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战略与办学环境的关系①
——以某行业划转地方院校为例
2015-03-01万圆
万圆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大学发展战略与办学环境的关系①
——以某行业划转地方院校为例
万圆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对行业划转地方院校而言,环境变化往往给其办学带来不适与发展方向上的迷茫,主要表现为办学定位的模糊、服务面向的摇摆、学科发展的争议、人才培养的彷徨。合适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大学把握发展机遇、引领未来方向,实现办学层次的上移、服务面向的拓展、学科发展的突围以及人才培养的提升。
发展战略;办学环境;行业划转地方院校
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办学环境的影响。行业划转院校是世纪之交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出现的由原先隶属中央部委行业部门、后划转地方或教育部管理的高等院校。由于所属关系发生变革,行业划转院校、特别是行业划转地方院校的发展受到办学环境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为了适应办学新环境、增强办学竞争力,这些院校纷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有探索也有彷徨,有坚守也有扬弃,有成功也有失败。笔者拟根据参与某行业划转地方院校(以下简称H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对研究问题展开探讨。
一、环境变化对大学发展的影响
H校是作为交通行业院校而诞生的,主管部门为原铁道部,后来下放由所在地方管理为主,因此地方和行业环境对其发展影响最为明显。在新环境的影响下,H校也渐渐意识到了办学必须适应环境变化,必须革新办学观念和方式,破除路径依赖,必须学会参与竞争、自主办学、开放办学。然而,长期形成的办学传统和思路并不容易在短期内被改变,H校对新的办学环境还存在一些不适,对一些影响办学方向的关键问题还存在一些迷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的模糊
在划转以前,H校的办学定位是清晰的,即交通行业中以开展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主要履行通过教学来培养行业所需专门人才的职能,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少量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了一定数量的专科生。划转到地方以后,在适当扩大本科教育规模的同时,H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构建了全部高等教育层次,形成了从高职高专、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科研活动和成果亦日益增多,通过科研为社会作贡献的职能得到拓展。尽管如此,从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来看,H校仍然是一所教学型大学。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新办学环境的需要,H校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办学定位。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是比较通用的大学分类方法,有些行业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开展科研是其传统和优势,所以多会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基于自身办学实力和传统的审视,H校对于不盲目追求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是比较明确的,但对于究竟是坚守教学型
大学的定位,还是谋划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全校上下并未形成共识。
认识仍然模糊的原因在于学校对于是否需要发展学术的观点并不一致。一方面,大家都有办高层次大学的良好愿望,另一方面,学校本身的学术生产能力并不是很强,学术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水平并不是很高,学术发展的动力也不是很足。这个情况在一部分学院中存在,在一部分教师中也存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学院领导对本院的发展方向不清楚,对自己所在的学院究竟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院、对现在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引进人才等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这表明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很强烈,似乎对发展的要求都是学校的事情,是学校要求发展的。包括一部分教师,既有青年老师,也有中年老师,自我发展的动力好像不是源于自身,而更多的是源自学校。这就是说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在学校、学院领导和教师中,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
(二)服务面向的摇摆
体制改革前,H校严格按行业部门计划办学,行业需要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拨款来自行业部门,事业计划来自行业部门,支持来自行业部门,人才培养、科技工作都面向行业部门。[1]虽然学校自诞生之初便坐落于地方,但由于是中央行业部门举办和管理,办学的眼睛只盯着主管部门,很少顾及到地方的需求,行业几乎是学校唯一的服务面向。体制改革后,随着所属关系的转变,H校在迷茫中与行业渐行渐远,甚至主动切断了与行业的联系,表现为不再主动走访原行业主管部门,彼此之间的沟通逐渐弱化,从行业部门得到的办学指导与资源扶持亦日益减少。然而,与行业疏离的同时,学校也没有很好融入地方,既没有得到地方对于办学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本身也没有为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多少贡献。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学校本身的办学传统与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不十分契合。H校作为原铁道部附属院校,土木、机电和电气与电子工程是其传统特长学科,但学校所在省份并不是一个铁路和交通大省,对土、机、电方面的需求并不旺盛,其他方面的需求H校一时也难以满足,因此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联系并不多。其次,地方本身拥有一批“亲生”的院校,划转院校作为后加入者与地方缺乏天然的亲近,因此在获得地方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给方面,有时候难以得到应有的、公平的待遇。就这样,伴随划转带来的与行业后天的疏离、与地方先天的隔阂,导致学校既没有朋友(脱离原铁道行业),也没有关系(与地方政府部门关系不密切),形成办学两难、两不靠的局面,犹如高等教育界的“浮萍”。着眼未来的发展,究竟该回归为行业服务还是继续扎根地方?
划转院校所处的办学环境在剧变,办学竞争亦日益激烈。行业市场不再像以前一样有一道“防火墙”,只允许行业院校进来分享市场,而是全面开放,只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校即可参与竞争,因此原先不能进去的非行业院校现在也都积极参与行业的办学,如果简单回归、只为行业服务恐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因为学校本身在同类院校中排名并不靠前,在行业内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同时,只面向行业办学,对行业景气度的依赖非常明显,如果行业景气度下降,学校也会跟着受影响,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学校脱离行业一段时间以后,行业发展方式也一直在变化,如何寻找适切的服务点亦是一个难题。如果只扎根服务于地方,长久形成的办学传统和优势便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为H校所在地方并非铁路大省,眼界局限于省内的需要,会束缚学校发展;向铁路以外的领域发展,学校又缺乏基础和资源,难以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同时地方上的竞争对手实力又很强。服务交通行业的良好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难以抛弃,与行业发展新需要相结合已成挑战;划转地方后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是应有的职能,在地方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却非易事。服务行业还是地方?学校在办学探索中有过摇摆。
(三)学科发展的争议
划转院校过去基本上为单科性院校,行业院校转制时期正值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规模扩张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突破行业的学科专业发展制约后,顺应时代的潮流谋求生存和发展,H校也选择了在保留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大幅度拓展学科范围,由过去土、机、电主导的工科领域,拓展到管理、艺
术、文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目前共拥有8个学科门类,几乎覆盖了各主要学科领域,而且很多学科都已经拥有硕士点,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科性大学。随着我国高教发展整体由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H校亦明确不再追求学科领域范围的全面化和综合化,而是注重学科质量的建设。然而,在如何建设上,究竟是以发展传统学科为主还是所有学科共同发展,学校上下存在争议,有些干部、教师只认同以工为主,不赞同多学科共同发展。
倾向于主要发展传统工科的声音主要存在于传统的工科强院中,其理由主要在于:第一,多数新学科竞争力并不强,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因为这些学科专业的增加而有大幅提升。类似管理、文学、教育学等学科更多的是属于盲目发展和跟风办学的产物,普遍缺乏学术积淀和竞争力。有些学科规模虽然不小,质量却难以言佳。另外有些学科下设专业严重偏少,只有1-2个专业,造成学科专业布局中的孤岛现象。第二,学校资源有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都很有限,发展其他学科、特别是孤岛学科只会导致有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如果不集中力量发展传统优势学科,核心学科实力和特色便难以增强,学科高点也难以培育,从而影响学校难以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难以实现突破式发展。第三,学校出身于行业院校,虽然转为地方院校,服务行业仍然是学校的看家本领。既然以交通见长,只需要集中精力办好与交通密切相关的如土、机、电等学科即可,发展其他学科没有多少意义。
倾向于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学校多学科办学体系已然形成,所有学科一起发展理所应当。拓展学科虽然不如传统学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却也发挥了为学校创造效益的功能。已经成型的学科不能断然撤销,如果忽视这些学科的发展,传统学科再厉害学校整体实力也难增强。其二,传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家交通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有的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学校与交通行业相关的学科发展水平远不及国家交通科技水平,尤其是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科技发展水平。其三,传统学科本身的发展思路并不清晰,处于发展危机之中。同时学科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重点学科建设的难度亦日益加大。专注传统学科还是在多学科发展中突围,成为学校需要形成共识的问题。
(四)人才培养的彷徨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国家选择优先发展工业,为适应工业化进程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行业院校应运而生。由于行业所需人才培养规格主要从技术角度规划,因而行业院校过去多培养行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在专门的市场需求下,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普遍乐观。划转地方以后,虽然就业面得到大幅拓宽,但进入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仍然居多。我国近些年一直处于综合运输体系大建设、交通行业大发展时期,交通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旺盛,只要受过一些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学生都比较好就业,一般在毕业前半年都已经找到工作了,因此很多交通类院校就业率保持居高不下,交通划转院校亦不例外。H校作为该类院校,其就业率在地方连年名列全省前茅。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对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需求是有一定的信心的,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从人才培养方式的先进性和现代化程度来看,很多领导和教师也很直率地认为学校还是比较传统的,离现代化的程度还有较大的距离。毕业生就业多在基层,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者较少,就业层次并不高,发展前途不够令人满意。面向未来,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继续沿袭过去的经验还是探索新思路?
如果学校仍然以培养交通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一来社会和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无综合素质的人才难有发展后劲。学校毕业生虽然凭借“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下、靠得住”的良好口碑受到用人单位青睐,但“上不去”也是不争的事实。二来学校不只有与交通相关的学科专业,其他学科专业如何培养适应交通行业要求的人才?而且这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并不一定都进入交通行业就业,就算进入交通行业,只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也难有竞争优势可言,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既拥有专业基础又具备其他相关技能的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成为市场的“宠儿”。然而,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很好,交通
行业大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不断,学校培养的人才不愁出路,而且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一些一直坚持下来的做法,形成了成熟的培养经验,可以保证学生的基本质量,跟随潮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又何在?
二、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
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是影响划转院校办学方向的关键因素,把握好这四方面的发展战略,学校发展必能转危机为契机,转劣势为优势,实现健康、特色和可持续发展。
(一)办学定位战略:发展学术,走教学研究型大学之路
行业院校诞生之初主要是培养行业急需的应用技术人才,行业对科研服务的需求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迫切,所以除了小部分院校偏重科研、以技术研发为主要职能外,大部分院校主要发挥通过教学为行业输送大批人才的功能。以科研为主的院校在划转后往往由教育部主管,成为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以教学为主的院校则多被划转至地方,成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地方大学。目前,为了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院校需要分层、分类发展。一般来讲,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办学水平分类将大学分为三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这三类大学中,有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反映水平的问题。其实,这三种类型的大学,就是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这个分类的标准是以水平为标志的,从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来讲,教学型大学可能是水平最低的,研究型大学是水平最高的,而且反映的还是基础性的、综合性的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多反映的是在应用性和多科性这两个方面发展的状况。所以,教学研究型的大学往往不是综合性大学,或者不是基础学科比较强的大学。
就地方大学而言,其主要使命在于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因此除了少数几所地方重点建设的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外,多数地方大学应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地方上的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实力有待检验和进一步发展,其办学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比较合适,划转院校作为老牌本科院校理应承担起更多的服务责任,通过发展学术、抓好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做好科研,以科研带动学校学科水平更上一个层次,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发展献策献力。发展学术,可以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可以增强师资教学和研究水平,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为地方和行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智库支持,从而帮助学校在开放、激烈的地方和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该类院校应该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谋划发展。
(二)服务面向战略:融入地方、依托行业,实行全面开放办学
从现实环境和长远发展来看,解决划转院校的服务面向问题,最佳战略在于拓宽思路,突破原先画地为牢式的做法,既不局限于地方,也不受限于行业,而是实行全面开放办学,既主动融入地方,从地方需要中找到学科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又理性回归行业,依托行业壮大优势,还可为学术发展、国际市场等贡献自己的力量。融入地方的理由在于有资金、有机会、有要求:首先,作为地方主管院校,划转院校办学所需资金和政策都以地方为主。目前我国大学运转仍然以政府拨款为主,划转院校亦不例外,所以地方是其维持办学的财政投入主体。虽然高校自主办学权越来越大,但政府给予政策的支持同样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拨款与政策是划转院校办学的风向标。其次,我国很多地方省份社会和经济普遍处于发展快速期,以H校所在地方为例,所在地发展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崛起事业正全面展开。学校已经是多科性大学,在地方多项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工科、理科、文科、经济管理学科等,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既然由行业转到地方,成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就成为理所当然的要求。高等教育地方化不但意味着高等院校的“下嫁”,而且意味着地方院校应当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服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学校与所在地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2]只有成为地方生源愿意和喜欢上的大学,成为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亮丽名片,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才能说明学校成功融入了地方,学校在地方的位置才能牢固、不可替代,才是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融入行业的理由在于有基础、有优势。行业是划转院校的立校之源,也是可以实现特色发展的突围之手。在市场全面开放、各凭所长立足的激烈竞争中,大学如果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恐难获得长远发展。划转院校在以往为行业办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有各自的发展领域和所长,对行业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较为熟悉,重新回归交通行业,从行业中寻找契机、形成特色既有基础,又有经验,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但回归交通行业不意味着回到以前的办学道路,也不意味着所有学科专业都必须为交通行业服务,这不现实也无必要,而是要有选择、有策略地理性回归。H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便在校院两个层面大力推进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建立战略性合作办学关系,使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产业开发工作中深深地扎根,成为学校特色化办学的稳固基础。除了地方和行业外,学术发展是大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动力,某些在科学研究上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学科或研究方向亦可超越现实社会的需要,在服务学术发展中引领时代的前进。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市场陆续开放的必然结果[3],因此,学校亦可放眼国际市场,从中谋划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来自市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资源和份额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划转院校应该更新观念、突破束缚,实行全面开放战略,以行业为背景,以地方为依托,同时放眼学科发展和全球市场,构建全面开放的办学体系。
(三)学科发展战略:做强特色,引导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科发展是带动学校发展的“火车头”,选择学科发展战略必须在立足学校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发展的要求进行整体和重点谋划。对于划转院校而言,必须做强特色,引导多学科协调发展。做强特色容易理解,多学科协调发展有着多层次的内涵,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多学科协调发展意味着所有学科的共同发展,这是由划转院校的现状决定的。过去,该类院校基本上是一所学科相对比较单一的大学,划转地方后,现在已经形成多学科共同办学的格局。如H校最初建校的时候只有土、机、电和会计等几个系,是一所非常典型的工科大学。现在,学校的工科还是强势的,但是,其他学科也生长起来了,而且学科面还不窄,学科领域很多,已经是一所多科型院校了。在多科性的背景下体现出工科的优势和整体的竞争力,必须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力,才能形成整体特色。学校不能只是一味地认为发展希望和优势都在土、机、电等传统学科,而应该对其他学科的地位有比较公允和正确的认识,而且有些学科亦可以为学术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因此,应该摈弃对其他学科不公平的认识和待遇,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全面看待学科发展问题。
其次,多学科协调发展意味着学科之间要有重点的发展,这是由激烈的竞争环境决定的。学校办学必须有拳头产品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多学科的办学格局下,划转院校拥有比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在这些学科中必须冒出能够代表学校最高办学水平、最强办学特色、最具竞争能力的学科高点。学科高点的谋划一般在与行业高度相关的学科中寻找,因为划转院校所办的最好学科专业如果不能与行业高度相关,不能凸显行业的背景,那么与地方上其他大学的差异何以体现?只有拥有服务于特定行业、与行业建立起直接而密切联系的学科高点,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突出的办学优势。因此,应该既把所有学科发展起来,同时在学校层面又要重点扶持,实现在全面发展的基础有重点的发展,而非盲目追求不加区分的、一刀切式的发展。
最后,多学科协调发展意味着其他学科有特色地发展,这同样是学校谋求特色之路的必然要求。除传统学科外,其他随着划转地方扩大规模生长起来的学科也应该追求适合的特色发展之路,避免沦为学校学科发展的鸡肋。特别是孤岛学科要成长、要壮大,是很有难度的。如果是在10年前高等教育大扩张的时候,有一个专业点它就可能生长出一批相关的专业来,但是到了今天,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以后,一个孤岛性的学科专业,它的成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其他学科可以“借船出海”,紧扣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方向,通过本学科与主干学科的交叉复合,凸显行业的特色,从而在做强传统特色“学科高峰”的同时,形成若干
“学科高原”。[4]
(四)人才培养战略:专业基础上的复合,着重提升学生发展后劲
人才培养永远是大学的首要职能,如果缺失了人才培养大学与专职研发的科研机构无异。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的成就,是其办学质量的核心体现。放眼现在社会的职场成功人士,几乎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掌握专业技术很难保证其发展前途。因此划转院校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掌握多项生存和发展技能,成为受社会欢迎和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比如H校软件学院实行“软件工程+复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专业为应用背景专业,以铁路工程等凸显学校交通特色的专业为主。如此一来,该校软件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一般大学、综合大学软件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另外,复合型人才不仅指专业上的复合,也包括素质上的复合,人文素养、交往技能等软实力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因此,除了专业之间的交叉培养,学校还应重视通识教育的开展,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提升发展后劲。应该说,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划转院校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多学科的发展为提升工科人才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工科的传统优势亦为其他学科人才的特色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划转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既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站稳脚跟,又以较好的人文素养和交往能力受到称赞,并非幻想。
三、结语
环境变化是不可控的,发展战略是可以选择的。通过战略手段,高校不仅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跳出环境谋划未来,从而转危为机,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划转其实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选择好发展战略可以成功利用划转契机,帮助学校实现办学层次的上移、服务面向的拓展、学科发展的突围以及人才培养的提升。目前,我国不只是划转院校面临转型发展,几乎所有高校都面临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处于急剧变化中,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形成,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的生存变得更为艰难但亦更富机遇。2015年,“十三五”规划工作即将启动,如何制定适宜本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引领学校适应环境变化、谋求长远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1]别敦荣.行业划转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任务和战略[J].阅江学刊,2011,(1):12-18.
[2]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54-60.
[3]周浩波.加快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2):1-6.
[4]杨晨光.行业背景:特色型高校最明显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9-01-01(2).
(责任编辑:于 翔;责任校对:徐治中)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ts School-running Environment——Taking a Locally Transferred Industri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 Yuan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To locally transferred industrial universities,the change of school-running environment usually leads to difficulties in adjustment and confusion in its operation.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ambiguity i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ity,uncertainty about its serving objects,deb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and confus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With proper development strategies,universities could hold a clear idea about the future and seiz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could achieve a raise in the level,an expansion in their serving objects,a breakthrough in discipline development,and advancement in talent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school-running environment;locally transferred industrial universities
G520.1
A
1674-5485(2015)01-0028-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历史与现实的反思”(BIA130082)。
万圆(1988–),女,江西余干人,厦门大学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招生考试制度、大学战略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