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5-03-03赵金巧崔巧玲张彩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知晓率品管圈科室

赵金巧 崔巧玲 张彩英

品管圈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赵金巧1崔巧玲1张彩英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的效果观察。方法以科室为单位,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计划,并进行此次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品管圈6个月的良性干预,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由80.61%提高至95.41%,完成预期95%的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本科室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品管圈;老年患者;提高;知晓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为了能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Qc)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患者跌倒/坠床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不仅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也是中国医院协会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年科收治的大多是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患者,80%以上属于跌倒/坠床的高风险对象。如何准确地识别高风险跌倒患者,如何为这类患者提供适合的预防措施,如何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患者因跌倒所致的伤害?围绕这些问题,我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启动“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的质量改进项目。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

科室13名护士以自愿的原则组成一个团队,最终有10人参加此次活动,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3名。通过选举,护士长担任圈长,并邀请护理部科护士长担任此次活动辅导员。

1.2 确定品管圈主题

通过对科室目前存在问题的调差,并广泛征求全体护士和患者的意见,列出4个待定主题,由10名圈员经评价法(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逐一评分,取平均分,最高分即为主题选定,最后评分最高的是“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重视老年患者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3 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

拟定此次活动计划实施表,绘制甘特图[2],为期6个月,每1~2周召开一次品管圈会议,前3周明确活动主题、计划拟定;第4周至第8周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第9周至第19周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第20周至24周进行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第25周至26周进一步检讨与改进,并进行经验总结。

1.4 分析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低的原因

(1)现状把握:调查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的知晓程度,详见表1。

由此次品管圈全体成员在2014年10月27日~11月23日,对我科住院天数7~28天的患者(排除老年痴呆患者;选择神志清且ADL评分在40分以上的患者)进行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调查。防跌倒/坠床措施以我院护理部下发的《Morse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中的10项标准护理措施为标准,向患者进行宣教后不定期的提问。年龄为54~94岁,平均(68.5±2.3)岁;男性47例,女性51例;文化程度最低是文盲,最高学历本科,高中以下51例,高中31例,大专以上16例;在院天数7~28天,平均天数(21.8±3.7)天。结果调查期间老年住院患者98例,19例住院患者知晓不全,知晓率为80.61%。应用头脑风暴法,分析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低的原因,绘制鱼骨图,详见图1。

图1 为何住院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低的鱼骨图

由图1可见,护士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 ,风险意识差,宣教频次不够、效果评价不及时,宣教流程不完善,患者依从性差,再加之宣教方式的单一,使得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较低。

(2)活动目标的设定:根据我科室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值,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将住院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由80.61%提高到95%。设定理由:如目标设定太高,完成困难,圈员的积极性会被挫伤。结合实际情况,改善重点是现状把握中需要改善项目的累积影响度,数值可根据表1以及80/20法则得到。圈能力是指品管圈每个成员就管理目标根据自己能力进行评估而推算的[3]。评分方法:能自行解决(5分),需一个单位配合(3分),需多数单位配合(1分),计算每个圈员自评后的平均分。自评平均分为4.0分,满分为5分,则圈能力为4.0/5×100%=80%。计算出目标值: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目标×圈能力)=80.61%+(80.61%×78.95%×80%)=131.52%。

1.5 对策拟定

(1)逐项阅读防跌倒措施,分阶段评估宣教效果。根据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危险评估,然后分析跌倒的发生原因,评估患者跌倒的高危险性因素[4],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新入院的患者整理完毕用物,护士紧接着对其进行宣教,宣教完毕签署《安全告知书》,对于高危患者床头放置“小心跌倒”、“小心坠床”警示牌;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护士可以先对家属宣教,当患者精神好些时且无不适和其他病情变化时,再进行宣教;责任护士利用每周二向住院患者加强安全宣教一次,并在《安全告知书》上签字。(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组织聆听职业道德规范讲座,提高责任心;每月通过公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投票评选等选出最满意护士。(3)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掌握能力。不定期组织培训,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同事间开展口头练习,组织科内学习防跌倒/坠床知识。(4)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宣教流程(详见图2)。严格按照流程上规定的时间和内容,逐步完成宣教。(5)宣教形式多样化。采取多种安全宣教的方式,如召开患者座谈会、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宣教手册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向患者宣教。对高估自己能力的患者,对他们实施具体的案例讲解,以取得最佳效果。(6)患者依从性差。增强护士耐心,分时机、分阶段反复宣教、沟通,引起重视;向患者家属进行安全宣教,请求患者家属协助进行安全宣教;向患者发放《安全告知书》。

表1 改善前调查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的知晓程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的对策后,在我科2015年1月1日~1月31日住院患者109例,104例住院患者知晓,知晓率为95.41%。具体改善后的调查资料:年龄为46~83岁,平均(62.3±0.6)岁;男性56例,女性53例;文化程度最低是文盲,最高学历本科,高中以下51例,高中42例,大专以上16例;在院天数7~27天,平均天数(20.1±0.8)天。活动前、后收集资料中的患者在疾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对比,活动后知晓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情况对比

2.2 无形成果

对于无形效果的确认,可用雷达图来表示。雷达图的分数可由个人或主管打分,评价项目总数最好是偶数,5~8项为佳,各项得均衡发展[5]。可通过发挥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等进行评价。每项每人最高5分,最低1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活动前后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和品管手法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效果

2.3 标准化

效果确认后,通过本期品管圈的活动,制定患者安全宣教流程。

3 体会

图2 安全宣教流程图

3.1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

表2结果显示,品管圈提高了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P<0.01)。表明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管理,针对住院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宣教流程,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了科室质控的监管力度。

3.2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

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本科室的整体口碑,进而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有利于医院的不断发展。

3.3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品管圈活动让护士可以积极快乐地工作。品管圈活动强调是所有圈员自觉地参加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当然,此次患者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知晓率除了方法不断改进外,同时也取决于患者及家属对此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接受情况,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努力,运用更好的宣教方法,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持续改进。

3.4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科室每一位同事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性

提升护士能力,增强团队意识[6]。护理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一丝的虚假和客套,品管圈活动本身就是对科室工作起到一个监督引导和改进的作用,所以要求每个人都把自己放在科室主人翁的角色,每一个圈员都有机会做决策者,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责任心、成就感,更好的提升自身价值。

[1]郑树森,张幸国. 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2]谢卫,曾等娣,盛传玲,等. 甘特图在护理质量控制垂直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1,26(10):24-25.

[3]孙里,高雅琨. 品管圈活动降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39-540.

[4]卢秀琼,孙瑞莲.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精神病人跌倒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89-1192.

[5]张京慧,唐四元,胡琳,等. 运用品管圈降低肺癌患者PICC血栓发生率的实践[J]. 医学临床研究,2015,32(2):225-228.

[6]任道琼,徐家喜,杨晓燕,等.品管圈活动在肿瘤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护理杂志,2014,13(3):61-64.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Anti-falling/Falling Bed Meas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ZHAO Jinqiao1CUI Qiaoling1ZHANG Caiying21 Department of Geriatric Medicine, X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2 Nursing Departmen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duct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ies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falling/falling bed.MethodsIn the Department as a unit, established QCC tea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CC steps to complet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plan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elderly patients on the prevention of falling/falling bed measures awareness rate evaluation.ResultsAfter 6 months of benign interven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elderly patients increased from 80.61% to 95.41%, 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95%, 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1).ConclusionThe activity of the product management circle can efectively improve the elderly patien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revention of falling/falling bed,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rust of patient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lderly patients, Improve, Awareness

G193

A

1674-9308(2016)35-0034-04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17

1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苏 徐州 221000;2 护理部

猜你喜欢

知晓率品管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