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农网管理线损的方法
2015-03-02李培东
李培东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云南 普洱 654800)
0 前言
电网元件漏电,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以及抄表人员漏抄,错抄等而引起的电能损失称为不明损耗(管理线损)。配网分压线损是直接反应一个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线损对对对供电企业非常重要。
1 线损产生原因及排查
抄表人员估抄、错抄;计量装置异常、接线错误、二次回路失压;互感器倍率错误、电费核算错误;抄表时间不一致,不按抄表例日抄表;用户违章用电、窃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泄漏电流;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不足。
1.1 线损分压排除法
利用片区分压线损指标进行分析排除,缩小排查范围。
1.2 三相负荷平衡法
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线就有电流通过,低压供电线路损耗增大;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三相电压不对称,使中性点电位产生位移。三相中哪相负荷大,哪相电压就降低,而负荷小的相电压升高;中性电流过大,使配电变压器运行温度升高,严重时会将变压器烧坏。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影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并使绕阻温度升高。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流入电流等于流出电流,即IA+IB+IC=0。如若不平衡,不平衡电流即为IN (可以采用钳形电流表测试N相)。因此在运行中经常调整变压器的各相电流,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线损。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线路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工作,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这也是无需任何投资且十分有效的降损措施。
1.3 无功补偿法
合理增设电容器,增强无功补偿,降低线损。众所周知,无功补偿可以提高负荷功率因数,从而降低线损。下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据统计,当功率因数cosφ1=0.6,提高到cosφ2=0.92 时,电网中的可变损耗(即:铜损)降低将近60%,当功率因数cosφ1=0.8,提高到cosφ2=0.95 时,电网中的可变损耗降低将近29%。
无功补偿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结合补偿的三种方法,突出侧重点。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输电网补偿与配电网补偿相结合,以配电网补偿为主;供电部门进行补偿与用户进行补偿相结合,以就地平衡为主。
1.4 单线降损法
单线降损法主要围绕单一的一条配网线损进行综合治理达到线路综合降损,也叫综合降损法。主要针对辖区配网线路多,多条线路线损高或异常等情况。目前,大多数供电所辖区配网线路较多,线路线损高、异常台区较多,逐月开展排查仍然每月线路线损高。为确实达到线路与台区同治理同清理的目的,可以围绕单线辖设台区进行综合治理。如若辖设台区异常数量较多,可以放宽排查治理周期,目的为清理单一线路下所有异常台区,清理过程中和完毕后随即进行线路降损效果评价,定期进行跟踪,防止效果反弹。
1.5 综合降损法
1)估抄、漏抄、错抄:利用PMS 系统与计量四合一系统进行历史电量对比分析和现场核查(异常台区)。
2)计量装置故障、错误接线、二次回路压降,利用计量四合一系统检查终端采集日电量与电能表电量是否一致;其次是现场检查计量设备接线是否存在问题,查阅电能表ABC 三相电压值或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能表电压线电压值。
3)电费核算错误、倍率错误:抄表过程中,常态开展电流互感器实际变比与核算倍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及时更改系统倍率与核算倍率。
4)抄表时间不一致、不按例日抄表,根据台区抄表例日进行监督落实并核查。
5)违章用电、窃电,根据台区线损波动与异常情况和利用反窃电手段进行排查。
6)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泄露电流,根据台区线损异常情况制定低压线路通道排查清理工作,其次是合理配置熔断器熔丝容量,熔断器容量配置原则如下:
配变容量100 kVA 及以下,配变高压侧熔断器按配变高压侧额定电流的2-3 倍选取;
配变容量100 kVA 以上,配变高压侧熔断器按配变高压侧额定电流的1.5-2 倍选取;
低压侧熔断器可按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2 倍选取;
低压支线线路可按线路所供满负荷电流的1.2-1.5 倍选取;
负荷电流计算公式:
Imax如:电压为10 kV,1A 电流所供有功功率为:
P=UI=1.732* 10* 1* 0.85=14.722kWh/时
7)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不足,采用钳形电流表分别在一次侧A、B、C、N 四线上测试,N 相电流为三相不平衡电流即零序电流。
无功补偿不足,可以直接测试功率因数可得。
功率因素计算方法一:
注:针对没法计算无功功率的方法。
功率因素计算方法二:
2 结束语
降低线损不仅仅侧重于管理线损,还要结合技术降损措施才能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需要加强线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采取新科技手段,利用配网计量自动化、数据无线远传(集抄)等先进技术来提高配网降损管理水平。
[1]赵全乐.《线损管理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