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呦呦采访记:一次迎接诺奖的全媒报道突击战

2015-03-06文/吴

中国记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诺奖新华社

□ 文/吴 晶

屠呦呦采访记:一次迎接诺奖的全媒报道突击战

□ 文/吴 晶

2015年10月5日18时许,正值国庆放假,微信“朋友圈”突然跳出的消息让安静的假期一下子“沸腾”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

短短5分钟内,电话、微信、短信:新华社国内部政采室教育卫生片接到国内部值班领导秦杰和室主任霍小光明确指示:争取采访到屠呦呦本人,至少拿到权威机构的回应;同时要以诺奖为由头延展,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整体状况。几乎同时,新华社总编室发出指令:要求国内部文字记者协助联系,与摄影部、音视频部记者一同采访报道。

20分钟内,所有采访报道部署要求已全部汇总到教育卫生片首席记者吴晶处,关于屠呦呦获诺奖一事的采访团队也迅速集结完毕,成员包括国内部记者4名、摄影部记者1名,音视频部记者2名。

▲ 全世界谢谢—屠呦呦 新华社发 韩鹤松作

此后24小时,三部门记者通力合作,完成了一次迎接诺奖的全媒报道突击战。

第一时间穷追不舍: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落点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得知屠呦呦获诺奖后,教育卫生片中医药报道第一联系人王思北立刻联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方表示联系中医科学院新闻办负责人,记者多次拨打电话未果后,又想办法找到中药研究所新闻联系人的电话。然而,由于类似科研机构较为松散的管理体制,对方与屠呦呦并没有经常性的联系,同事也不确定屠呦呦是否在京。记者拨打他们提供的屠呦呦家中电话,始终是指示错误的忙音状态。

于是,其他3名记者也启动了应急联动机制,分头从卫计委、教育部、亲朋好友等多方渠道寻找屠呦呦本人及其学生、助手或秘书的联络方式。两个多小时,上百个电话、微信、短信,始终没有太大收获。直到20点30分左右,王思北突然拨通了屠呦呦家中电话,她的老伴儿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表示“打电话要采访的人太多,严重干扰了她的休息,她身体不好,就不接受采访了”。于是,大家立即转向第二报道方案:由王思北继续从主管部门寻找对屠呦呦获奖的权威表态,同时,请负责联系卫计委的胡浩着手采写屠呦呦小记,介绍屠呦呦求学经历和研究概况。吴晶和刘奕湛负责其他配合报道。此后,王思北以每半小时追问一次的频率,持续跟踪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工作动态,最终在6日凌晨时分获得国家中医药局领导受中央领导委托赴屠呦呦家中探望的书面消息。从寥寥数行的工作动态中,记者敏锐抓取了屠呦呦对有关领导表达的获奖感言,赶在当日截稿前播发了消息《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虽然当晚没能取得当面采访屠呦呦的机会,但是通过对相关机构的“穷追不舍”和对采访线索的海量挖掘,记者找到了最有价值的新闻落点。

跳出诺奖看创新:用“新闻链接”打开视野

10月5日晚,新华社国内部在布置任务时强调要打开视野,跳出诺奖看科技创新。科技片首席记者杨维汉与教育卫生片首席记者吴晶迅速沟通,配合做好新闻链接。杨维汉与联系中科院的记者吴晶晶搜索素材,迅速采写《中国科技多领域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前沿领域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展前景。

教育卫生片在被屠呦呦家人婉拒后,继续打出数十个电话,在多位受采访者在海外的情况下,终于联络到陈凯先、刘清泉、王键等中医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张万斌等同样从事青蒿素研究的业内人士,同时想方设法采访搜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相关机构对此事的官方表态,查找各种媒介的资料链接。至23时,《“这是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新开端”——屠呦呦获诺奖引起热烈反响》一稿已交至新华社编辑部。

这两篇稿件跳出了就事论事的狭窄范围,而是拓展到诺奖对我国科研工作的启示、意义,一下子让整组稿件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制胜半小时:多重维度合作描摹

10月6日凌晨,记者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当日早上将组织记者到屠呦呦家中采访。整个报道组连夜联系,一早准时集合。当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邀请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医药报》等几家媒体,只留给新华社一个采访名额。经过积极争取,整个报道组最终顺利进入屠呦呦家中。

□ 10月8日,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在京举行。(新华社/发)

由于致贺和采访的电话太多,年过八旬的屠呦呦休息不好、身体不适,记者群访时间被限定在半小时。报道组默契分工,音视频部记者全程录像,摄影记者拍摄一切允许拍摄的线索,吴晶和胡浩则一个参与和记录对屠呦呦的群访,一个采访屠呦呦的老伴儿。就这样,关于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由屠呦呦讲述,一些来不及问的生活细节由屠呦呦的老伴儿补充,还有很多来不及细致观察的家庭布置、奖杯证书等则从摄影、摄像记者的影像记录中重新查找。半个小时的采访,屠呦呦讲的基本全是专业内容,所幸报道组成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记录了采访过程,使记者在最终梳理和采写文字稿件时有了更多描摹人物的路径,多了一些其他媒体来不及发现的细节。正因如此,尽管当天参与群访的几家媒体同时采用全媒体发稿的形式,但新华社播发的《(新华全媒头条)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采访诺奖得主屠呦呦》由于采访扎实、信息丰富,依然被150余家媒体转载,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记者后来又从更加感性的生活细节入手,采写了《诺奖得主屠呦呦印象》,也取得了不俗的采用效果。

小切口的时代之问:做引领思考的“风向标”

屠呦呦获诺奖在各类自媒体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其中也夹杂着关于诺奖、关于屠呦呦本人、关于中国科技的种种争议。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这种时刻必须发挥舆论引领的重要功能,评论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抓手。

10月6日一早,新华社国内部值班领导崔俐莎得知屠呦呦采访拟发新华全媒头条的消息后,立刻部署了评论采写的任务。评论工作室主持人南辰立即与该室鹿永建联系,请他向前方记者了解情况。详细了解了前方采访的细节和记者感受后,鹿永建很快完成了《(新华时评)屠呦呦的力量源泉》,文章从对屠呦呦本人的感性认识入手,既肯定了她甘于淡泊、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又提出了年轻一代科学工作者该追求什么、应如何奋进的深度思考。从一个人物的小切口入手,这篇评论提出了科技创新的时代之问,以较高的立意在众多评论中脱颖而出,近60家媒体转载了这篇评论,充分体现了国家队的舆论引领水平。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诺奖新华社
再创新高
聚焦诺奖
视界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