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途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方案探讨
2015-03-06吴英琼杨茂华范小莉
吴英琼,杨茂华,范小莉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不同给药途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方案探讨
吴英琼,杨茂华,范小莉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对乳腺癌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FPC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注,观察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药,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化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PICC方式给药并结合相应护理方案,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改善化疗依从性,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乳腺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
乳腺癌目前在我国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1]。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放射治疗等,其中静脉应用化疗药物对于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2]。但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具有刺激性,易造成静脉炎,药物外渗还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与传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给药方式相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术操作更简便,应用更安全,具有长期维持患者静脉输液通道开放的作用[3]。本研究中分析了不同给药途径结合相应的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例。纳入标准[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浸润型导管癌或者小叶癌;乳腺癌TNM分期为Ⅰ~Ⅱ期;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或仅伴有腋下淋巴结转移;需给予静脉化疗治疗。排除标准:TNM分期Ⅱ期以上;伴有其他脏器转移;合并有脑血管、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以及精神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FPC化疗方案:5-氟尿嘧碇(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59,规格为每支10 mL∶0.25 g)500 mg/m2,吡喃阿霉素(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43,规格为每支10 mg)40 mg/m2,环磷酰胺(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26,规格为每支1 g)500 mg/m2。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穿刺化疗:静脉穿刺首选粗直、弹性好的四肢浅静脉;化疗药物现用现配,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化疗药物;用药时,采用0.9% 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遵循缓慢注入原则,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到强烈的药物刺激而出现损害;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肝素(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156,规格为每支2 mL)稀释液正压脉冲式封管。观察组采用置入PICC导管化疗,导管末端连接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按照患者不同情况,首选健侧上肢贵要静脉,条件不允许可换为肘正中静脉,自穿刺点沿静脉至右胸锁关节后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插入导管长度,最终经 X线摄片确定导管的尖端是否在上腔静脉。两组均在严格无菌操作情况下完成。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护理方案,包括护士对患者整个化疗期实施全程服务,乳腺癌化疗健康教育宣讲,每周进行导管维护,及时记录治疗情况,讲解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静脉保护的重要性,指导如何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协助医师督促患者完成化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用乳腺钼靶摄片、B超测量肿块大小。完全缓解: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维持4周以上;好转: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以上但 <50%,且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稳定: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进展: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生存质量卡氏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症状越轻,生活质量越高。观察记录患者化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化疗依从性:0级,按时自愿完成所有化疗;Ⅰ级,在医护人员提醒下可完成所有化疗;Ⅱ级,在医护人员反复督促下完成4个疗程及以上化疗;Ⅲ级,在医护人员反复督促下完成少于4个疗程化疗;Ⅳ级,首次化疗后拒绝再行化疗。满意度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对护理满意度越高。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定期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5。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静脉炎、组织感染、恶心呕吐等。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32]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比较(±s,分,n=32)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比较(±s,分,n=32)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63.39±2.30 62.68±2.29治疗后85.29±1.22#91.56±1.35#
3 讨论
化疗患者需要长期、大剂量的外周静脉输注高浓度、具有腐蚀性渗透性的化疗药,血管刺激极大,化疗药物渗透甚至可导致局部组织感染、坏死[6-7]。各种化疗药物或静脉给药方式对患者血管造成的伤害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不仅影响化疗进程,还会对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乳腺癌患者的患侧上肢不能输液,只能选择健侧化疗,因此化疗往往因为各种并发症而难以顺利进行,极大影响治疗效果,耽误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治疗时机[8]。
表4 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32)
表5 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比较[例(%),n=32]
PICC是一种新型输注手段[9],采用的医用高级硅胶材料柔软性好、生物性高,对血管损伤极小,不易产生静脉炎、组织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且操作简便、安全,导管末端直达上腔静脉,方便药物直接输注于中心静脉,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相比较传统静脉输注方式,PICC不反复穿刺,不易感染,极大提高药物利用度,保护患者的静脉以及组织,减少由于化疗药物以及化疗方式所造成的痛苦,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卡氏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化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PICC方式给药并结合相应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改善化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1]王铁军,耿 慧,祝永刚,等.乳腺癌化疗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2):4 398-4 400.
[2]徐兵河.2013年最重要的乳腺癌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1):1-5.
[3]罗惠琴,侯 玮.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3):39-40.
[4]单文治,裴保香,木阿龙,等.2009年至2011年医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21):74-76.
[5]王 斌,赵 倩,朱丽萍,等.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应用TAC化疗方案59例[J].中国药业,2014,23(13):72-74.
[6]郑路亚.乳腺癌化疗术后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4,27(26):288-289.
[7]苏庆光,高维忠,李明基,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研究现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5):386-388.
[8]江世丽,李国宏.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9):1 012-1 015.
[9]王 丽.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的循证护理[J].医药前沿,2013,3(31):306-307.
[10]黄丽梅,胡杏平,马 驰,等.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192-194.
Effect of Chemotherapy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of in Treati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Nursing M easures
Wu Yingqiong,Yang Maohua,Fan Xiaoli
(Yib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Yibin,Sichuan,China 644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f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in treating breast cancer and its nursing measures.M ethods 64 cases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2 cases in each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FPC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intravenous infus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ripheral vein implan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administration;both groups received appropriate nursing measure.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6 couse of treatment,fourweeksforonecourse.Results Thetotal effective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12%,whilethecontrol group was 71.88%,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After treatment,the quality of life karnofsky score,chemotherapy compliance,and satisfaction with ca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light in the two groups,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Using PICC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nursing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ccepted chemotherapy,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compliance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oes not increase,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ICC;breast cancer;clinical efficacy;quality of life;compliance;adverse reaction
R969.4;R979.1;R473.73
A
1006-4931(2015)17-0113-02
吴英琼(1970-),女,大学本科,中级护师,研究方向为胃肠肛肠疝的护理,(电子信箱)wuyingqiong316@163.com。
20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