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移民搬迁的十个应注意事项
2015-03-02李建中
李建中, 李 立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阐释中国文化要义并发掘其当代价值,一直是传统文化类课程的重难点之所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关键词讲授法”,是指从中国文化中遴选出核心观念和范畴,然后按照“元生—衍生—再生”的路径追寻其从源起、通变到转义的历程,进而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传承机制、基本特征和人格精神,并焕发中国文化的现代生机与青春活力的教学方式。“关键词讲授法”这把金钥匙的当代编码须由师生在传递过程中共同解密,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相长、知行合一,也是贯通学术研究与教改研究的文化路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概而论之并非易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讲出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与面貌,并发掘、阐扬其现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是笔者承当《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有云:“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文学创作如此,课堂教学亦然。要想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带领学生步入中国文化的意义世界,让学生真切而深刻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神”与“貌”,并启迪学生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使之真正融入莘莘学子的青春和生命,便须将“关键词”这把神奇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否则,像《中国文化概论》这样既“古”又“玄”、兼具传统性与理论性的课程,极易沦为形神俱散、不着边际且大而无当的说教碎片。
中图分类号:G642
李建中, 李立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阐释中国文化要义并发掘其当代价值,一直是传统文化类课程的重难点之所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关键词讲授法”,是指从中国文化中遴选出核心观念和范畴,然后按照“元生—衍生—再生”的路径追寻其从源起、通变到转义的历程,进而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传承机制、基本特征和人格精神,并焕发中国文化的现代生机与青春活力的教学方式。“关键词讲授法”这把金钥匙的当代编码须由师生在传递过程中共同解密,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相长、知行合一,也是贯通学术研究与教改研究的文化路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概而论之并非易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讲出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与面貌,并发掘、阐扬其现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是笔者承当《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有云:“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文学创作如此,课堂教学亦然。要想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带领学生步入中国文化的意义世界,让学生真切而深刻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神”与“貌”,并启迪学生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使之真正融入莘莘学子的青春和生命,便须将“关键词”这把神奇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否则,像《中国文化概论》这样既“古”又“玄”、兼具传统性与理论性的课程,极易沦为形神俱散、不着边际且大而无当的说教碎片。
《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告诉学生何为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唤起学生与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共鸣,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激活他们血脉中的文化遗传基因。枯燥的灌输和说教只会让文化离学生愈来愈远,愈来愈陌生。那么,是否有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打通人与文、道与器、古与今、知与行、名与实、形与神之间的文化通路呢?或许“关键词”便是这样一种值得尝试的全新讲授法。经过长期的教改探索及实践,笔者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关键词讲授法”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另外,为了适应新的更为多元的教学需要,也为了吸收新的更为深湛的学术成果,本课程的指定教材《中国文化概论》[1]于2014年印行最新的修订版。此次修订结合了笔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并为每一章内容都配上了“插图”“思考题”和“关键词”,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生动,也能更好地贴合新的教学思路和教改理念。尤其是新增的“关键词”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预先提纲挈领地掌握并思考本课程的要义和精髓,与我们教学时使用的“关键词讲授法”辉映互补,从而为课堂上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的意义世界流注于古典和当下之间,似远又近,陌生却亲切。它的古老时光与青春年华看来遥不相及,但是它的心灵和精神却代代相续、亘古亘今。《诗经·大雅·文王》中有两句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代表文化传统;“新命”则指新的文化使命或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轴心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文化类型,如古希腊、古罗马、巴比伦、埃及、印度等,有旧邦而无新命,有古而无今;而后轴心时代的文化强国,如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有新命而无旧邦,至少是没有像西周那样古老的旧邦:由此看来,也只有中国文化是亦新亦老。因之,中国文化的“当代编码”是可以且必要的。
比如,用《周易》“言—象—意”的解卦过程提醒学生警惕当下省略语言文字而直接进入图像的“不阅读”现状,借《周易·乾卦·文言》中的“水流湿,火就燥”来调侃父母如水润下、子女如火炙上的现代年轻人“啃老”现象,以《周易》话语系统的“词根”即阳爻、阴爻对计算机技术二进制的启迪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藉《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衍生序列来比喻中国文化关键词由词根性到坐标性再到转义性的演变规律,用“只争朝夕”“发愤著书”的儒家精神鼓励学生趁着青春时光勤勉读书、修学储能,通过奥运冠军刘璇在平衡木下法瞬间心无旁骛、专注于“站稳”的态度让学生体会道家文化所主张的“心斋坐忘”“涤除玄览”“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无功利纯粹境界,以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为范本向学生讲授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以及治学方法,从“美”字“羊大为美”“羊人为美”的两种训法来解读中国文化融合事功与审美、兼综儒道的基本特征,借“龙”和dragon的文化悬殊来表达将中华关键词“龙”直接翻译为Long的主张,用李渔戏曲理论的“三一律”来分析张艺谋电影走向没落的原因,通过好莱坞电影《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中一位逢人便说“你给我一个单词——无论是英语、法语还是德语、意大利语——我都能马上告诉你,它的希腊语词根”的希腊老人所折射出的“文化症候”,来解读轴心时代兴盛灿烂的文明对人类文化与精神的原始塑造作用,等等。
又如,在“课前提问”时与学生一起探讨汉语的“文化”和英语culture的内涵异同,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两者对“文化”的认识异同;在“课中突问”时为中国文化的元关键词“道”进行“说文解字”,指出“篆体的‘道’,其义旁(辵)由‘行’与‘止’两部分组成,意谓在道路上行走,其常态必然是走走停停,不知止歇的行走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而,作为名词的‘道’,它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规律与准则”;在“课间漫谈”时为儒家文化的标志性关键词“儒”追根溯源,指出“‘儒’的古汉语写作‘需’,是一个会意字,表示‘沐浴’,那么,人为何要沐浴?准备参加祭祀活动。所以,许慎说‘儒’是‘术士之称’,胡适称‘儒’为‘殷民族的教士’,可见‘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主持祭祀为职业的文化人,而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就是以‘儒’为业的”;在“课后闲谈”时与学生一起探讨“孔子与我们”、“道与当下”、“《周易》在今天”等等。
当同学们听到如此富有新意和创意的课程时,都赞叹不已,兴致勃勃。课后,一位选修《中国文化概论》的工科学生认为:关键词让他把平时熟视无睹的东西与其文化根源联系起来,而且便于理解、联想和记忆,就连现在流行的一些网络用语都可以从中国文化关键词上找到出处。还有的学生在网上留言评论道:李老师的关键词教学充满了深沉的人文关怀,他对文化现状的担忧,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激情,都令人动容,引人反思。再如一位网名为“逍遥游”的学生“点赞”说:能够通过关键词将理论课讲到如此深入浅出、联系当下而又诗意十足、创意十足,听来甚是享受!李老师的文化盛宴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虚此行!”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关键词的无限魅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果文化真的有心灵,那么或许只有这样的青春演绎和“当代编码”,才能让它余味日新,万载心在!
“师生传递”的《中国文化概论》课堂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可以和老师比肩而立,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唱对台戏”,也拥有随时提问、质疑的权力和义务。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教学相长的乐趣,或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辩论奇遇,或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学术透视,或者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拍案叫绝,或者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深度共鸣,或者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知交砥砺,总之是师生联袂打造的精品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 中国文化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怀民,邓宇晴. 武大:这个考试很不错[N]. 光明日报,2012年3月19日.
王怀民等. 考试动口不动手 学术辩论竞高下[N]. 武汉晚报,2011年12月20日.
李远,王琦. 青春版古代文论——文学院将辩论引入课堂一瞥[N]. 武汉大学报,2011年11月25日.
[3] 李建中、潘链钰. 新奇考卷:变“三写”为“三创”[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91-94.
[4] 夏静. 武大考试现新招: 学生为己出考卷[N]. 光明日报,2011年1月23日.
韩晓玲. 新奇考题学生喜欢 创新答案老师满意——武大文学院另类考试博喝彩[N]. 湖北日报,2011年1月21日.
朱玲. 武大一博导新奇考法考学生——期末考题:自拟一份本科目考试[N]. 楚天都市报,2011年1月15日.
[5] 李锋.大课题进了小课堂——武汉大学本科生考试提升学术品味[DB/OL]. http://chinese.whu.edu.cn/lwz/xinwen/news_view.asp?id=1651,2013年1月11日.
http://tmp.whu.edu.cn/info/1007/24920.htm,2013年1月17日.
[6] 陈寅恪. “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附录·陈寅恪先生来函[A]. 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Transmit the Golden Key: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by the Means of Keywords
Li Jian-zhong, Li 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How to interpret the essentials and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is always the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of course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If you want to lead students into the pala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nspire them to activate the modern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make it integrate into their youth and life actually, you need to give the keywords which is a golden key to them. The keywords teaching method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to select core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from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to pursue the life course of them from emergence to evolution to trans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oute from origin to derive to revive, and then reveal the inner structur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essential features and the cor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to ignite the modern vitality and youthful vigor of Chinese culture. The keywords teaching method is a golden key whose modern encoding is decoded by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It’s not only good for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moting each other as well as beneficial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but also a cultural channel which connects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study.
Key words:Chinese culture; keywords teaching method; the modern encoding of keywords; decoding the keywords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责任编辑:石长平
关键词传递金钥匙:用“”方式讲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因此,笔者倡导一场全新的课堂革命——用“”的方式讲授《中国文化概论》。“ 一、讲授法:开启中国文化殿堂的密码 (一)之遴选。如果说“ (二)之类分。“ (三)之阐释。每一个中国文化 1、元生词根性。中国文化的“词根”都深深地扎在先秦元典中。例如我们为学生拈出《周易》的“文”与“象”、《论语》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性”、《老子》的“道”、《庄子》的“言”与“意”、《礼记》的“乐”与“和”等等,这些单音节的语词,在其所表述的特定领域之中,是最早的(本源),也是最根本的(本原),故可称为“元关键词”。凡与它们相关的术语、范畴和命题,都以它们为“词根”或者说从它们的根基上生长出来。 2、历史坐标性。一个自诞生之后,不仅和其它的 3、现代转义性。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时代(或曰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以词根性固其本,以坐标性续其脉,以再生性创其新,从而在与异域文化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现代转义。以“文”这个在《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上倍受学生关注的关键词为例:如果说《易》的“天文”“人文”之分、“以文教化”之用以及“文言”之美,已经在源头上赋予“文”以多元性和开放性;那么现代社会仍然频繁使用的“文明”“文化”“文学”“文章”乃至“文体”“文辞”等关键词,就先天地秉有广阔的再阐释空间以及在现代语境下转义、通约和再生的巨大潜能。 可以看到,用“”的方式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还能让学生以“聚焦—辐射”之势更加深广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神”与“貌”。学生掌握了关键词,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 二、“”金钥匙的当代编码 《中国文化概论》的总体教学思路,是以中国文化的“原创意蕴”和“现代价值”为宗旨,讲授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核心精神,并使之融入当代青年学子的日用常行和生命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既抱持一颗纯粹澄澈的赤子之心,以无功利的态度直面传统文化;同时又坚守天地良心与社会责任,用最真诚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去点燃文化传统在当下的薪火相传。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力求通过“关键词”这把金钥匙来完成中国文化的“当代编码”,从而连接古今、贯通知行,焕发出中国文化的现代生机与青春活力。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人们常常以自觉返回轴心期“”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困惑,如西汉董学之重释“天人”、魏晋玄学之重释“三玄”、唐代韩柳之重释“道”、宋代程朱之重释“理”、明代王学之重释“心”,等等。这些“重释”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诗意灵动的话语方式,赓续、传承、阐扬、新变着中国文化,不断为中国文化注入盎然的生机和充沛的动能,从而使得中国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文化关键词的阐释史,实际上就是其“当代编码”不断创生的历史。因此,作为21世纪的中国学者,作为在大学讲坛上讲授传统人文课程的教师,我们更加有责任去发掘并揭示中国文化的原创意蕴和现代价值,不仅要潜心研究关键词对中国文化的内在传承机制,还要在大学课堂上讲出这把金钥匙的“当代编码”,为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为当代的人文教育和价值重建尽绵薄之力。 笔者的中国文化“当代编码”理念,在《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上有着较为成功的实践。与一般的“史”或“论”的讲授不同,这门课程用几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关键词将悠长厚重的中国文化串连起来,让传统文化对当下时代精神的塑造力在关键词的透视下显影,让古老的文化记忆以关键词的方式穿越到青年学子身边,并引导学生运用中国文化关键词来分析、阐释当代的文化现象,既具有青春阳光的年轻温度,又富有醇厚遥深的时代意蕴。 三、“”金钥匙的师生传递 中国文化的“当代编码”注定要由教师和学生在传递过程中一起来共同解密,因而它也必定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异其趣。如果说课堂是由“师—生”“授—受”“教—学”构成的二元组合,那么理想的课堂形态应该是怎样的?你曾经一定到过这样的课堂:要么以“授”为主,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满堂灌,学生在座位上奋笔疾书地抄笔记,两者殊途,互不相干;要么过于强调“受”,课堂由学生主导,教师只作为一个权威的旁观者,最终形成“放羊式”的游戏。这两种教学模式若由孔子来点评,他或许会说:授而不受则罔,受而不授则殆,二者都逃不掉收效甚微的结局。再来看考核方法:传统的闭卷考试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背记加默写,传统的开卷考试则相当于搬运加抄写,如果考试是交一篇论文,那就更可能沦为复制加粘贴,总之大都是一片没有生命的文字加上一个机械、刻板的分数。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考场,教师和学生看似在时空中共处,却没有精神上的传递、分享与互动、交流,更不用说“解惑”了。万马齐喑的悲哀永远呼唤着不拘一格的创造。为了改变“授”“受”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一厢情愿的“独白”转换为两相共鸣的“交响”,将令人昏昏欲眠的课堂转换为让人跃跃欲试的舞台,我们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上建构并实践了“师生传递金钥匙,共同解密关键词”的教改理念:由教师和学生在传递过程中共同解密中国文化关键词的“当代编码”,共同创造出教学相长的课堂效果和师生互进的学术成果。 那么,教师和学生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对话和交流呢?——。 (一)课堂辩论。我们在《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上共举行了四场学术辩论,辩题的设计围绕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行。更为独树一帜的是,我们的学术辩论由始至终都通过关键词的方式组织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关键词不仅成了各辩论队场下准备时的线索和依据,也成了同学们和队友沟通、和辩友交流的独特方式,更成为了同学们临场辩论时立论、破论的策略和支点。可以看到,一方面,关键词为学术辩论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论题和谈资;另一方面,学术辩论又促成了关键词的重释、赓续、阐扬与新变。因而,关键词便于兴起和尽兴之际愈辩愈明、亦古亦新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术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他们对中国文化关键词的来龙去脉、前生转世也有了身临其境般的深刻理解与现场感受。[2]课后,同学们还需将他们辩论时的立场“文本化”,亦即撰写成一篇学术论文,那时,关键词也将继续作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而连缀全文,并作为文章的keywords出现在篇首。在这样全方位的培养下,师生同台切磋,平等对话,于学术辩论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以关键词为支点重新撬动传统人文学科的现代价值。 (二)诗性问答。师生面对面的传递和交流是诸如“慕课”等网络课程所难以企及的。《文心雕龙·物色》篇有云:“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在我们的《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上,这样的师生对话由关键词指引。例如我们在一次课前要求全班同学接力说出带有“道”字的词句,从“道德”“道义”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可道非常道”再到“安贫乐道”“任重道远”等等,在这样环环相扣的快速回答中,学生们既感受到了作为中国文化“元关键词”的“道”之内涵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又领悟到了关键词方法所具有的发散辐射效应与整体综合效应。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造的能力以及联想、质疑、追问、批判、重构等思维方式。例如一位学生运用关键词的方法分析了“王道”的现代转义——如何从原始儒家的关键词转变为时下的网络流行用语;另一位同学认为可以从“style”(风格)这个词的风靡看出文化的现状与病征;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尝试通过“关键词”这个切入点来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更是道出了我们这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既可以提升师生互动的学术品质和学理内涵,也可以融入诗性的言说。中国文化的 (三)新奇考卷。为了让考试“有点创新,来点创意,多点创造”,笔者发起“试卷的革命”,让考场也成为“师生传递金钥匙”的领地和“共同解密关键词”的场域。[3]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学生们需要解答的一道论述题是:“‘仁’、‘礼’、‘道’、‘玄’、‘禅’、‘悟’均为中国文化的关键词,请从中选出一个略作阐释。”《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都对这样别出心裁的考题进行了专题报道。[4]“李建中教授表示:关键词是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题目所列的六个关键词,就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核心要素,我希望学生在阐释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词语的具体含义,还能透过词义了解儒、释、道文化的整体精神和面貌。这种考试方式,就是为了检验学生是不是真正的从老师手中接到了这把金钥匙。”[5]从学生交上来的考卷看,用关键词方式授课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学生的有些观点对我们也相当有启发。比如有学生说,具有禅趣的社会,因为不被欲念所累,才会是一个真正充满生命力的社会;还有同学认为,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在相当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对“道”敬畏之情的缺失。可见,通过这样的新奇考试,不仅让笔者实现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更是对“师生传递金钥匙,共同解密关键词”的一次圆满实践。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6]201-202亦然。每一个关键词都有生命,有心灵,有回忆,有未来,它连接着五千道年轮的古与今,铭刻着民族精神的积淀与追求。因此,用“关键词”方式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也就是将一把神奇的金钥匙传递给学生,和他们一起谛听中国文化的青春华彩,探寻中国文化的当代境界! 讲授法; 当代编码; 师生解密 ”(keywords)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它指核心的、重要的术语、概念、范畴和命题。所谓《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关键词讲授法”,是指从中国文化中遴选如“人”“天”“道”“文”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然后按照“元生—衍生—再生”的路径追寻其从源起、通变到转义的生命历程,进而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传承机制和人格精神,并发掘、阐扬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由师生共同传递完成,不仅有利于教学相长、知行合一,也是贯通学术研究与教改研究的一条文化路径。笔者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且研究专长是用“关键词”的方法探讨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及观念演变。因此,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上讲授自己的治学心得,既可提升课堂的学术品质,又能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青春的舞台,更能为传统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当代实践价值的重建创造汲古得新的典范。 讲授法”是要为学生呈现一场精炼精彩的中国文化蒙太奇,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取舍分镜头,亦即甄别、遴选中国文化关键词。在某一种文化中,惟有与人们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密切相关,与人们对生存实践的理解频繁发生内在联系的核心因素,才可能得到语言的“加冕”,并最终成为文化的关键词。就中国文化而论,我们遴选关键词的方法具体有三:一是看“出身”,也就是看这个词是否真正出自(学界)已有定论的先秦元典;二是看“名声”,也就是看这个词在轴心时代的使用频率即知名度;三是看“寿命”,也就是看这个词是否还活在今天,活在今天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活在今天的主流文化与民间话语之中。譬如,笔者之所以精心挑选出“人”“天”“道”“文”这四个关键词来为学生“解卦”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特征,不仅因为这些语言符号在中华民族的生存时空中频繁出场、反复回旋,更对中国文化人格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柢。因此,这四者是需要为学生作重点阐释的关键词。 ”既有“一月普现一切水”式的发散效应,又有“一切水月一月摄”式的聚焦效应;既便于联想,又便于综合。为了指导学生对中国文化关键词作整体观照和系统探讨,我们采取了分派阐释的策略,亦即通过“易”“儒”“道”“人”等关键词来“形分”中国文化,让关键词研究在周易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人格文化等各自的范围内展开、串连;同时,我们又对各文化流派的关键词作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呼应式解读,从经纬纵横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精神,从而把握不同流派在文化本质上的相通与“神合”。例如在课堂上,我们会为学生解读各家各派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或文化旗帜,像道家之“道”、儒家之“仁”、墨家之“爱”、法家之“法”、兵家之“兵”等等,让学生真切体认中国文化各具特色的遗传因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为学生讲授各家各派关于“天—人”关系的关键词,像道家的“法天贵真”、儒家的“尽心知天”、墨家的“天志”和“明鬼”、法家的“天命”和“人命”、兵家的“天道用兵”等等,让学生从中国天人观的丰富性、差异性与共通性中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再如,我们通过“儒”这个关键词将儒家文化中的诸多核心关键词串连起来,从“孔子与儒学的创立”到“儒学三期”(原始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再到“儒学三义”(仁义、礼乐、内圣外王),抽丝剥茧,层层展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为学生绘制出一幅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树状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领会儒学的思想精粹、理论内涵和文化魅力。 都有其生命历程。我们对 共同形成“复合词”,也衍生出一系列引申义,更参与重要概念、命题的生成。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它既标举特定时空的文化观念和历史语境,又接续前世与后代的文化命脉,从而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坐标。例如在课堂上,我们曾以“体”为例,向学生展示它作为“活化石”所铭刻的文化记忆:在先秦元典中,“体”意指身体之总属、主体之认知以及与“用”相对的“本”;六朝创“体性”张扬生命风骨,三唐用“体貌”识鉴诗性品质,两宋有“文体”辨析文章种类,而清季以降则以“体用”应对中西文化冲突……一代有一代之“体”和之“所体”,不同时代以“体”为词根的关键词标识着特定时代的文化观念。 不仅是连接古老与青春的留声机,也是连接师生的金纽带。围绕着 之所以能够区别于西方文化的 的讲授就好比为每个语词拍摄一部翔实的纪录片。具体而言,我们的总体阐释思路是以“词根性”“坐标性”和“再生性”为标准,揭示关键词对中国文化的内在传承机制。 ,笔者在《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师生传递”实践活动。 ,就在于它充盈着原始的诗性智慧,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所以,我们既要教授中国文化的相关理论,也要指引学生在中国文化里诗意地栖居。例如我们于课后漫谈的时光中与学生一起接龙含“月”的诗句,让学生体认中国文化的情结与精神特征,领悟中国文化的诗性魅力。又如我们从造字的源头向学生提示关键词(如“文”“体”等)的形成依据,揭开它们“近取诸身,以类万物之情”的诗意创生路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研究》(12&ZD153);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与实践》(201301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5)01-0138-06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5-),男,湖北江陵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及文论;李立(1986-),女,湖北孝感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及文论。
收稿日期: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