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2015-03-01山东嘉祥县卧龙山街道田海小学272408贾振亚王恒昭
山东嘉祥县卧龙山街道田海小学(272408) 贾振亚 王恒昭
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山东嘉祥县卧龙山街道田海小学(272408) 贾振亚 王恒昭
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注重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说明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的,是伴随着数学思考和积极的情感同时发展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先请甲、乙两位学生(甲学生大约高1.56米,乙学生大约高1.3米)分别起立,让甲、乙两人分别说出各自的身高,再提问:“如果这两个同学进行潜水比赛,同学们猜猜,谁会获得胜利?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趁机说道:“到底谁会获胜呢?为什么会获胜呢?学习今天的新课后,同学们便能做出判断了。”……上述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既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例如,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购物情境:“有一个顾客带着530元钱到电器商场购买三用机,一架三用机298元,他拿300元给营业员,你们想一想,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了这一架三用机之后还剩下多少钱?”……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自然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三、引导、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
在解决问题时,有些问题已经认识、解决过,有些问题则是新鲜的、从没有见过的。对前一类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独立解决;而对后一类问题,教师也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解决。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探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联系相关知识,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
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的其他学科中,学生会碰到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如美术中有大量的几何问题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大胆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五、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如可把学生引入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广泛收集资料,提出并解决问题;可让学生发现一些现象,并试着进行解释或总结规律;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测量、去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收集数学信息
观察既是发现信息最常用,又是十分有放的手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大量的数学信息。例如,教学“万以内数”一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经常看得见、用得着的数,使学生对生活中简单数据的收集、分析有所体验,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有条理地描述个人整理后的数据和简述这些数据的作用。如有的学生说:“急救电话号码是120,火警电话号码是119,匪警电话号码是110。”有的学生说:“我家的门牌号码是302。”还有的学生说:“我家所住的生活小区商店不多,有8间小卖部、1家小超市、1间文具店,还有1间面包坊。”……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外主动地去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课内汇报,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注重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责编 蓝 天)
G623.5
A
1007-9068(2015)0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