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2015-03-04王晖谢盟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
王晖,谢盟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
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王晖1,谢盟月2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2.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文脉延续与社会、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空间载体。分析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结构与分布并做原因解释,以期为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定和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引导。结果表明:(1)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体空间格局为南多北少,集中分布于晋中、晋南地势平坦的盆地,汾河、沁水两岸和南太行西麓;(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多时间久远,名村以明清时期为主;(3)历次评选晋中、晋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大体持平,第六次评选晋南数量优势明显;(4)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地处黄河文明发祥地与中原文化区的深厚历史根基密不可分,同时与自然地理、评选标准、政策导向等原因密切相关。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山西省
1982年我国正式启动“历史文化名城”制度,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共同颁布《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选办法》,2008年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理念、途径和方法日渐清晰,保护内容也由单体文物保护向历史环境及历史街区拓展,由物质空间结构的保持向城市特色与文脉延续等方面拓展,基本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与文物保护制度相结合的城市遗产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选意义重大。我国正处在快速人口、土地、景观城镇化时期,平衡好土地开发中历史地段的商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尤为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客观载体,开展评选工作有利于其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其本质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历史风韵地段的更新复兴及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名城保护,如苏勤[1]、李燕等[2]、张松[3]和王景慧[4]基于不同视角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特定历史地段、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如魏枢等[5]、阮仪三等[6]、刘浩[7]和石坚韧[8]分别研究了不同区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变,如胡浩等[9]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名城旅游发展,如许抄军等[10]、马晓龙[11]、保继刚等[12]和马春明等[13]从旅游业的视角展开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研究集中于客观评价体系,如张艳玲等[14]、邵甬等[15]对名镇名村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保护发展,如张丛葵等[16]、仇保兴[17]和赵勇等[18]从不同切入点研究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空间结构,如吴必虎等[19]、胡海胜等[20]对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研究;时空分布与文化特征,如李亚娟等[21]、顾金土等[22]和周旭等[23]对名村名镇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研究。
总体看来,对单一省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空分布及其成因的研究尚不多见,而评选申报与政策制定正是以省域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的。山西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各省前列。选取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以期对其今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定及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引导。
一、数据来源和方法
ArcGIS底图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利用ArcTool Box中裁剪工具提取出山西省县域与河流分布。分批次入选的46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资料是来自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官网,借助Google Earth拾取经纬度坐标,利用GIS对图形数据统一投影到WGS84投影坐标系。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NNI和Gini系数判断山西6个历史文化名城、4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结构是否均衡,并进一步分析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二、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结构与分布
(一)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空拓展
依据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批次评选顺序,1982年大同市入选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平遥入选,1994年新绛、代县、祁县先后入选,2011年太原被列为增补。2003年起,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山西省于第一到六批分别入选2、4、6、6、12、10个,总计40个。从空间拓展来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首批出现在晋中,随后的二至五批中评选晋中、晋南数量持均衡且持平,晋北边界新平堡镇和宁武县王化沟村于第五批入选;第六批名单中,晋中新增1个历史文化名村,晋南新增9个,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时间累积分布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大多年代久远,平遥古城有27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古代县城原型保存完整,属于典型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太原为九朝古都,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太原和大同均为历史古都型文化名城。祁县保存有完整的院落建筑,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何家大院等都是晋商文化的缩影。代县境内名胜古迹多达217处,属于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静升镇前身为春秋时期的旌善村,新平堡镇秦汉时为代郡延陵县,明代隶属九边重镇大同,等等。历史文化名村多可追溯至唐、宋,大部分村落始建于明且于明、清达到鼎盛,与明清时期山西社会经济的繁荣崛起密切相关。
(二)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结构
借助ArcGIS计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布的最近邻距离指数NNI,结果如表1所示。一般认为,NNI<=0.5和NNI>=1.5分别为集聚分布和均匀分布;0.5<NNI<=0.8为集聚—随机分布;0.8<NNI<1.2为随机分布;1.2<=NNI<1.5为随机—离散分布。山西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一定聚集分布的特点,晋中和晋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上也分别呈现一定集聚特点,晋中较晋南更加集聚。三者NNI的Z检验值和P检验值高度显著。
表1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NNI分析
基尼系数(Gini)可用于刻画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以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理论上,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将山西省分为晋北、晋中、晋南三区,计算Gini系数,如表2所示。基尼系数是0.8365,分布均匀度为0.1635。表明山西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三个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较低。
表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三大分区中的集中分布与均匀分布对比表
(三)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
从总体地域分布上来看(以雁门关所在纬度一线作为晋北、晋中的分界线;以韩信岭所在纬度一线作为晋中、晋南的分界线),历史文化名城在晋北、晋中、晋南均有分布,晋中的三城地理位置较为接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集中在晋中(名村12个,名镇3个)和晋南地区(名村19个,名镇4个),晋北地区只有1个名村和1个名镇,可知空间分布不均衡。
从市县级地域格局来看,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聚集于晋东南的泽州、阳城、沁水、高平四县市(总计18个,占名镇名村总数的45%)和太原、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一线。总体而言,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沿省域南北方向中轴线分布;历史文化名镇环绕省域边界,晋东南较为集中;历史文化名村多分布于名城及名镇所在的县域内,并于晋中和晋南密集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
从地貌特征来看,山西省地貌呈现整体隆起的地势,高原中部分列着一列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自北至南依次是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五大盆地,还有晋东南的潞安盆地和泽州盆地。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多数位于地势平坦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及泽州盆地内。
从水文特征来看,山西省河谷纵横,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覆盖全境,主要河流有汾河、涑水河、浊漳河、沁河、滹沱河等。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沿河流分布的特征十分明显,如图1所示。滹沱河贯代县全境,晋中和晋西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大体沿黄河的支流——山西第一大河汾河中下游呈条带状分布,晋东南的名城名镇名村大体沿黄河支流沁河和浊漳河环抱下组团分布,晋西黄河边上还有3个名镇名村。水系蕴育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三、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成因分析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体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名镇名村加和总数居全国第一,且具有上述时空分布特征,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
(一)人文与自然因素
1.人文因素
山西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黄河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有许多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山西春秋时期为晋国;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隋唐时期,山西一直以特殊的军事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著称;明清时期,山西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晋商活跃繁荣。晋商家族兴旺后买地置宅,留下了许多风貌完整的院落、古建筑群、牌坊、商号店铺等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金融商贸活动网络和经济辐射影响在太原、平遥、祁县、碛口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都可见一斑。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根基。
2.自然因素
山西总体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川,西侧吕梁山、东侧太行山之间地势相对平坦的丘陵和盆地是贯通南北的地理通道,历史文化名城沿南北中轴线方向排列。啧口镇是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水陆码头和大西北各省物资集散重镇;新平堡镇是外长城沿线市场活跃的物资集散地;娘子关镇是晋东门户;重要水运通道汾河沿岸的襄汾镇、静升镇交通便利,商贾辐辏。因此历史文化名镇多环绕省域边界的交通咽喉分布。晋东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密集组团分布的泽州、阳城、沁水、高平四县市,既有黄河支流沁水的滋养,又有南太行山麓的庇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历史环境保存完好。
(二)评选标准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定标准的具体要求,如“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的成片传统历史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全国或地区范围的影响”、“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成为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等使得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受过晋商经济辐射以及因山西地形地貌复杂而在历史上地理区位独特的村镇,如碛口镇、静升镇、汾城镇、新平堡镇、西湾村、皇城村等符合了评选标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标准相对宽松,人文资源禀赋和财力基础是山西拥有数量最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重要原因。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仅有6个,与山东(10个)、河南(8个)等省份相比数量明显偏少。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标准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和“保护管理措施”五部分。大同作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地段和街区、传统城市格局和独特古都风貌基本保存,因而入选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省会太原之所以2011年才进入增补名单,最大的不足是历史建筑比较零碎,没有形成片区,尤其是城区文化遗存、历史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历史风貌完整性受到较大损害。由此可见,山西历史文化名城数量较少是受到评选标准,特别是评估中非常强调的历史文化街区规模集中、古城整体格局风貌及景观环境完整、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等条件的限制。
(三)政策导向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入选名单与各地县市的重视程度和经济实力有关。从不同批次的评选结果来看,晋中和晋南一直以来较受重视,而晋北在第五批中仅有1个名镇和1个名村入选。2014年2月公布的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除谷恋村位于晋中祁县,丁村位于临汾盆地襄汾县,奥冶村位于长治平顺县外,其余6个名村和1个名镇均位于晋城市下辖的泽州、阳城、沁水、高平四县市。一方面,被费孝通先生称为“太行明珠”的晋城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11个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其下辖的高平、阳城、沁水、泽州四县市均较为富裕;另一方面,晋城市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即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重视程度和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晋城四县市对国家评选政策和制度有很强的敏感性,充分挖掘本地历史资源、调度资金资源,积极争取,从获批中强化自身发展利益。
四、结语与讨论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时序轴上演化嬗变,形成一种融古纳今的独特社会空间景观。常言道:五千年文化看山西。脱胎于中原文化,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晋商文化以及院落文化、敬天信神的佛教文化在山西交相辉映,历史的遗存在古建筑中积淀着岁月的风华。
首先,山西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为历史古都型、传统风貌型和一般史迹型,距今历史悠久;名镇也大多年代久远,名村则以明清时期为主。其次,从各批次评选的空间分布看,晋中、晋南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2014年第六批评选结果显示,晋南优势更为显著。第三,山西历史文化名城沿南北中轴线分布,相比周边省份个数偏少,其原因主要是受到评选标准,如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完整的历史风貌与整体格局等的限制。第四,山西历史文化名镇分布于省域周边重要的交通咽喉,名村于晋东南四县市密集组团分布,既与沁水、南太行等自然因素相关,又与经济基础、评选标准、资源禀赋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山西省未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按照评选标准,充分考察本地尚未挖掘的隐性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加以合理保护;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高申报积极性和重视程度。评选过程应进一步细致、客观、科学化。已经拥有头衔的名城名镇名村更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并且进一步明确保护方法、内容、措施、途径和方向,健全保护机制、地方法规和规章,完善保护参与体系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延续和传承山西省历史文脉、特色与价值,促进山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苏勤,林炳耀.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4):38-42.
[2]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2001,16(5):44-48.
[3]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议再议[J].城市规划,2001,35(1):46-53.
[4]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及方法[J].城市规划,1996(1):15-17.
[5]魏枢,危良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的文化更新——以淮安市楚州区三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6(8):89-92.
[6]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25-32.
[7]刘浩.苏州古城街坊保护与更新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9(1):78-79.
[8]石坚韧.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3):508-513.
[9]胡浩,金凤君,王姣娥.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4):55-61.
[10]许抄军,罗能胜,刘沛林,等.历史文化古城游憩利用价值评估——以凤凰古城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3):521-525.
[11]马晓龙.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47-52.
[12]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13]马明春,张建华.体验旅游与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塑造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3):43-47,50.
[14]张艳玲,肖大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客观评价体系研究[J].华中建筑,2010(8):161-163.
[15]邵甬,付娟娟.以价值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2,36(2):82-88.
[16]张丛葵,陈京涛,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24 (12):94-98.
[17]仇保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迫切性[J].中国名城,2011(2):4-7.
[18]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4):26-33.
[19]吴必虎,肖金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6-11.
[20]胡海胜,王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109-112.
[21]李亚娟,陈田,王婧,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3,32(8):1477-1485.
[22]顾金土,邓玲.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特征及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2(19):75-78.
[23]周旭,何兆阳,金熙,等.基于地域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6):212-216.
(编辑:武云侠)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 and Villages in Shanxi Province
WANG Hui1,XIE Meng-yue2
(1.The Center for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2.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 and villages are significant spatial supporters of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culture.By analyzing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 and villages in Shanxi,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some meaningful guidance.The results shows:1)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 and villages mostly lie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Shanxi,dispersing in basins and near rivals;2)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and towns mostly own long history but villages are mainly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3)Within six votes,number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re similar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Shanxi in the first five times except the last one;4)The overwhelming advantages over quantities are related to many factors,such as Yellow River basin,selection standards,policy orient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 and villages;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Influencing factors;Shanxi Province
作者简介:王晖(1991-),女(汉),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09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5)10-1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