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校企文化的职业道德建设

2015-03-02杨荔霞

时代金融 2015年20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校企价值观

杨荔霞

(福建省税务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从本质上看,两者均是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对一定区域内的个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引导、激励的作用,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

现代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人才,才是当前企业亟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职业学校就是现代企业亟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摇篮。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职业学校必须结合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特色培养模式,其中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塑造等目标。而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渗透、吸收到内化的过程。职业教育目标不仅要通过课堂教育,还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理念来实现,以使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就能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和方向,摆正学习心态,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从而在毕业后更好地对接企业工作,融入企业工作环境。

二、校企文化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

(一)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是积极行动的源泉,正确的思想引导正确的行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企业经验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以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念,在步入职场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于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于规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是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企业规章制度包括严格的出勤考勤制度、业绩管理制度和员工岗位责任制度等,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比学校的规章制度拥有更强的约束力。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价值观教育,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职业规范,并对照自身的不足,逐步进行学习和改进,为成为企业未来优秀的技能人才做好准备。

(三)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学校和企业都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在学校中,学生要有为学校集体荣誉争光的意识。但是,学校的“产出”是学生,学校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所以在确保学校集体利益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学校中更侧重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在企业中,员工作为个体,企业需要员工发挥能力为企业这个集体做出贡献,因此企业要比学校更加强调集体意识。所以,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要经历集体意识强度的升级。因此,有必要在职业教育阶段,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文化的职业道德建设,让学生找到校企这两个集体中相似的归属感,使得学生在学校以及在企业中,都会自觉地为集体利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实现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价值是人一生中最高层次的追求,也是企业能够赋予员工最好的回馈,从而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终极秘密。优良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与员工的个人价值相互契合的,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员工感受到自身存在以及奋斗的意义,从而形成员工自我激励的源泉。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企业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关系,在学校和社会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我激励,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三、校企文化的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传授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将德育教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顺利从职业求学阶段进入到企业履职阶段。一是以定期论坛等形式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如何做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包括参观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营环境,加强学生对企业岗位职责和职位操守的认识;三是,与企业无缝对接,进行“订单”培养,促使师生积极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培养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技能和素养;四是,企业联合学校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汇编成“准员工”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将企业文化、价值观融入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综合来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按照企业的要求,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实行企业化运作,教学形式实现三点一线(教室、车间、企业),培训实现五合一,即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教室、车间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效益合一。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在校企文化中融入企业的动机机制和开放性环境,促进中职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改革,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提前培育职业道德素养,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局面。

校企文化的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改变单向的办学模式,施行校企双向合作办学,实现校企培养无缝对接,增进校企双方效益,降低双方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地培养、获取和储备人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获得社会的肯定。然而,在校企合作中,要完善校企文化职业道德建设,出色地完成学生的“准员工”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共同的努力。学校和企业要积极合作探索多种教育模式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反馈,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

[1]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2]吴俊飞.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杨坤.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赵敏.社会转型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性[J].教学与管理,2011.

[5]袁思林.浅析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策略选择[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1.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校企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