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5-03-02鲁子箫
作者简介:鲁子箫(1987-),男,甘肃定西人,青海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农村消失与农村教育的萎缩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乡村也在大面积萎缩消失。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平均每天就有20个行政村消失, [1]现如今情况更严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无非是追逐优质资源,而调查发现,这一过程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以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为代表,农村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大量选择离开农村,尤其西部地广人稀的农牧区,超过一半的父母都选择将孩子送到所在县镇或省城读书,很多农牧区学校、教学点几近荒废。一方面是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逃离农村,将孩子送往城镇地区就学,部分甚至举家迁往城镇,很多地方政策甚至规定农村人只有在城里有房产,子女才能在城里的学校上学,这就逼着很多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抛弃田地、抛弃家园,进城买房,一边打工一边陪子女上学。另一方面是外出读书的农村学生为了前途,一旦学业有成便彻底逃离农村,与农村划清界限,甚至于今天,学业无所成而外出打工的农村年轻人只要还能在外混下去,也都选择“再不回农村”。笔者在甘肃张掖某镇的调查发现,该镇4万多人口中,30岁以下常住人口只有不到10%,年轻人要么在外读书、打工,要么到县城买房居住,而他们但凡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是绝不可能再回农村的。问卷显示只有不到1%的人愿意自己的子女以后留在农村,农村成了一个父辈人无奈坚守、年轻人设法逃离的地方。毋庸讳言,过去城乡差异巨大,差异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待遇不对等、社会地位不对等,城尊乡卑,导致以往的农村教育都是以“离农”为价值取向,“为脱离农村而读书”成为农村人上学共同的追求,这种情况下农村人口自然向往城市、一门心思挤进城市,并且自然而然会将教育看作最主要的脱农途径,而教育更是从理念到内容都配合、强化了这一价值取向;这种模式既绑架了教育,也制约了农村发展。多年以来,农村好比母亲的子宫,成了一个人出来便再也回不去的地方。而面对严峻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可以想见若干年后,等父辈人一一埋骨黄土,农村将成为渺无人烟的荒村。其中也不难发现,城镇化过程中牵动农村变化最敏感的神经还是教育。
由于农村人口流失,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往城镇甚至省城、省外发达城市读书,很多农村学校萎缩,出现“三四个老师哄两三个孩子”的情况。华商报的农村教育调查显示,陕西靖边、吴起等县很多农村学校出现师生比4:1这样的极端反比情况; [2]而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农牧区,这种情况已经十分普遍,农村学校面临着不得不撤的境况。近年来,农村教育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是加大投入和施行政策倾斜、加强农村教育的呼声,另一方面是农村学校纷纷撤并的现实,政策的错位导致农村教育资源浪费情况非常严重。而强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的人,大多忽视了农村学生教师普遍流失、学校正在萎缩的事实,很多应标准化建设新修的校舍因学生流失而不得不废弃,很多“希望小学”几年内变成空壳,很多村小、教学点投入了大量经费购置设备,最后却只剩下一两个学生,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下达以后,很多已经师生流失严重、没有希望却还来不及撤并的农村学校为了达标,搞了一大堆硬件建设,终成摆设。面对这种情况,即使国家及时出台向农村倾斜的教育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建设和投入的速度也赶不上流失和萎缩的速度;更何况还有城镇化这样一个国家战略高悬头顶。在以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为主要路径的城镇化道路上,中国的农民又怎么会看不到些年以后农村的凋零之象,又何以会将关系子孙命运的教育寄托在日渐凋敝的农村教育之上?农村师生流失、学校萎缩看上去已成为不可扭转的颓势。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乡镇学校发展
虽然教师、学生在流失,学校在萎缩,但农村不可能彻底消失,农村教育也不会消失。厉以宁教授在谈到中国城镇化构想时指出,四五十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将大面积消失,而逐步浓缩为社区,随着户籍制度的取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即使离得很远;是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3]
按照未来农村社区化的设想,农村的萎缩也可以是“浓缩”。也就是说,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同时,还有一个村人口向乡镇转移的过程,行政村中条件好的流向城市,条件差一点的转向乡镇聚居区,随着乡镇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大部分安土重迁的农民可能更愿意就近迁往乡镇,而不是远走城市;这是一个人口分流重组和再集中的过程,所带来的是乡镇结构的大调整;村里人一户一户减少,最后村级行政单位消失,土地流转,而乡镇非但不会消失还会壮大,变成一个微型城镇,随着户籍制度取消,纳入城市社区化管理。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化并非乡村的消失和城市的壮大,而是村的消失与城市、乡镇的壮大,只要政策上主动引领,改革中自求出路,适时调整结构和形态,农村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也可走向美好的未来,集中居住、基础设施完善、社区化管理、机械化农业将成为未来农村的基本形态。
这一过程中,乡村教育也会随着人口的集中而经历从分散到集中的变革,最后村级小学逐渐减少而乡镇建立起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集中不会使乡村教育沦落而只会使其更新升级。乡村教育的改造所应关注的就是如何在这一集中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优质资源、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在变革中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看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分流集中的过程并非全部是自发的,政策引导和基础建设依然很重要,需要通过抓紧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镇吸引力,避免农村人口短时期内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尽量让发展潜力巨大的乡镇壮大而不是一味增加城市的负担;而要做到这一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教育设施建设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既然能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诱因,乡镇也就能靠优质的教育与城市“争人”。农村教育问题即是引发农村发生结构变化的主因,便也是未来农村变革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乡镇发展的角度考虑,只有尽快优化乡镇教育资源,乡镇才有足够的吸引力促成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大部分就近向乡镇集中,从而分解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阵痛。所以,从大局考虑,农村教育的发展要重点瞄准乡镇学校和中心学校,当务之急便是采取措施,加强乡镇教育设施建设;从教师水平、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各方面做大做强乡镇各级学校,建成优质、高效、系统的乡镇教育体系,在城镇一体化过程中给予区别对待和政策倾斜,配备先进设施,吸引优秀教师,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步伐,争取在城镇化完成、乡镇建设实现大发展的时候,乡镇学校相应地发展壮大,能够与城市学校比拳量力,在吸引师生上不输给城市学校。
如果未来乡镇教育的发达是一个可以实现或正在冥冥实现着的理想,那么,今天的农村教育所经历着的也不仅仅是萎缩,而是浓缩;不应消极地看成学生的流失,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结构调整——或者至少应成为努力的方向。
三、乡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教育的发达是一个结果,而走向这个结果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农村学校撤并要合情、合理、合民意,乡镇学校建设更要保证质量。在不能一次性完成变革的情况下,要做到正确的梳导;目前而言,尤其要把握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布局调整和师资建设可以说是当前乡村教育改革发展要抓住的两大着力点。
(一)在规范“撤点并校”中实现学校布局调整
2000年以来,国家持续开展了以“撤点并校”为举措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之初,政策的强力推行造成了很多问题,片面追求规模效益而不顾学校实际和民意,很多办学情况良好的村小惨遭撤并,因而引来种种诟病,寄宿制学校也存在很多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而以如今的情况看来,撤并已然成为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如果不适时实行撤点并校,农村学校软硬件各方面都无法保证,管理难、投入大、教学质量低,师生大量流失,最后成为空壳将不可避免,适时地撤点并校成为大部分家长和师生的诉求。事实上,有空巢村庄才出现了空壳学校,中国农村教育从分散办学走向集中办学是人口从分散走向集中造成的,这个过程也许比较漫长,但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等各种力量推助下的一种必然要求,表面上看是政府行为,其实质是社会发展演进的大势所趋,人力所能做的只是因势利导、缓解这一改革进程中农村、城市的阵痛。
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撤点并校”是一个伴随城镇化进程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和强制推行。而且撤点并校并不意味着村小、教学点的消失,有理由相信即使是在城镇化彻底完成之时,中国的农村也并不会全部消失,一定会存留并蜕变出一批中国式农村庄园,依然有一部分人坚守农村、扎根农村,以农业为生。因此,未来农村教育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间。届时的农村教育将是什么样,这取决于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如何对待日渐消亡的农村学校。总的原则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区别对待。首先,对农村的撤点并校一定要从每个村小、教学点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家长、教师的意向和客观需要出发,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不能搞理念先行和一刀切,在决定一个学校撤与不撤时需广泛征求家长、教师意见,防止因粗暴的行政行为而导致学生辍学的现象。各地区要以乡镇为单位做好农村学校的年度调查统计工作,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所有村小至少分为:急需撤并的学校、一定时期内尚需留存的学校、需长期存留和重点发展的学校等三类;对急需撤并的果断就近撤并,必须严格履行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师生、村民和乡镇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对教学秩序良好、尚未达到撤并程度的学校不能操之过急,重点加强师资配备,以保证其所存续期内的教育教学质量。对需留存和重点发展的学校要给于重点扶持,对具备办学特色的学校要重点保护,向“小而精”、“小而强”、特色化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对撤并后出现严重不良后果或家长、教师强烈反对撤并的学校要另谋出路,确有必要恢复的应重新规划、予以恢复。
总之,面对农村学校萎缩的客观现实和农村教育仍需大力发展的主观要求,未来农村教育要和城镇化进程统筹协调起来,不能各唱各调。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以往经济凋敝、地位低下条件差的农村必定有所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在合适的时候也一定会取消。因此,要致力于在变革中因势利导,形成小而精、特色化、生活化的农村学校与规模大、水准高的乡镇学校并存的局面。
(二)优化教师进出机制,调整师资结构
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动因分析来看,教育和医疗是农村人口追逐的主要优质资源,而调查发现,在农村人口流动归因中,“优质教育资源”居于首位,排在医疗前面。基于此,应该可以推出,如果乡镇未来教育条件与城市不相上下,农村人口可能主要会流向乡镇而非城市。因此,打造乡镇的吸引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靠教育。而提升乡镇教育的吸引力,关键靠软实力,也就是教师。调查显示,农村家长对师资质量的重视度排在所有教育资源之首,占“首要条件”的97%以上,可见,优秀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也是决定乡镇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未来乡镇教育发展除了建设漂亮舒适的校园,配备与城市学校对等的教学设施外,想方设法引进、培养、留住优秀教师是关键。
按照国家“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 [4]的要求,必须建立农村优秀师资引进的有效机制。首先,应大幅度提高乡镇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对于长期在乡村工作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支持和关心,满足他们在住房、医疗保险、退休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按照越是艰苦边远地区工资越高的原则,考虑其工资在所属城市工资基础上,根据其距城镇的远近以20%为基数递增。根据距城远近和经济水平,划分三类地区,一类地区分三档,依据类别和档次因地制宜地制定津贴发放标准,以此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从教。基于乡镇教师与城镇学校不对等的生活、教学环境,建立乡村教师补贴基金,对乡村教师住房、交通等方面不享有与城镇教师对等权益的,应该给予相应的住房和交通补贴。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激励机制,对农村乡及以下学校,在岗位设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培训进修、职位晋升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对通过公开招聘到乡村任教且与学校签订8年以上服务协议的新教师,由财政补偿学费作为奖励,并解决其住房问题,以此激励城镇学校教师到基层任教。从长远看,只有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弥补环境的缺陷,保证其与城镇教师对等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乡村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再被教师、学生以及父母家长们嫌恶的地方,农村教育的质量才能凭借优秀教师队伍的存续而逐步提升,农村才能留住人,农村学校才能留住老师和学生;而只有首先避免农村学校的“与日俱亡”,未来才有可能通过稳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教育的与时俱进。
在实现高工资吸引的基础上,要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更新换代升级,必须建立有效的进出机制,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调整需要积极的政策措施推进,尤其要利用好师资引进政策和教师退出机制,把好入口和出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师队伍更新换代。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村教师队伍存在普遍的老龄化现象,有大部分教师面临着退休,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时机。在老教师纷纷走下讲台之时,如果能保证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较高的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在几十年内必然会迎来新的风貌。除了高工资吸引,未来农村教育发展要具足后劲,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师资结构,一方面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公开、公正的教师招聘制度,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混入教师队伍。农村在教师招聘时,应考虑放开生源地限制,敞开大门,面向全省、全国,在这一前提下,高工资才会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吸引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和毕业生赴艰苦地区从教。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教师退出机制,规范清理在编不在岗的教师,对长期不能坚持正常教学的教师及时办理退休;禁止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长期借用教师,对确有必要借调的教师及时转岗,为引进教师腾出编制;在学校撤点并校的过程中,要建立对撤并村小、教学点教师有效的考核聘用制度,优秀教师留用,多余乡村教师合理安排。
乡村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留住学生,就需要有一批至少与城镇学校同样水平的教师,如果有可能,他们还应是像梁漱溟、晏阳初一样的教育家,带着各自的教育理念办乡村教育、改造乡村。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未来的乡村教育绝不再是教学生鄙夷农村、向往城市的教育,而是热爱乡村、热爱自然的教育;绝不再是教学生如何逃离乡村的教育,而是通过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下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