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的误区及应对方式
2015-03-02◎魏晶
◎ 魏 晶
一、作文训练中的误区
(一)旧式作文训练,禁锢了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旧式的作文训练是教师读范文,然后给出作文题,很容易形成一种机械式教学,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这剥夺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无法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
(二)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对学生评估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尽管如此,并不能改变教学的应试性。这种应试教育的导向无形中也影响了初中生作文训练的倾向性,对作文创造力的考察重视不够,也就无法让学生作文有真情实感。
二、作文训练的应对方式
(一)创造性作文训练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造性本质上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因为它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这种作文模式训练中,学生能逐渐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如卢梭所说:“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习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习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办法。”运用这种模式,更侧重于对学生探索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二)个性化作文训练,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个性化作文训练是开放式的,它完全是非功利性的,不为应试,不为拿高分,其特点是自由的、主动的。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批判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个性化作文训练中,不再是一种机器,而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动用了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当感觉写作是一种乐趣时,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足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效果。
(三)变革新的考试机制,让学生作文更有火花
新版的语文教学大纲主张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这种考试指导思想是令人高兴的,但要落实到试题编制上会有些复杂。李正存在谈新课程时就说过:“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是有所矛盾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贯彻。如果考卷不改,教材不改,新课程无异于纸上谈兵。”
总之,初中生作文训练中存在的误区,既有教师没有深入领悟新课改的精神,没有把“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的价值观的问题,又有现实考试机制不完善的原因。笔者所谈的应对方式,其目的就是突现“以人为本”的新课改本质,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更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