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实验的“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探究

2015-03-02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小学31209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期
关键词:纸杯科学实验磁铁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小学(312090) 卢 华

科学实验课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实践性强、需要耐心的课程。在教学中,小学生虽然对科学实验具有极大兴趣,但多数是因为好玩或者有趣,拿到实验器材以及进行实验时十分兴奋,而到了探讨分析实验结果,学习理论知识时,就失去了兴趣,也没有足够耐心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不仅不利于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使整个科学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孩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如何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学中玩”也一直是教师探索的重点。

一、合理设计游戏,以“学中玩”增加实验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游戏教学是一种贯彻了“寓教于乐”教育原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游戏教学能够增加实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游戏时,教师应注意将自然、生物等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融入游戏设计中,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具体的游戏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如学习《谁能传播声音》时,设计了“好朋友通电话”的游戏。

师:今天是星期天,元元想打电话约天天一起出来玩,但爸妈不在家,他们没有电话,家里有纸杯、线和剪刀,明明能不能用这些来做一个“电话”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纸杯等材料制作好简易“电话”)

生1(扮演元元):电话做好了,来找天天试一试是不是能用(教师将其中一个纸杯拿给讲台另一端的学生)。喂,我是元元,你能听到我吗?

生2(扮演天天):可以,这是什么东西啊?

生1:是我做的电话。

师: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时需要真的电话,而我们只是用纸杯、线和火棒做出了这个“电话”,为什么能通话呢?

生1:我以前听爸爸说,是因为声音是振动引起的,我的声音能让纸杯振动,纸杯的振动能够传到线上,线再把声音传到天天的纸杯上,天天就能听到我的声音了。

师:生1说得很好,那我们来试一下,如果线没有被拉直,我们还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呢?

生2(往前一步,线弯曲,试着说话):这次不能听到了。

师:没错,如果线没有被拉直,我们的简易电话就没有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声音到底是怎样传播的呢?

通过“好朋友通电话”的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声音的传播,促使学生对实验结果结论产生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获得快乐和知识。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意所设计的游戏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科的特点;具备趣味性,要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天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具有探索性,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此外也应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直观地获得科学探索的体验,并有一定的表演性,让学生融入角色中,真正参与到“玩”中,从而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教师可担任独白、指导者等角色,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以保证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二、融实验入生活,以“玩中学”提高学生科学知识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在他们日常玩耍活动中,就包含着很多科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应正确加以引导,将科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宽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如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玩吸铁石。在学习磁铁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

师(展示磁铁):我们都知道磁铁能够吸住东西,大家来说说它都能吸什么呢?

生1:可以吸铁钉子、1元的硬币、回形针。

生2:还可以吸另一个磁铁。

师:是的,磁铁能够吸住很多东西,那玻璃杯、木头、纸呢?它能不能吸住呢?

生1:不能。

师:看来大家经验还是很丰富的,那这些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都是铁的。

生2:不对,磁铁就不是铁的啊。

师:其实硬币也不是铁的,它实际上是铝镍合金的,不过也是金属的,那现在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都是金属物质吧。

师:没错,那为什么磁铁能够吸住金属物质?大家想不想知道?

利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科学实验教学,能使科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科学与他们更加亲近,同时将科学知识融入教学中这样既不破坏学生玩的乐趣,也能够提高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在将科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时,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真正将科学实验融入学生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能够服务生活,以学生的“玩”为动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将科学实验与生活融合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若使用科学的实验仪器,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及课后的科学探索,因此实验所选择的材料也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除了必要的实验仪器,应尽可能地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熟悉的环境等作为实验材料。

三、适时引导提醒,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开发,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出会传统“手把手”教的方法已经不适用。然而过大的开放,使得科学实验思维并不成熟的小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因此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不断鼓励他们,面对学生科学实验目的性不强的问题,教师们应该不断明确实验的步骤,帮助学生探索实验对象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实验思维。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法,先将实验材料分给每个合作小组,实验材料包括三种,即肯定会下沉,如橡皮块等;一定会上浮,如纸片、塑料泡沫、萝卜等;沉浮较难确定,如回形针、光盘、牙签等。

师:在开始试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实验材料,依我们的经验,大家觉得哪些物体会下沉?哪些不会下沉呢?

生1:纸片、塑料泡沫、牙签不会下沉,回形针、光盘、橡皮、萝卜会下沉。

生2:我觉得回形针不会下沉。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呢,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看看大家说的是不是正确。

实验后学生发现萝卜虽然较重,但是并不会沉下去,与学生的猜想结果不一致,面对这个结果,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教师再一次提供大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经过第二次实验后,有学生说:“原来材料小的物体反而会下沉,怪不得轮船那么大也能在海上浮起来。”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比如橡皮、纸片等,都是学生经常会接触的物体,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干涉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且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让学生自己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当结论和假设不一致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完全激发出来,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实验,教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了得出结果,会主动进行实验,带着问题参与到“玩”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获得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能力,培养他们通过实验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

猜你喜欢

纸杯科学实验磁铁
“天宫”上的科学实验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纸杯提气球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纸杯的艺术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