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会计计量属性理论的再思考

2015-03-02王萌赵蓉

时代金融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允使用者计量

王萌 赵蓉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财务会计计量的含义

财务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的产生导致了会计计量问题的产生。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于会计计量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认为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前提下,对已经定性的交易或事项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定量的理论和方法。

财务报表是企业管理层与报表使用者进行沟通的工具之一,二者通过将经济业务转化为量化的会计信息进行沟通,而财务报表的财务信息表现了企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就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信息,继而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分析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今对于会计计量问题的探究,学者主要研究采用哪种计量属性。从会计发展的历程来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只有选择适合的计量属性才能满足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会给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二、大数据的含义

21世纪是一个数据化的时代,当前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数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是一个海量的数据,由于数据存在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因此对于数据的查询与分析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若能采用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则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大数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即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速度快、数据真实和准确以及价值巨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各种市场上的信息,可以发现新的收入增长点,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收入或利润空间,获得超过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企业资产或者负债价值的确定不再仅依靠于交易价格或者生产经营者的经验判断,大数据的产生为企业确定价值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法,而企业对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三、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再思考

我国会计采用的计量方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种计量方式并存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会计中,资产类项目中关于金融资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或者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固定资产则采用可收回金额与历史成本孰低的方式计量,存货采用可变现净值与历史成本孰低的方式计量,而负债除金融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这种多种计量属性相结合的计量属性造成了财务报表各个项目之间的不可比,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相关性差,且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市场不相符,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为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满足未来经济的需要,是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必然选择。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以配比、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制等为原则,以交易结果为依据,但是当前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情况都会给会计计量带来深刻的变化。历史成本的环境适应性差,因为币值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保持不变;费用配比逻辑不一致,因而利润计算不合理,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管理决策。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较好地解决历史成本存在的上述问题,能更加相关地、真实地反映经济的真实本质。

1.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界公认的两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为企业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计量更符合当前市场的状况,它是一个动态的计量方式,能时刻的反映市场的变化,从而提供符合市场变化的企业信息,反映更为贴切的企业现金流量,从而使信息使用者更为准确地认识企业的价值,做出更为正确的决策。

2.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导致了费用配比上的不一致性,从而导致利润计算不真实。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费用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成本,并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真实地费用,一般来说费用得到了低估,而收入是采用当前实际交易的价格即公允价值来反映,可以实际反映当前的实际收入情况,因此总体来说利润得到了高估。现行的利润分配仍使用“收入费用观”来反映当前的费用,若采用“资产负债观”对利润进行计量,采用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为基础对利润进行计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上述净资产都采用公允价值,能反映当前市场的真实价值,因此计算的利润更贴近真实收益,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二)现行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探析

目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收到广泛的质疑,这也是公允价值无法在运用中受到阻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允价值在计量是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重置成本法进行确定,本文认为,采用收益法即未来流量现值法能更好的对价值进行计量,产生更为准确地数据。我们都知道,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由三个因素构成:未来每期现金流量的预测、期数、折现率。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这三种数据的取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的预测绝大程度上依靠相关人员的主观决策,而这些数据预测的不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允价值的确定,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但是目前采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获得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数据,利用云计算,可以从大数据中筛选出与公允价值确定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得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得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克服现价段公允价值出现的某种缺点,对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由于大数据的计算是基于整个市场环境,涵盖了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银行部门、证券交易所等各个机构,而且可以获得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各种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获取的数据能够真实可靠,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1]李端生.我国运用公允价值面临的五大困难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

[2]马妮.论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14(3):28-31.

[3]段安民.成本-效益视角下我国企业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研究[D].2011.

[4]何文娜.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址信息化研究[D].2013.

[5]程平,王晓江.大数据、云会计时代的企业财务决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5(2).

猜你喜欢

公允使用者计量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抓拍神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