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5-03-03况态均张睿琳
况态均 张睿琳 康 飞
(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 43402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100; 3.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移民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10)
湖北松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践与思考
况态均1张睿琳2康飞3
(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3.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移民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湖北省松滋市境内的低山区和纵横交错的溪河、沟渠及湖泊,在山洪灾害发生时,会严重损害和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2013年完成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参加松滋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的亲身体会,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应持续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的建议。介绍了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监测;淞滋;湖北省
1 工程概述及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松滋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投资概算为486.92万元,工程建设由松滋市防办与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共同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临界雨量和水位预警指标确定,以及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防御预案编制和宣传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系统规模如表1所示。
表1 松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规模 个
松滋市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地质。地址条件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因素,控制着山洪灾害的形成及分布。该市地形地貌总体特征是东北低西南高,地形的特殊有利于气流抬升,从而加快气流上升速度和强降雨的产生;河道比降大,洪水汇流速度非常快,水位陡涨陡落,地表汇流挟带着坡面和沟谷里松散固体物质涌向溪河,形成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2)气象。由于该市西部的低山区和丘岗均位于五峰暴雨中心,大的降水强度和长的强降水历时是形成山洪灾害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3)人类社会活动。人们采石开山和乱砍乱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乱搭乱建导致河道的淤塞和侵占等,这些都诱发或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
松滋山洪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和预防难度大。由于该市特定的地质与地貌条件、又处于暴雨中心,导致山洪来势凶猛。具体地说,该市的山区多以风化泥质业岩和石灰岩组成,具有易冲蚀、滑坡和崩塌的特点;再加上山丘区坡陡谷深,产汇流时间短,河流比降大,所以洪水凶猛,导致山洪的预报难度极大。
(2)隐蔽性和破坏性强。由于山洪灾害具有隐蔽性且山洪流速快、流程短,极易造成大量基础设施破坏和人员伤亡,尤其在多雨期,山洪灾害更是频发。
2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松滋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的精神,开展了非工程措施的工程建设。其技术线路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2.1山洪灾害普查
松滋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松滋市政府文件授权,成立了“松滋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项目办组织实施了山洪灾害普查工作,在气象、国土等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对山洪灾害历史资料、市内已有的雨量和水位站监测数据及市内河流、堤防、水库等基本资料分析研究,确定了受山洪灾害影响或威胁的地区有11个乡(镇)、共152个村落。
2.2划定危险区
根据对普查成果的分析,确定以下10个村:万家乡芭芒滩村、卸甲坪乡卸甲坪村、街河市镇白果树村、覃睦庄社区、街河市镇曙光村、刘家场镇桃丰村、洈水镇石牌村、洈水镇金坪村、洈水镇火连坪村、洈水镇花园洲村为严重危险区。其余村落为较危险区或一般性危险区。
2.3确定预警指标
基于历史暴雨及洪水资料分析和上述调查成果,确定了预警区域内对产生山洪灾害影响最关键时段的降雨临界雨量值。1、3、6、24 h临界雨量指标如表2所示。
2.4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松滋市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分为水雨情监测、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几个部分。在松滋市防办,建有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湖北省和荆州市的防汛指令、各种信息,该市及乡(镇)、村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信息,全市(县)的水雨情信息均汇集于该平台;防办在综合分析山洪灾害信息和各监测站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上报、请示并发布相关预报和警报。
表2 部分预警雨量指标汇总 (mm·h-1)
(1)水雨情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山洪易发流域(区域)的降水、水位和气象等要素的监测,对山洪灾害的发生作出预判。
对降水(雨量)、水位和气象参数等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数据通过卫星、超短波和移动公网(或专网)等通信设施,汇集到松滋市防办的监测平台,并同时发送到荆州市水文局相关部门,以便决策判断。
(2)预警系统建设。对监测系统检测到的数据,通过自动或人工分析后,在可能发生灾害前,通过人工器械式或自动预警系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人工器械式预警方式有鸣锣、吹哨及手摇报警器等,直接通过器械发声产生预警讯息;自动预警方式主要是通过广播、短信、电话和对讲机喊话等发出预警信息。
图1 技术线路流程
(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简易雨量报警器的应用与管理,山洪灾害防治预案的编制,山洪灾害预防知识宣传画、宣传栏和明白卡的制作、张贴及发放,安全区、危险区的划分,安全转移路线标识建设以及演练等。
简易雨量报警器(包括雨量计及报警器)是群测群防体系中唯一的监测手段,是自动监测系统盲区或不具备通信条件地区降雨量监测的重要补充,因此相当重要。
山洪灾害防治预案是假设发生山洪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它对片区的责任人和群众、转移路线及安置等情况作出了具体部署。
山洪灾害预防知识宣传画、宣传栏和明白卡主要是让群众对山洪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对发生灾害后的处置措施以及逃生等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演练是假设发生了灾害,各个部门和责任人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演习,以达到有效配合并熟知流程。
3 思考及建议
松滋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了灾害易发区水雨性信息的收集量,大大提高了其收集的时效性。为了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建设、运行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山洪灾害治理原则,合理制定发展规划。该市应长期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共处,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以原有巡测、遥测、远程控制监测、预报及预警系统为基础,以工程措施为辅的预警防治体系。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主要河流的防洪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制定山洪灾害治理法规,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选址、合理开发,使人们远离潜在滑坡和泥石流危害,从根本上解决因山洪暴发造成的猝不及防,以及难以组织群众迅速转移的困难等问题。
(2)完善系统工作机制,提高雨情、水情的预报能力。建立统一协调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合理调配各方资源,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各级群防组织。以村为单元、户为重点,明确洪灾时的救助对象、联络信号、撤退路线及救助方式等内容,做到人人皆知。
加强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作,做好雨情、水情预测工作,在预警预报通信方面,应建立信息快速传递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通讯、气象及广播信息资源的作用,及时将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快速上报及下达;遇到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乡镇、村组,提前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防灾人员培训,强化职责,做好普及宣传工作。对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人员、责任人、监测人员、预警人员及片区负责人,特别是基地预警人员、片区负责人进行山洪灾害防治专业知识培训,明确各自职责。普及宣传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专栏、板报及讲座等多种手段,将防灾知识普及到每位村民,提高其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在危险区、安全区、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等处树立醒目的标识,不定期组织演练。
(4)建立系统持久运行保障机制。由于山洪灾害威胁的县(市、区)都地处偏远山区,地方财政困难,运行维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因此,为了发挥工程效益,国家应对山洪灾害工程项目定期投入用于后续运行、维护的费用。由于目前水文测报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需要大量稳定的基层技术人员,因此,应加强对在岗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以解决运行维护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使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作者简介:况态均,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6-05
文章编号:1006-0081(2015) 07-0021-03
中图法分类号:P333.2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