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三个"自信"之源
2015-03-02乔梁乔雨梦
乔梁乔雨梦
(中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党校 河南 郑州 450000;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重庆 401331)
"红色精神"三个"自信"之源
乔梁乔雨梦
(中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党校 河南 郑州 450000;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重庆 401331)
没有精神支撑的理论是理论吗?没有理论凝练的思想叫思想吗?没有思想的统一,认识、行动能统一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时代性的回答了这一问题,“红色精神”的力量与魅力也贯穿这一体系始终,“红色精神”已成为这一体系内容的核心;已有的“红色精神”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对百年后中国的发展还会起什么作用?对后小康时代的中国社会应起什么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产生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红色精神”理论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成立66年,期间我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国家富裕人民小康,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了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中华民族的承诺,即将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后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发展?“中国向何处去,动力从哪里来,”成为摆在8千多万名中共党员和亿万华夏儿女面前的首要任务,如何向中华民族交卷,如何再写辉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场严重考量。
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红色精神”的力量贯穿始终,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为此奋斗奉献一生;“红色精神”的思想内容已经成为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依据、成为党和国家必须要捍卫和奉行的行动准则。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激励并指引了中华民族亿万劳苦大众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行动之初多数人没有考虑为什么而出发了;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实践者们也没有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精神。正是对诸多精神实践过程的提炼升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内容的组成部分;成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主要支撑来源。
新常态下,以“顶层设计”的视野重新思考“红色精神”传承发扬的力量作用,理应成为党校系统“理论学习”“互动研究”“实践体验”为一体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新常态下做好党性锻炼的有效路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一、产生“红色精神”的环境与土壤
从习近平总书记习2015年6月16日离京来到贵州遵义考察,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总书记驻足感叹:“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谈起。遵义会议前后基本上是“红色精神”形成、产生、发挥精神力量的主创时期,“红色精神”形成初期的核心内容在这一时期不断被中国革命的实践者们检验完善补充验证,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形成、产生发扬光大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写照,是中国共产党对反帝、反封建革命理论的总结,升华凝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历史。
1.上世纪初叶中国社会发展孕育了产生红色精神的土壤
上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变化,新文化、新思想的传入为“红色精神”的产生埋下了种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种子的萌芽提供了土壤。比如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五年和一九二七年先后所做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者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后者答复了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时期产生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对这一过程实践性的高度总结。
2.人民群众的支持为“红色精神”成长提供了源泉
在这一时期产生红色精神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为“红色精神”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红色精神”也在这一土壤中发扬光大。也正如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写到的“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就是我们今天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
3.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完善补充了“红色精神”的内涵
从总结南昌、秋收起义失败的血的教训开始了三湾改编,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在连队设党支部,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在班排设党小组,在连以上设党代表并担任党组织书记。在部队建起完整党的组织体系,为党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了可靠组织保证。后来,毛泽东等在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深切体会到“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经过实践总结,“支部建在连上”逐渐完善,遂纳入1929年底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并形成定制,成为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制度延续至今。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又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提出:共产党不争个人兵权,要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并形象地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表述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因为有了如此的保障,后来能够突破乌江天险也成为了必然,从而为后来形成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精神”产生、发扬、传承提供了保障。
共产党的革命史铸就了“红色精神”的高尚品质与魅力,“红色精神”的高尚品质与魅力示范效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也成为历史必然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精神,产生的源动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确确实实的从此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回顾站起来以后的发展史,“红色精神”的产生与补充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至今仍是所有共产党人学习实践的榜样,是新中国成立后克服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动力源,有些精神已经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执政依赖的抓手,同时也成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
1.榜样的力量使人们乐于奉献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谈到的无一不是“奉献精神”,奉献过程中精神的实践者们完善了自我,实现了自我价值。焦裕禄、太行儿女、雷锋、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成为了一代共产党人的楷模。这些精神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成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了党和国家永不变质;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成为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成为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源动力;学习实践这些精神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党的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2.身教重于言教“精神”的品质担当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初期实践者们无不是身体力行用身教的示范作用形成了精神品质与魅力,焦裕禄、太行儿女、雷锋、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等活着的时候没有看到听到以他们名字或事迹命名的精神,他们走了,留下了身教,对这些身教的品质化提升用于了言教——这就是精神的产生过程,一种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与产生精神的土壤息息相关,精神品质展现的是当时时代的需求以及精神锤炼者的个性品质与担当责任与魅力,他们的品质化担当展示的是当时时代精神榜样化的魅力与力量,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精神”品质的提升与凝练
精神的品质化提升成为理论,对这种品质化的理论进行凝练是思想形成的一种路径,党校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过程是实践由“精神—理论—思想的完善,同时也是由思想—理论—精神—行动结果的检验与验证,从而达到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重新在完善中认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在实践中再检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品质与魅力力量,提升进而凝练补充我们现有的思想,对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化的精神和精神化的理论凝练后形成思想,从而在理论和思想上突破实现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在目的和结果上的突破。
三、“红色精神”的力量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力量,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动力
1.已有“红色精神”的现状分析
自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从产生到形成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产生的土壤在变,时代环境在变,中国共产党已经由产生形成“红色精神”时的革命党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了执政党,成立之初的初衷变了没?为什么而出发的目的变了没?“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已缺少了身教,仅靠变了性的言教说服力又何在?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也都大体如此。就焦裕禄精神而言:“《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焦裕禄书记之后河南兰考又经历了多少任县委书记?河南兰考人民在焦裕禄书记之后又经历了多少代人?至今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学习弘扬的效果如何?相反,兰考县的上级河南开封市又集体沦陷了多少批干部(借用媒体语言),无怪《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又是谁在亵渎焦裕禄精神?有人说土壤变了,难道我们的精神实质、精神品质也要变吗?共产党人近百年来流血、流泪、流汗、奋斗一生产生形成的精神面临的现状基本如此。【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5年3月17日电,在全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习近平下午来到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看到墙上“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等“服务忌语”】,偶然吗?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县委书记?合格的县委书记是啥样?2015年1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我们的县委书究竟做的怎么样?据此标准又还有多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几近百年的世纪征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形成了很多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具有中国革命特色和社会主义建设特色的精神,精神是对我们这一时期工作的高度总结。在梳理过程中偶然发现“红色精神”产生形成出现了空白期,精神的产生形成出现了断档,改革开放后到现在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新精神形成和产生,恐怕这也是信仰逐渐流失的原因吧,精神的教育层面基本上都是在用“昨天的太阳嗮今天的衣裳”纯说教式的弘扬传承,基于此才有了用“明天的钱粮解决今天饥荒发展模式”。
2.弘扬传承“红色精神”、形成产生新精神的必要性与思路
对“红色精神”产生的背景土壤、“红色精神”形成的过程再调研、再发掘、再思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开始像毛泽东主席当年做《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那样找准问题的症结,真正解决“从群众中来,来不了;到群众中去,去不到”的痼疾。以跨时空的思维方式对已有精神进行实质性完善补充,提升到理论层次,达到认识层面的统一,进而再次形成新的思想;用精神形成产生时的身教大众化普及拓展言教;把精神的传承弘扬固化进全面依法治国始终;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要求捍卫“红色精神”的尊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近期共产党人所面临的攻坚克难的主要任务,当务之急是依据或者改变净化现有精神土壤环境,形成产生适应推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环境土壤,用身教书写新精神、用言教学习实践新精神、用共产党人固有的担当品质完善新精神,达到认识、行动、思想上的统一共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了什么鞋?合不合脚?你也有发言权,不合适了是改鞋换脚、换鞋改脚、亦或是鞋脚双换双改。选择的机会还多吗?源从那里出发再从哪里找起,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红色精神”产生和发展形成的土壤与背景也不失为选择的支点。精神需要不断补充,理论需要不断提升,思想也更需要不断解放,谁来做?共产党人是这一使命的不二人选,党校人的职责也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言教,走出书本、走出教室用我们的身教为党的思想智库书写人生!
乔梁,男,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乔梦雨,女,1992年1月出生,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