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不懈地铺就富国强军之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2015-03-03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15年7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

■ 冀中仁

坚持不懈地铺就富国强军之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 冀中仁

纵观世界军工发展历程,军民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世界的潮流。倾听神州富国与强军的铿锵旋律,奏响了时代强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沿着党中央指引的军民融合之路奋斗奋进,取得的辉煌业绩可圈可点。今天回顾军民融合走过的战斗历程并总结其中经验教训,意义非常深远。

纵观世界军工发展历程,军民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世界的潮流。倾听神州富国与强军的铿锵旋律,奏响了时代强音。

“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习主席的重要指示,激活了统筹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放眼神州,无论是顶层筹划还是具体领域,军民融合都在全面提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沿着党中央指引的军民融合之路奋斗奋进,取得的辉煌业绩可圈可点。今天回顾军民融合走过的战斗历程并总结其中经验教训,意义非常深远。

从“大过渡”到军民深度融合,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我党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心愿和智慧结晶

抚今追昔,多位学者著文称,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探索者之一,他带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军民兼顾”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毛泽东一贯认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之后江泽民对此进一步拓展,提出“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军民融合,不仅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而且还包括国防动员能力以及军政军民的团结。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三者有什么关系呢?专家于宗林认为,“军民结合”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最初是指军工转产民品(俗称“军转民”),在确保军品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品。而“寓军于民”涵义是将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寓于国民经济基础之中,构成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使之既能为国防服务,又能为国民经济服务。国防科技工业要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生产新格局。“军民融合”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可概括为: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整个经济社会条件之中,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国防军工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社会发展体系的国防军工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办的事就要依托社会去办,走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子。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

从毛泽东的军民兼顾,到习近平的军民深度融合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其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等几代领导人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

山重水复,改革开放初期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一度举步维艰;实施“五项重大举措”,“军民结合”赢来峰回路转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军转民”历程,国家国防科工局相关业务司司长龙红山感慨万分。改革开放后,从军民融合的角度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完成了两次比较大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军转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军队要忍耐”的战略思路,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向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随之而来的是军品任务锐减、国防工业能力过剩。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开始大规模实施“军转民”。20年来,军工系统的民品产值占比提高到70%左右。大部分军工单位基本上都发展为“能军能民”。但说实在的,当时发展的民品大多与军工关系不大,技术含量较低,除个别产品生存下来外,绝大多数都失败了。

第二次转变是“军民结合”。90年代末以来,在实施“两大攻坚战”的同时,在军转民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主线,更加注重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在能力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将军工能力根植于国民经济基础之上。

2012年底,北京市、海军共建的蓝鲸军民融合创新园举行奠基仪式

这一时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来说,国防科技发展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一大批原材料、元器件、一些关键工艺技术同步实现了突破,带动了一大批民用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领域技术进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的军工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军工集团的产业经济结构可以用三个三分之一来概括,即军品产值占1/3,军工高技术产业(含四民)产值占1/3,其他民品产值占1/3。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军工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前两个三分之一,除少数单位外,与军工不相关的民品大部分利润较低甚至是亏损。

为了实现第二次转变,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采取了五项重大举措。龙红山说,首先是实施能力结构调整。通过调整,军工主体进一步精干,一般能力逐步寓于国民经济发展。其次,实施改革脱困。通过实施主辅分离、债转股、退出军工行业等措施,解决军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三,支持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出台《国防科工委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通过资金补助,安排了一大批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对提高军工经济运行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鼓励和引导“民参军”。2007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出台针对民间投资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具体领域。出台《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制定了配套办法及指导目录,推动投资和产权主体多元化,为社会资本参与军工建设奠定了基础。再有就是完善准入制度。先后出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实施办法、审查规则和退出规则,面向全社会各类主体实施许可管理,为营造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军品市场环境提供了公平的制度保障。

政府助力,政策的引导,责任感的驱使,极大激发了我国军地军民融合的热情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案例1:曾经生产枪弹的重庆长安集团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型客车生产基地,四川长虹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还有中国最大民用飞机、船舶和发动机生产基地等众多的中国之最来自军工企业。近几年来,在中国A股市场上还崛起了几十个“军转民概念股”。如中国嘉陵、火箭股份、江南重工、航天中汇、西飞国际、北方重汽等。由于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均为军工企业,其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因而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案例2: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光、机、电等领域都有较强的生产研发实力,形成了以光学引擎、现代光学元件、光学薄膜、光学辅材、中高档光学设备等为主导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为根本,紧跟国际光电产业发展的方向,打破日系、台系厂商主导和垄断,实现LCOS、DLP光机的批量生产。

案例3:在第十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六届国际军博会上举办军民两用技术对接会,由工信部、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分别带来了纳米新材料、应急供水系统、新型免疫细胞治疗等上千个军转民用技术项目。借用第十届高交会的平台,此次军民两用技术对接会重庆汇总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领域的200多个技术需求,以及1000余个供给项目,为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对接,以更大程度地用军工技术促进地方产业崛起。

从“军转民”到“民参军”,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提升效益形成一“融”多“赢”的生动局面

就在中国军工企业利用其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和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军转民科研生产,大量研制生产民用产品,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军转民”的新长征时,世界军事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又为中国军工提出了一个新的紧迫问题——“民转军”,或者说是“引民入军”、“军民两用”、“民参军”,这一新趋势扑面而来。

国务院批复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新区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中有许多是军民共用的技术,也有许多具有重大的军事应用潜力,这些技术对提高我们的国防实力、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无疑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民用技术经过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的艰苦磨炼,得到了快速发展,有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很多IT企业在许多方面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都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实力,对于军队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充分利用我国民用领域中取得的高科技成果、实施“民转军”战略,对于加快高新技术向部队战斗力的转化,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而党中央审时度势:“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动员民用工业能力参加军品生产”。这为我国“民转军”事业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具有机制活、起点高、负担轻、重视高新技术开发及易于吸收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特点;它们生产的产品周期短,市场实践充分,很多产品已出口,有些商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行业的同类产品,完全有能力参与军品市场竞争。

为实现“科技强军”,对利用当今高新技术成果发展军事装备有着强烈的需求,对于改革军事装备采购体制、建立军民融合采购市场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十分迫切。解放军总装备部已陆续颁布实施《装备条例》、《装备采购条例》、《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已逐渐明朗。《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是中央军委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我军武器装备采购工作的第一部法规,这无疑给民用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带来了一个契机。

与此同时,国家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政策,对民口企业加强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制定更加灵活的准入制度,健全退出制度等政策法规,推进“民参军”进展并取得实效。

近些年来,我国的民口企业迅速发展,实力日渐增强,利润丰厚的国防科技工业也成为其投资的方向。

宁波星箭航天公司是宁波市首家通过保密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资质认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星箭航天”便与航天企事业单位合作从事不锈钢管路元件的生产,并逐步形成了当前可适应不同高压气体介质和强腐蚀、强氧化介质、低温介质的系列阀门产品。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还是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承担单位。

近年来该公司一直为“星、箭、弹、机、舰”生产相关配套设备,先后承担了“神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发射配套任务,还助力“蛟龙”探海,在“蛟龙”号工程中承担了载人潜水器压载水箱子系统的研制,荣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配套先进单位”称号,是浙江省唯一受表彰的单位,并获邀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神五”、“神六”、“神七”发射现场观摩的殊荣。类似该公司把先进民用技术用于军品的民营企业在全国不胜枚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示的多款航空发动机受到广泛关注

在高起点上谋篇布局,创建军民融合新技术园区,助力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防现代化领域开拓市场。数据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催生出来的新产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在致力于打造数据产业基地“中国数谷”的同时,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强化改革创新、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法治保障,深入推进数据产业基地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

小型化激光粒子加速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无人机图像处理系统……有“中国数谷”之称的秦皇岛市数据产业基地,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该基地创建以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进国防与民用数据产业的双向融合,催生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实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轮驱动、比翼齐飞。

不仅如此,军技民用更是硕果累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技术成果得以向民用转化,“航天技术应用”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航天企业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单位,北京卫星制造厂见证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东方红1号”、“神舟一号”都先后诞生于此。近年来,为带动科技发展、服务国民经济,北京卫星制造厂不断加快核心技术和航天技术应用化的研究发展,“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正是应用了航天器热控制与能源管理、流体传动与密封等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研发的优秀“航天技术应用化产品”。

军民融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布局

目前,“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在国内尚属首创。与传统冷冻站相比,其运用了“系统集成专项技术”和“前馈关联控制技术”,年均运行效率可提高20%到50%,占地面积至少节省三分之一,现场建设周期缩短五分之四,且维修运输方便,使用寿命延长,可大幅降低系统运行、维护难度和费用。

作为航天技术民用的受益者,校企合作的四季沐歌集团总裁介绍说,该企业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合作,创新生产出领先国际水平,长达25年使用寿命的新一代航天镀膜真空管。随后,该企业以航天太空船处理饮用水的RO反渗透膜技术来处理家用饮用水,在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细菌、病毒等致癌物质方面获得重要的技术突破。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呼唤中,“军民融合”众望所归地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防大学专家刘晋豫教授诠释“军民融合”丰富内涵时指出: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整个经济社会条件之中,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国防军工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社会发展体系的国防军工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办的事就要依托社会去办,走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子。

2005年锦涛同志提出“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结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实践经验,着眼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做出的正确抉择;是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统筹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的创新,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成功经验的提升。

“十二五”规划首次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行全面统筹,到党的十八大把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作出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蓝图”已绘就,“路线图”已画好,“任务书”已下发,“时间表”已明确,接下来就是要真抓实干。

——推进军民融合政府部门在行动

在年初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上,工信部提出要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逐步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而决定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聚焦重要领域,动员全系统抓住当前有利机遇,同心协力谱写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

国防科工局积极响应,接着也以空前的力度启动实施了“2015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通过5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来进一步推动军工开放、资源共享和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王树年司长在回顾“十二五”期间,军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探索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强化沟通协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军队保障社会化、人才培养和战略性新兴领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时如数家珍:

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持续推进。在基础设施方面,东南沿海及重点方向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铁路建设任务。2014年,有5个重点方向的12条铁路建设和改造贯彻了国防要求;民用航空机场军民兼容性进一步提高,军队对外开放无锡硕放、义乌、淮安涟水等机场,迁建军民合用机场1个,5个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城市防护体系、地理信息、气象、计量标准等方面的军民融合程度明显提高。

从2012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新建150个国家卫星导航定位(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在产业发展和新兴领域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用飞机、高端船舶配套装备等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兼用海洋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2014年新认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新批准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地方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承担先进工业技术、国防基础技术、军品配套协作等研究项目1 000多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军地协同合作不断深入。军队总部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与军队有关部门建立了交通运输领域军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工作机制。

总参作战部被列为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总政治部与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就军队人才培养、全军政工网专栏、公安信息网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总后勤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国家林业局就军人保险、军队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建设等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协作。总装备部联合国家标准委成立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各省(市、区)普遍成立了由主管领导挂帅的军供工作小组,沿海地区多个省(市)建立军地防灾减灾联合会商制度,23个省(区、市)测绘部门与军方签署军地测绘合作发展协议。

湖北省民政厅组织军地联合工作组对全省军供站现代化建设进行检查评估

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实施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目录及管理办法;完成了《国民经济动员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总参谋部与国家测绘局联合起草了《关于推动测绘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草案)》已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牵头制定了《关于军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关于退役军人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等,军队有关单位牵头制定了《军队代国家储备成品油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都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总部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不断凝聚形成新的共识,推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有关工作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2014年,全国近20个省(区、市)成立了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领导小组。北京中关村、四川绵阳、青岛古镇口、沈阳、大连、哈尔滨、武汉东湖、福建宁德等地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运行中的天河二号

——深化军民融合军方在提速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5月15日,军事科学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举办“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来自国家部委、解放军四总部、军队各大单位、武警部队、部分省市、相关企业集团及军地科研院所的160余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先前的几届论坛,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本质内涵、面临的矛盾形势、解决的方法路径和基本思路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创新成果。

作为国家智库平台之一的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其相关专家学者相继撰写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3》、《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等成果,一部部精品力作,内容既包括近年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总体状况,也包括全面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改革、军事能力建设中的军民融合、民参军、区域性军民融合发展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还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世界军民融合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等方方面面。此外,围绕军事装备建设的军民融合,军事装备学院也陆续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对深化军民融合进行引领。

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解码“天河二号”成功秘诀,其中之一就是军民融合。2012年3月,国防科大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共建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为“天河二号”的研制注入强劲动力。如今,“天河二号”已正式落户广州并投入运营,在生物医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计算和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

秉持共赢理念,军地之间互动频繁,相互“结亲”成为潮流。2013 年12月25日,海军与交通运输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此前,海军已分别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签署了类似合作协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军签署协议频率之密、层次之高、合作之广,都前所未有。

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高新技术领域军民融合方兴未艾,奏响深度融合的“时代乐章”。去年,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北京中关村增设了一个新的职能机构——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处,负责军地科技资源共享事宜。目前,总部机关、海军、第二炮兵等已与中关村建立合作关系。同上海一样,这是军民融合迈向深度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

重庆市和警备区牵头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开设“我为军民融合献一计”活动;邀请军地专家进行理论辅导;组织地方领导、企业院校负责人和人武部主官进行国防知识培训……目前,警备区已与中石油重庆销售分公司签订协议,把战时应急油料保障机制融入军地互供联保机制,使重庆市600多个加油站点、200多座油库全部纳入“战场预置”。

解放军战略规划部发展规划局局长叶剑良称,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一批“国字号”军民融合重点工程正在抓紧论证、立项,涵盖海洋、太空、信息和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总部机关正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搞好融合协调对接和标准规范配套工作,细化任务分工,争取早日立项建设。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坦言:“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全方位、全要素、深层次、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展望未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推进我国军民深度融合,任重道远

面对成就,政府部门不失清醒: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主要是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制保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据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解放军战略规划委员会已经开始研究编制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已着手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相关重大方针政策,加强战略规划和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加强军地之间跨领域跨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强化战略规划指导。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纳入国家规划管理体系和军队建设规划计划体系,组织编制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三五”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步论证、有效衔接。指导地方做好“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促进地方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加强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的督导检查,建立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估体系和问责机制,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深化拓展融合领域。实现军民融合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的拓展,推动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等。

加快海洋、太空、网络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若干个国家级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出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事权规范建立专门资金渠道,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的资金保障。拓宽资金渠道,研究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放大政府投资效应,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加强军民融合法治保障,在国家层面加快军民融合立法进程,做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废止、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立法作用,研究制订有关法规制度。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发展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