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到唯物史观的逻辑推演——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例
2015-03-01周宏
周 宏
(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 商洛 726000)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两大发现: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的单独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学界对两大发现之间内在关联的揭示和探讨不足。据笔者考查,直接研究马克思两大发现之间关联的文章或专著屈指可数①。因而,在笔者看来,探讨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内学者对此关注的不足;这一探讨将有助于国内学界深入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助于推动学界整体研究马克思基本理论,有助于学界揭示马克思从批判资产阶级正义论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推演之条件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完成从剩余价值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乃基于如下两个条件:剩余价值理论的完备和唯物史观基本骨架的构建。
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厘清一些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范畴和问题,为他后来构建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考察、深入研究并最终制定出科学的剩余价值论,主要集中于《资本论》及其手稿。《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写作或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最终完成。在这些划时代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高度严密而精确地构建、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以及其他著作的考察,可以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2.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3.剩余价值的源头在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4.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5.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最终根源;6.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现于流通领域;7.资本可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8.追求剩余价值(交换价值或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9.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手段不外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著作中,马克思已经构建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骨架。但是,这一时期的唯物史观还不能被称为成熟、科学的唯物史观,因为它还没有得到验证和检验。概而言之,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已经勾勒出了唯物史观的骨架。它应该包含如下几个主要观点:1.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观点在唯物史观中处于核心地位;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社会主义制度以前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二、推演之实现
剩余价值理论的完备和唯物史观基本骨架的构建使得马克思能够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运用一系列推论完成了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
(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攫取剩余价值
1.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最终根源。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家能够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最终根源。不过,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种“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1]874的否定。
2.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立足于劳动价值论,证明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而剩余价值的源头在于工人们所出卖的“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工人的“劳动力”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大于资本家购买它所付出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的源头和秘密。
3.追求剩余价值、交换价值或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规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多次强调,“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714。
4.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两种手段。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从本质上来分析不外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前者是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提高剩余价值所惯用的方法,后者是他们在机器大工业以来增加剩余价值所倚重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赖生产力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相对提高剩余劳动时间。当然,资本家从来不会放弃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方法[2]。
(二)生产力提高和一般利润率下降
1.攫取超额剩余价值催生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提高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前文所述的“攫取剩余价值、交换价值或利润”,特别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为资本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它成为一种内在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提高生产力或者劳动生产率。因为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刺激商品生产者采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密所在。随着单个企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率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整个社会的劳动产品价值下降,工人工资和必要劳动时间也随之下降,相对剩余价值也得以实现。从这种角度来分析,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不但有利于生产力的无限发展,而且也促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2.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必然相应提高。由生产技术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马克思把它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和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之间的比例。马克思把它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无论是资本的技术构成抑或是价值构成,二者皆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逐渐增加;相反,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这样,“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必然相应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促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这意味着,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增加。这也意味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用于购买工人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产品价值相对便宜,因而,资本家投放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购买生产资料部分的不变资本相对增加。另外,生产力的发展也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工资)所能支配的同数工人或同量劳动力,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加工、生产或推动、消费掉数量更多的劳动生产资料。因此,马克思总结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3]236
3.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规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剩余价值m与总资本C的比率m/C,称为利润率P′。由于总资本由可变资本v和不变资本c组成,因此P′可以用m/c+v来表示。由于剩余价值m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剩余价值m的大小也取决于且等于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数量的大小,前者和后者按相同的方向提高。由此可知,利润率P′在排除其他的情况下,与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按相同的方向发展,与不变资本c按相反的方向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同量可变资本能够推动较大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不变资本,又由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相对集中,因而,“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利润率必定会趋向下降。因此,马克思断言,利润率下降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规律”[4]450。
(三)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的有限目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随着利润率不断下降,生产力无限发展和资本的有限目的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或限制越来越凸显和激化,这些矛盾或限制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必然瓦解。
1.生产剩余价值过程的限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总量(利润量)取决于劳动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和劳动人数。然而,生产剩余价值总量会受到来自资本生产过程内部的两种限制:其一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人口的限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运用,资本所采用的机器逐渐排挤人,使创造剩余价值的工人人口相对减少。其二,劳动剥削程度的限制。无论是在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在某一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劳动剥削程度都会有一定的界限。
2.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取决于上面所谈到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受到两种限制)。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已经吸允了充足剩余劳动量商品的出售。但是,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中间形成如下几种矛盾或制约。(1)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目的受到人们和社会需要的制约。(2)资本生产出来的商品受到现有等价物的量的限制,特别是货币量的限制。(3)剩余价值的实现受到大多数人的购买力水平相对下降的限制。
3.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不相容性。随着生产剩余价值过程的限制以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凸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5]551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资本转化成的普遍社会力量同单个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迅速积累和积聚。因此,资本的权力在激增,资本占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以及其他生产资料、工人以及开辟更广大的市场,资本这种扩张的权利越来越表现为社会的权力,越来越表现为“异化的、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3]293这种激增的社会权力应该被实际的生产者所掌握,然而,这种权利的实际执行者为资本家,资本家最终拥有一切,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产品。更主要的是,资本家与实际的生产逐步分离,并阻挠实际生产者拥有社会生产条件。因而,“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发展起来,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3]294资本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力量同单个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的外化。既然资本应该成为普遍的社会力量,那么就应该进行社会化生产,既然应该进行社会化生产,那么就应该把生产资料让渡给所有实际劳动者所有。因而也应该废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
(2)各个企业内部的组织性、平衡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非平衡相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企业内外生产的混乱相对立,一方面,单个企业内部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在单个企业生产部门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分工与协作,极强的组织性。然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又呈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与尔虞我诈,无政府状态。因而,“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5]554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内部的平衡与整个社会生产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企业内部的平衡与外部的不平衡是由于“全部生产的联系是作为盲目的规律强加于生产当事人,而不是作为由他们的集体的理性所把握、从而受这种理性支配的规律来使生产过程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3]286
(3)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由于作为普遍社会力量的资本同单个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更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必然会反复出现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是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不相容性的外在表现。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不断地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随之达到了高度社会化水平;相反,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被极少部分资本家(资本的人格化)私人占有。正是这种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及产品的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基本矛盾,构成了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危机中,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剧烈地爆发出来。”[5]556另外,随着各个企业内部的组织性、平衡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加剧,也随着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加剧,必然会促成经济危机爆发。
(四)直接和间接推导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基于生产资料么有制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做出论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随着生产力提高,一般利润率必然下降;与一般利润率下降相伴的是,生产力发展与资本的有限目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在此基础上,又推演出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不相容性。在这些推演过程之中,马克思直接推导出、论述或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相关基本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相对以前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越发凸显。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证明了,“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它没有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5]557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马克思指出,“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的矛盾”。[3]279通过对资本主义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的深入解剖,发现其自身从发展到必然灭亡的趋势,马克思得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生产制度的唯物史观原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6]412
2.社会主义制度以前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中,马克思还证实了“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5]54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斗争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证实了上述原理。
(1)利润平均化促使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剥削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事实:各部门的资本家,无论是从事工业、商业抑或农业,都能够大体上获得与他们的资本量成比例的利润量。换句话说,各部门的利润率实际上表现为大致上相同的、平均的。因而,这促使各个资本家团结起来共同剥削无产阶级。
(2)经济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经济危机中,一方是推挤如山的商品和再也不能创造额外剩余价值的资本(这些都属于资本家);另一方是购买力绝对贫乏的工人和失业人口急剧增长即工人的相对人口过剩(这些都属于工人)。因而,在经济危机中,更能充分显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状态。
(3)生产资料和产品私人占有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总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最初的生产资料和工具,工人除了自己身体中的劳动力一无所有,这是造成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因而,马克思指出,“这里只有两个阶级:只能支配自己劳动力的工人阶级;对社会生产资料和货币拥有垄断权的资本家阶级。”[7]469
3.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在从剩余价值论到唯物史观的演变中,马克思始终坚持贯彻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关于这一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的很充分,这里不再赘述。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在谈到资产阶级的交换领域中的自由和平等时,马克思评价说,“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8]199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基础与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政治的以及其他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考察,马克思才得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再次全面、深入而科学地分析各种社会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制度下,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主人和奴仆,教士和僧侣,封建主和陪臣,师傅和帮工等等之间的关系”,[4]149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往往受到上述政治、宗教关系的制约。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充分考察和解剖,得出一种科学的结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才被剥掉了一切政治的、宗教的和其他观念的伪装。这种关系——在双方的意识中——被归结为单纯的买和卖的关系”[4]150。因而,这种单纯的经济关系不再受到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东西的制约,相反是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受到它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现实中,意识的这种限制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因而是同财富的一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8]539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制约人们的意识的分析,马克思才得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出一条适用于所有社会制度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
三、推演之价值
研究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具有三方面的学理价值:
1.有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对黑格尔哲学思想元素的综合扬弃,而黑格尔哲学不仅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传承,还是对古典经济学思想材料的思考。因而,马克思唯物史观要想真正理解和超越黑格尔哲学思想,就必须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并把它与哲学思维有机结合起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深入研究的成果,也是将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哲学思考密切结合的自然成果。《资本论》及其手稿,不仅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的回应及传承,更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哲学基础理论的完美结合。因而,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基础,研究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有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从对黑格尔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到最终建构成熟的唯物史观[9]。另外,马克思唯物史观,从创立开始(莱茵报时期),就是对现实物质问题及难题的思索和回答。《资本论》及其手稿,更是马克思对现实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深入解剖,最终建构科学、成熟的唯物史观的明证。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不仅能够概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规律,而且也能归纳出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的特点及规律。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8]46-47更主要的是,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他在对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解剖和批判过程当中,展示了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能性及其特点,并运用科学的道理揭示了为什么资产阶级社会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总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发现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探寻到了一条资本主义社会如何从低级社会(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到高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更使唯物史观成为科学和成熟的唯物史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再次阐述和总结的几种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2.有助于将马克思基本理论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可以得知:唯物史观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及哲学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成果展示。因而,要想对马克思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必须把马克思基本理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能像从前那样把马克思基本理论切割为三个板块——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对之分别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有助于国内学界整体研究马克思基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研究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推演,就是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其哲学联系在一起,并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其实,将马克思基本理论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恩格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他在评价马克思两个发现的时候,就是把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他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5]545-546
3.有助于揭示马克思完成了从对资产阶级正义的批判到建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转换。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正义的科学批判,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源泉以及剩余价值根源的揭示,马克思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这样一来,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5]461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之后,马克思并没有正面提出社会主义正义论,他实现了理论转向,完成了从对资产阶级正义的批判到唯物史观的科学建构。从剩余价值理论到唯物史观的哲学推演,揭示了马克思如何完成了这个理论重心的转换。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陶为群,陶川.两大部类产品价值构成的约束极自然估计[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4):72-7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高大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唯物的还是实践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