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品德教学中收集交流汇报资料

2015-03-01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1202胡召霞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5期
关键词:汇报品德家乡

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1202) 胡召霞

如何在品德教学中收集交流汇报资料

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1202) 胡召霞

新课程的品德教材,综合性的内容越来越多,对学生资料搜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后汇报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先要引导示范,传授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学生明确目的,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后就可以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搜集;最后进行小组交流整合汇总,教师对每个小组合作进行评价。

品德课堂教学 搜集资料 小组分工合作 整合资料

在品德课堂教学时,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后汇报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前教师通常会布置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整合后全班展示汇报交流,这既体现了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但在实际教学时,常会遇到在全班汇报搜集的资料时,小组代表大段读出从网络上下载的文字内容,既占用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听的学生也是不知所云,索然无味,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中搜集资料汇报交流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引导示范,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资料搜集,由于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对电脑、书本知识等信息工具的运用不是很了解,学生也不能准确判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哪些方面的有效资料,不知如何取舍搜集的资料,不能合理选用搜集资料的途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先作引导和示范,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教师告诉学生搜集资料的具体细化内容、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渠道,示范指导后再让学生进行搜集,让学生在亲历亲为的过程中,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感受课堂教学活动,对所学内容学生内心有所触动,这样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如教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先提问:“关于本课内容,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学生讨论后确定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两个方面来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采访、查询等多种方式,搜集图片、视频、文字(包括各国贺电)等材料,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查找网络资料、进行调查访问这三个渠道来查询资料。教师示范搜集关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资料:奥运知识、相关信息介绍、各届奥运会中国队的参赛情况和奖牌数、奥运五环、会徽、口号、吉祥物、火炬、主赛场等,并将所搜集的资料用合适的方法呈现出来。如关于参赛情况和奖牌数的内容列表格,关于五环等用图片形式展示,将颁奖瞬间用视频呈现。教师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内容,再对每个人的搜集内容进行更细的分工,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分工结束后,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接着让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小组合作搜集关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内容,讨论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先示范,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搜集资料,教给学生搜集有效资料的方法,再让学生实践,把搜集资料的课前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将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前准备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承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明确目的,简化内容,量化表格,制定细则,整合资料

在课前布置任务时,教师向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目的,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课前搜集的资料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要围绕相关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到检索资料的途径:通过工具书检索,或通过经联网,或是请教专家或相关专业人员。教师要提醒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最理想的场所是图书馆;互联网资源有许多,在使用时要分辨真伪。为了防止学生从网上下载大段冗长的资料,教师要求学生在明确资料搜集目的基础上,简化搜集的内容,简明扼要提纲式记录资料的框架结构,将主要数据、地点、人物和事情等重要信息搜集记录或打印。教师建议学生用表格或图片来呈现搜集的内容。

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制定相关的细则,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地区实际出发,对资料及时进行合理搜集整理,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并会运用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如教学《浓浓乡土情》(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3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广泛收集和家乡安徽合肥有关的信息,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家乡安徽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这两方面的资料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从历史的、地理的视角去了解家乡,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家乡的方言、家乡的历史名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文化生活、家乡的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在课堂上进行全班汇报时,学生绘声绘色地采用多种形式汇报了家乡的徽文化、有名的历史人物和徽商名人、徽派建筑特色马头墙、家乡戏合肥小刀戏和安庆的黄梅戏、合肥的翡翠项链环城河、合肥的四大名点等,说者简明扼要,听者津津有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作为安徽合肥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萌发了对家乡安徽合肥的热爱之情。

三、学会合作,小组协调,二次整合,简洁汇报

新课改后,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前搜集资料时对各个小组的每个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任务明确后搜集资料,小组内先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对每个组员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合汇总,小组讨论后再进行二次整合。如开展《中秋节》活动,交流资料是关于中秋节。学生分组搜集的资料有这几个方面:关于中秋节的歌曲,有《十五的月亮》《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月光光》;关于描写中秋月亮的诗歌,有《古朗月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关于中秋节的活动,有合肥打火把、孩子们吃花生月饼等;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月亮上的中秋》;关于中秋节的大量民谣,有月饼的广告、传单以及月饼包装盒、家乡民俗活动……学生通过交流整合资料,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关于中秋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简洁有趣的汇报,学生一起唱关于中秋节的歌曲、代表吟诵古诗,大家一起品尝月饼。

四、制定评价学生搜集整合汇报学习材料标准

为了提高资料搜集活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正面作用,也为了培养学生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及时对课前搜集资料情况进行评价,对能按时高质完成搜集资料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教师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对学生的搜集情况进行评价,避免学生搜集资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约编辑 陈兮琰)

G623.15

A

1007-9068(2015)15-071

猜你喜欢

汇报品德家乡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