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3-02沈佳文

党政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沈佳文

一、多元治理内涵与本质要求

“治理”(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来描述非洲,此后“治理”被广泛用于描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更成为全球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趋势。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DD)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因此,从一般意义而言,治理概念本身即包含有多元、民主、合作、协调、互动等意义在内。

多元治理主要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和思路,但又不仅止于多元主体这单一指征。每一种治理模式必然有一种与其相对应的治理价值体系、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结构是指事物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组织状态和架构。因此,结构是基础、是骨架。而功能是表象,是系统体现出来的运转效用。价值体系则是灵魂,是中枢神经。不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功能所要求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价值体系也不尽相同。价值体系(value system)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和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系统反映。总体上说价值体系应该与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价值主体的文化积淀、传统习俗、思维理念及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因此,当前多元治理结构和背景下,除了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等方面的转变和适应,蕴藏其中的与多元治理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厘清与构建也尤为重要。

二、多元治理结构对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要求的新挑战

不同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架构对与之相匹配的价值体系有不同的要求。与多元治理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应该在选择性、兼容性、层次性等方面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厘清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问题

“治理”理论作为一个舶来货,与它相关联的更多的是自由、民主、效率等体现西方价值理念的概念和认知。而“治理多元化”也一贯以来被视作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密切相关的衡量因子。当中国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面临从传统的社会管理思路向现代化治理模式迈进的关口,如何在思想上、行动上把握、兼顾和权衡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问题?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面临的各种“西式”挑战,又要在传统的土壤中善于把握现代化带来的新契机。既要充分汲取我们历史文化优秀思想资源,又要敢于突破旧藩篱的束缚。或者说其本质上面临的就是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辨问题。“变”是时代要求,是必然的,但怎么变?“不变”又该控制在什么范畴内?

2.进一步厘清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问题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由一定社会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所存在的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当前治理多元化背景下这一问题将愈显突出,包括思想的多元多变,思潮的跌宕起伏,观念的交锋碰撞,各种利益之争、观点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层次的价值冲突和信仰分歧。但无论社会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如何复杂多元的态势,都必须始终坚持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一元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整合、引导、规范非主流的价值体系,保障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稳定发展。

3.进一步厘清个体性与公共性的问题

伴随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个体意识、权利意识不断觉醒成长,公共治理越来越多的面临“个体”与“全局”、“整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排斥。在尊重个性、倡导多元的同时必须强调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罗伯特·D·帕特南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事实上,私人空间只有在思想观念、文化伦理和行为指向上与公共空间进行有效整合和链接,达成并遵循普遍的公共规则,才能更好地维系个体利益,发展公共利益。

三、多元治理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路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述和“三个倡导”的基本思路,为我们在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的重塑上指明了目标方向和路径要求。当前在多元治理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理论课题,需要不断深化研究。

1.在价值主体的认知认同上不断寻求突破

价值认知和认同的过程是价值主体根据自身已有的内在价值图式,去衡量决定自身是顺应同化还是拒斥社会价值观念引导的过程。即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存在和社会事实的是非善恶美丑判断应该具有基本一致或接近的看法。因此,谋求价值共识、增强社会认同是当前多元治理背景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转化为民众的自觉自发追求,需重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渠道的契合。一方面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生活化、真实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回答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方面的作用,使核心价值理念、取向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个人生活、前途命运紧密相关,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渗透力和解释力。另一方面是民众自下而上的价值领悟、价值认同和价值践行,要不断强化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形塑,不断增加民众的公共价值与共同体意识,从而提高公民素养,最大化地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共识。要加强对公民品格、自律精神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断增强社会主体的理性鉴别能力与民主参与能力。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抓起、从社会教育抓起,注重心智教育、心态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健全人格。要重视对民众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通过心智成熟发展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增进社会认同感。

2.在价值理念的引领引导上不断寻求突破

价值理念的引领和整合,不是单一的统帅占领,而是包含区别不同对象的引导、协调、凝聚、认同、整合、团结、激发等方式,是一个具有多向性、复合性甚至叠叉性的运作系统。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必然带来民众思想的活跃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增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相对化、模糊化和多样化趋势也更加明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各种复杂社会思潮的任务也更为艰巨。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强大整合力和引领力,使其真正成为凝聚联结各民族、各阶层、各领域的精神纽带,就必须善于用民族的、大众的、时代的方式方法,努力寻求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主流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既要大力倡导先进的价值观念,不断提升价值主体的价值层次和价值水平,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和兼顾思想道德和觉悟层次的差异性、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谋求思想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社会力量。要通过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疏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针对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积极正向发展,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减少价值冲突、维护和谐稳定。

3.在价值传递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寻求突破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使其真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必须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更新、更柔、更活。更新,是指要敏锐把握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切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善于利用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新工具新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活动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柔,是指要尽量通过柔性化、隐性化方式来影响和改变大众思维模式,注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价值传递方式。要善于运用精神文化产品来达到育人化人的目的,通过文艺创作生产和文化服务、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在美的享受中不断增强心理认同和政治认同。更活,是指要注重换位思考,避免教条和灌输的方式使受众产生逆反、排斥心理。正规渠道教育要兼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所长,因事制宜、因势利导,避免自说自话,少说空话套话,从而更好地做到服务大多数,争取大多数,教育大多数。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手段,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形”与“神”的有机统一、“刚”与“柔”的深层融合,实现官方民间、网上网下的同频共振。

4.在价值实践的实际实效上不断寻求突破

一般来说,大众接受某一价值观念的过程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再逐渐地过渡到自愿接受并据此修正自己已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最后达到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接受这一观念,并将其纳入自身已有的价值体系中融合践行。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有效的实践行为和活动对于促进观念的转变、内化和巩固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深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突出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命题转换入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自觉践行能力,努力形成向上、向好、向善的力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中,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和公众人物示范效应。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力促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地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各类创建活动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自豪感。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