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个立体的“德国印象”
2015-03-04任琳
任琳
当整个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经济一片萧条时,唯有德国经济依然较为稳定,成为灰色天空笼罩下欧洲大陆的一个“奇迹”。德国经济增长的内在生命力究竟是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是德国拥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更多普通人或许会说: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德国制造”。当然,没有一种发展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德国同样面临全球化时代的诸多不确定性,需要适时做出政策调整。
德式“呆板”
“德国制造”以耐用、精密、稳定、安全著称,这恰如其分地写照了一种独特的德国个性,而且这种德式严谨随处可见,如,厨房中的德国主妇会规规矩矩地用量杯量水、量米、量调料。有人说柏林是一座体现典型德式“呆板”的城市。二战空袭过后,城市几近被夷为平地,“呆板”的德国工程师们并没有设计新的建筑样式,而是找出了泛黄的图纸将柏林恢复为战前模样,建筑的样式、风格甚至到一砖一瓦的摆放角度都依然如旧……
如果在生活中将标准化做到极致,难免显得呆板。但在工业生产中,严谨规范、“呆板”的标准化却是产品的生命。在18世纪,德国制造也曾被欧洲人嫌弃,英国人曾把德国货当作粗制滥造品的代名词,必须与英国商品分开销售。如今,德国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成为德国产品、德国制造业乃至德国经济走出欧洲、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德式教育
“德国制造”名声在外,原因何在?一方面,德国有先进的设备、精良的工艺、精细的标准和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高级技术工人群体。这支精干的蓝领群体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这需要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寻找答案。从中等教育开始,学生就出现分流。德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有以下分类:职业预校、实科中学以及文理中学。除了特别的州(如柏林),学生四年初级教育毕业后,可以根据成绩、职业偏好和老师的推荐,选择合适的升学方式,如学习技工的职业预校、实科中专或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德国的大学入学比例并不高,但专业化技术培训给学生提供多元的职业导向,也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蓝领工人。当然,在初中阶段就让学生做出职业定位和未来人生的谋划,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因为这为时过早地扼杀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可变性,也变相增加了孩子在初级和中级教育阶段的压力。
德国的职业教育常常采用传统的学徒制,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德国制造”也因此得以传承。但制造技术、工艺、传统并没有止步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工艺创新。一些用人企业也会扮演起“师傅”的角色,它们与职业学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借此推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企业与职业预校的合作使先进技术、市场需求和一线生产经验能够进入教学过程,“徒弟”们很快就会上手,从而在日后能够更为顺利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德国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高级蓝领工人,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就是一个汽车企业与职业预校合作的现实案例。
潜在掣肘
发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是德国经济的持久驱动力。德国经历了18世纪“工业1.0战略”让机械设备进入生产、20世纪初“工业2.0战略”实现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工业3.0战略”实施批量生产的阶段。而2013年提出的“工业4.0战略”,试图在制造业内将生产工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探索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业发展模型。
德国经济维持核心竞争力的秘诀,正在于能够借助创新体系迅速地将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一线产品并及时投入生产的能力。维持这一核心竞争力强调了先进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但不少人也对德国近年来高端研发人才流失的现象表示担忧,这有可能成为德国未来发展的潜在掣肘。德国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很多是放在国外的,由于待遇高、研发条件好等原因,不少高端人才移居美国或其他国家。尽管这种“研产分离”的现象是与全球化进程相伴而生的,但高等研发人才储备的短缺,很可能导致德国经济后劲不足。
思索通过改善待遇、提供研发支持等手段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已成为一项重要议程。另外,也要优化既有移民受教育的条件和政策支持,挖掘现有外来劳动力的创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