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找回精神信仰
2015-03-05麦宇旻
麦宇旻
策划前言
网络小说、电子书信手可得,但是有人还是喜欢捧起一本本精美的平装书,嗅着书香,度过周末的午后。微信、微博、博客、QQ——四大网络社交平台构架起现代人全新的阅读时空,碎片化讯息蔚然成风,但是,有人还是习惯触摸着发黄的纸页面,从序言到后记一字一句地品读、推敲,在经典作家的阐述中遨游飞翔。
今天,阅读的广度空前,阅读的深度何在?
阅读的数量膨胀,阅读的质量却在降低;阅读激情日益高涨,阅读耐性却在渐渐失去。喧嚣社会氛围环绕之中,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品读一部西方名著,或者莫言的小说,已然成为一种奢侈。
然而,我们需要。
因为,精神信仰的重构,无法通过碎片化阅读实现,只能通过经典的品读来完成;网络小说给予快感和刺激,却无法带来心灵的成长;门户网站解决信息的饥渴,却无法根治精神的饥荒;美剧、韩剧与综艺节目提供消遣娱乐,而无严肃沉思。
我们需要严肃的阅读,需要经典的重温,需要深度的拷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才是人类社会精神信仰的默默承载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下的定义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这种阐释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
今天,多元化阅读行为如同百花齐放,传统的书籍阅读,仅仅作为知识饕餮中的一盘菜而已。五花八门的新媒体阅读方式,把图书阅读渐渐边缘化。
不读“书”,并不妨碍中国成为世界上的“阅读大国”。事实上,今天的中国人消耗在阅读上面的时间和精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
试想,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清晨,睁开眼睛,习惯性地摸出手机,查阅新的微信提醒;上班的路上,沉浸于电子书,在网络小说情节里翱翔;到达单位,电脑桌面右下角时不时弹出各种有吸引力的标题,令你总是忍不住点击;忙里偷闲,常常浏览同学、老友的博客、微博和QQ签名。在一整天的时间内,手机的微信与QQ不间断地响动,讯息一条一条发来,同时,路边墙壁、公交车站、出租车内、电梯甚至厕所都布满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语,争分夺秒地吸引你的注意力。
这是一个阅读的时代,当代社会不缺乏讯息。你不用找新闻,新闻会找上你;“知情权”不再重要,“不知情权”反而重要。活在这个时代,只有学会拒绝、抵御泛滥讯息的狂轰滥炸,才能为心灵留出一片空地来进行必要的深度思考与生活追问。
浅阅读的盛宴
抱着敬畏的心态,捧起一本书,从序言一直读到编后记,时不时停下,掩卷沉思——如果这叫深阅读或严肃阅读,那么,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就是:不需要经过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的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目的是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心理的愉悦。
毋庸置疑,当今社会流行浅尝辄止。如果说,深阅读是一场饕餮盛宴,在如饥似渴的时代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那么,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
胡赳赳在《浅阅读现象学》中描述:“现在,谁还有那么好的胃口能消化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呢?……深阅读的包围圈在渐渐萎缩了,那个起始于1980年代的全民文化大补课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使人们不再有坐拥书城的快感,世界正在由厚变薄,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率打败。新闻背后的真相并没有人关心,反而是人物的冲突和娱乐化的戏剧效果为人们津津乐道……浅阅读的消费指征是:快速、快感、快扔,它符合大众流行文化的一切基本品质,迅速享用、迅速愉悦然后迅速抛弃,工业化的大生产所带动的浅阅读虽然为人所诟病,但它的出现和流行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碎片化是浅阅读时代另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人们还有耐心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吗?任何一本书的作者可能都深切感受到压力:假如你没有办法在前三段激发读者兴趣,你的书已经出局,今天的读者不会给予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第二次机会。跳跃式、碎片化、选择性……新的阅读方式充分说明读者与作者关系发生彻底逆转。
这不一定是哀与叹,兴许还要鼓与呼。
越来越多的人为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平反。“把书捧在手上读就一定比在网上读更深刻吗?书籍就一定比网文更有价值、更有营养吗?不一定,很多网文包含着书籍无法包容的独到见解与思想价值,浅阅读盛行了好多年,一些专家学者也忧心忡忡了好多年,然而这么多年来,中国民众的思想不是变得简单愚钝了,而是变得活跃深刻了,这充分说明,人们通过大量浅阅读丰富了自己。”一篇题为《国民阅读率的傲慢与偏见》的文章如此评道。
习惯于接受系统化信息——譬如图书的人,会认为碎片化是罪魁祸首,因为它啰嗦、冗余,不过淘宝阅读负责人胡晓东却认为,那是书面文化造成的思维定势。“过去书面文化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损失了非常多的信息,过多地受到整理者个人的意识影响,碎片化信息可以从多个侧面还原出一件事情的全貌。”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给读者提供从多个渠道与侧面了解真相的机会,摆脱了一家之言的思想倾向束缚。
新媒体像雨后春笋冒出,并不必然意味着社会阅读格调降低。任何一种阅读形态,都足以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形象化的影像节目,足以媲美一部权威的中华饮食文化巨著;接受历史学者轮番在百家讲坛洗礼,不逊于通读了一部中国通史;一篇精彩的微信网文,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政解读,兴许超过当天所有报刊的同类文章;一句来自大V的微博,微言大义与发人深省的程度可能称得上一字千金。新媒体可以阳春白雪,旧媒体也可以下里巴人,不同的阅读形态相互补充、互相增益,并无层次、格调的高低优劣之分。
不过,对新媒体与浅阅读的正名,并不意味着国民阅读心态一直保持在健康状态。
30年,国民阅读的三次转变
阎海东是知名书评人,他对我国社会上世纪80年代的阅读盛况记忆犹新。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阅读”》一文中,他写道,“1980年代,解禁后的精神文化创造的冲动、思想交流的冲动和学习发展的冲动一并迸发出来,在此大势之下,一个小城市五金厂的工人可以下班后在家里悠闲满足地阅读《人民文学》;在1980年代,不要说走俏的金庸和琼瑶,社会各阶层订阅《人民文学》《大众电影》等文化期刊的人也不在少数,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样重要奖项的文学作品,无不会成为当年或持续几年的畅销书。在1980年代,就连小县城的书店都摆满了最新的国内外文学书籍,并且被大量读者购买,一部在今天看来成就一般的艺术作品,都能引起极大的社会轰动。理想的价值、精神文化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这些社会价值的普遍接受,能够解释几乎贯穿整个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热。”
时光进入1990年代,国民阅读风气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
“1990年代阅读的最大特征,那就是阅读向功利性的重大转变,读书就读有用的书!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花钱读书,就是要学到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谋生的各种文凭证书,工具书几乎成为19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以来的阅读主流。”
励志类、职场类、成功学图书的热潮爆发于1990年代中后期,展现了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职场压力剧增的中国社会图景,当时的人们高度相信:有一套知识体系能够被迅速地运用到工作与人际交往中,为事业进步“充电”。
今时今日,社会阅读风气已经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变。
如果说,80年代人的阅读动机是崇高的文化追求,90年代人的阅读动机是实用知识汲取,那么,今天的主流阅读动机已经转向了娱乐化、消遣化。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谁能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家还有兴致捧起一部《红楼梦》呢?
不能忽视,导致社会阅读风气转向的深刻背景是:社会既得利益格局固化、职场向上流动的通道受阻令越来越多人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在新的衡量标准下,知识拥有量似乎不再成为被高度看重的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因此承载知识文化的正统传播形态亦随之失落。
人类灵魂安歇的最后阵地?
根据最近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而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2013年,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77本,仅比上年增加0.38本,而数字阅读的接触率较上年上升9.8%。
今天,包括中老年群体在内的全民沉浸在微信的转发、微博的更新、网页的浏览、电子书的触摸之中,主流阅读心态摆脱了文化价值的“崇高”追求、摆脱了学以致用的工具观念,彻底走向消遣、娱乐、放松。正面看来,它体现了阅读价值观多元化,可被视为进步标志,反面看来,它映射了国民阅读心态的单向下行倾向,可被视为某种程度的倒退征兆。
虽然,在各大城市的角落依然分布着为数不少的文化书店,坚守阵地,集聚同道,挑灯夜读,甚至出现了24小时营业的书吧为文艺青年提供最后的心灵栖息之所。然而,严峻的现实是,它们越来越散发出小众文化的味道。
敏锐的文艺青年们深知,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阅读的真正快乐。宁静、淡泊、深刻、致远的幸福感,逐渐被亢奋、肤浅、短暂、易上瘾的快感替代。当人类社会本就不多的精神家园之———知识与阅读也被快感追逐渐渐占据,人们将无从寻觅心灵的抚慰,无处追问生命的价值,更无从谈起信仰的力量。
当然,社会阅读心态转向有着深刻的社会政经背景,不可简单归咎于社会风气沦陷,然而,可以想象,当人们发现愈忙碌就愈需要快感读物供麻醉消遣,但由于无法从根本上解答生存困惑与实现思想升华,随之而来的难免是更加忙碌琐屑且更加意义不明的生活状态。
兴许,人们终会发现,静静地、完整地读一本书,才是最幸福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