店门前欢迎他们的主人竟然天仙一般美,她问身边导游:这位致欢迎词的小姐是谁?导游说她就是这方土地的女主人。吕洁感觉奇怪,这么年轻的就拥有这么大产业。导游说她年龄不小了快四十了。吕洁很惊讶,快四十的女人,身材容貌可以保养得像青春少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客人们被引进到餐厅,女主人说:很抱歉,我的先生去英国考察农庄刚下飞机,马上就到。

喝着好茶的吕洁想:这么个优秀的女子背后一定有个更优秀的男人。这时,餐厅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在朋友们一阵掌声欢呼声中,吕洁差点昏过去,季小弟神采奕奕进来将手中一大捧玫瑰献给女主人,并轻轻相拥。十几年分手,这个被自己扫地出门的男人除了发福似乎更年轻了。季小弟挥手向大家致意,眼睛扫向全场时,吕洁忙将头低下,避开季小弟的视线。只听见台上响起她熟悉的男中音:各位朋友、各位兄弟:我来迟了有失远迎。我来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的压寨夫人春梅。(……台下一片吼声:知道!)我季小弟有今天,是她当年救了我一条……(台下又起哄:狗命!)我季小弟有今天全靠各位兄弟……(众人嘘声:开瓶喝酒、喝酒!)慢点举怀,我还要感谢一个人,她今天不可能听到……(众人定格:谁?)季小弟说到这里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我季小弟有今天,要感谢我的前妻吕洁。不是她当年逼我,我可能还是原来的季小弟,我将她的逼看成是我人生的激励……这时只听到台下一张凳子被推倒,一个女士掩面夺门而出,大家都在问,她是谁?阿喜站起来说:是我们一起来的,不是工商便是税务朋友,没有通报过姓名。春梅让服务员查一下,这位客人住几号房间,查一下入住身份证。服务台立即回应:客人叫吕洁。来自上海税务局。全场惊诧。季小弟跟妻子相互看了一下,两个人同时说一个字:追!同时夺门而出……

猜你喜欢

阿喜商贩小弟
熊小弟被表扬了
妈妈小时候也淘气
妈妈小时候也淘气
妈妈小时候的样子
走丢的熊小弟
爱上刷牙的熊小弟
生日快乐,鼠小弟!
阿喜和阿欢
商贩出售罂粟壳欲当火锅调料获刑8年半
推 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