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华经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西昌学院为例
2015-03-01景志明
景志明,龙 静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大学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们的最高行为准则,然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树立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稍有偏差就会误入歧途[4]53。文化大战似乎已经成了当代教育的难题,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十分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大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更加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这就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教材推进课堂推进头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有一定的载体,“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即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人的主心骨,是组织的黏合剂,是人的活动的指示器,每个人组织社会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有价值观[5]23,社会上总是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特别在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更为明显,在这种多元价值观的格局中,总有一种价值观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是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以“三个倡导”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和意见》,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是在人们的价值观体系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决策动机和目的价值判断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各种心理成分协调发展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价值观辨析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是人所固有的潜能,“由于它不能一开始就被人清醒地意识到而难以指导人的行动,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能发挥作用,就必须在环境影响或成人帮助下对它们进行一步步的辨析。辨析的基本形式是使个体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和人产生积极的态度。”[6]178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校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是在环境中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也是对他们思想的引导。
由此,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学校生活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大学生的心里,就必须用合理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所以在高校引入“中华诵”(即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活动并积极开展,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良好的载体[2]298:以群体参与性诵读大赛与主题晚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利用语言文字与文化互为载体的特点,通过诵读展示和传播优美语言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使当代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在高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2007年启动了“中华诵”——即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目的是探索新时期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激发全社会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热爱。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好的体现。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那么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自2007年起,“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大学校园已逐步形成了传统节日晚会、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进校园、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和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五大系列,这得到了大量大学师生的肯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新时期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激发全社会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热爱的有效举措,这些已有的经验和举措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进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深入程度。就以西昌学院为例,我校在推进经典诵读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活动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点举措。
(一)以课程为支撑,使经典诵读进入大学讲堂
1.中文师范专业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必修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范专业的教育思想,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师范育人的重要渠道。掌握经典诵、写、讲的基本技能,也是为人师表所必备的素质,能实现对高尚师德和高雅气质的追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中文师范专业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经典“诵、读、讲”的学习。即使在学制较短、课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得到了保证,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在保证必要的教学和训练时间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本领,增加教学训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中华经典诵读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必修课。此外,我们也在每个学院的教师中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使他们成为带动校园经典诵读整体水平提高的骨干力量,也使西昌学院成为当地推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头阵地,成为其他兄弟院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榜样和楷模。
2.开设选修课和讲座
在全校通识教育任选课中,安排了中国古代爱情诗欣赏、宋词漫谈、国学漫谈、普通话等选修课,可以供非中文专业的同学修习研读,以提高自身国学修养。此外,我校还不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开办国学经典讲座和《弟子规》等培训,以补充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言文字水平,同时也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活动为载体,使经典诵读浸润学子身心
1.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1)开办西昌市金信杯“中华诵·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弟子规)培训班。2012年6月3日,第一期金信杯“中华诵·经典诵读”第一期骨干教师(弟子规)培训班正式开班。该培训班是由西昌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中共西昌学院党委宣传部,西昌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西昌市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联合主办,从6月3日到7月29日,每周日上午9点至11点在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进行培训。活动主要面向西昌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西昌学院师生,然而参加培训班的既有白发皤然的老者,也有垂髫总角的幼童,更有西昌地区以外的老师专程赶来参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活动开展之后,很多同学都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很有价值,希望学校能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经典,从根本上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
(2)与凉山州政府合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2013年12月27日晚,西昌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参加了凉山州第三届“中国梦·中国诵”国学经典诵读大赛颁奖晚会,表演并诵读了《少年中国说》,同时,由凉山州17县市选拔、推荐出来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分别用诗朗诵、歌曲、舞蹈等形式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与西昌市政府开展“中国·西昌2014‘李白月文化与西昌月文化’学术交流会”。2014年12月15日,中国·西昌2014“李白月文化与西昌月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我校成功拉开帷幕,此次交流活动是由四川省李白研究会、西昌市人民政府、江油市李白纪念馆主办,西昌学院、西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昌市文化馆、西昌市作家协会承办以“月咏西昌,放飞梦想”为主题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活动主要面向全国李白研究人员、西昌学院师生、西昌市文化界人士等。活动由丰富的项目组成,为西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开启了新纪元,“中华诵”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涵了。
2.在党团组织、学生会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1)在全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2011年6月19日,我校举行了以“中华颂·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同年10月29日还举行了西昌学院“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在其后每年我校都采用不同的方式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而且在此基础上还举行了其他形式的活动,比如经典吟唱、舞蹈等。这样的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这比在课堂上听课的效果来得更加直接,也更加有趣,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浸润在正能量的大海中。
(2)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竞赛活动。我校每个学院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比如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开展的经典诵比赛、三字一画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文教学院利用播音主持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把中国传统经典诗文诵读通过舞台演绎与诗文诵读、吟唱的形式,将当代大学生励志、奋进、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西昌学院学子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祖国的赞美和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颂扬中,反映出了我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广大师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不仅能提升了活动的整体水平,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经典诵读的影响。另外,积极开展此类活动,也给校园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使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精神风貌发生积极的变化。大学生在传统文化里找到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
三、深化高校经典诵读活动的思考
(一)建立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常效机制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和实践学习的模式,才能让经典诵读立足校园,立足青年,增强吸引力,才能为高校经典诵读活动提供强大的支撑,使之不流于形式。经典诵读活动应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将经典诵读纳入相关课程和活动的主渠道,以“中华经典诵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建设为抓手,以名家讲座为补充,以学生社团为带动力量,从而充分发挥经典诵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每年应定期举行专题经典诵读活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其中还包括对教师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持续健康地开展。
(二)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和参考书
为把中华经典诵读纳入我校的培养目标,学校需要调整现行的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计划。现有的教材应充实和突出经典“诵、讲、写”的内容。而诵、讲、写篇目可从大学语文、文学史作品选编等现有专业教材中选取。各地区各学校亦可根据各自的实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选用现有符合要求的教材,或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和参考书。
(三)加强经典诵读师资队伍的建设
“经典诵读”正式设课以后,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经典诵读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因此,学校应培养师德水平高、文学素养好、育人能力强、作风过硬、爱岗敬业的工作者队伍,并让他们承担起对中华经典诗文的讲解和辅导工作。从学校到学院,各个层面应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发挥受训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相关研讨活动,从而不断总结得失,推动经典诵读有效开展。
(四)建设“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库
为优质高效地开展高校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及其活动,并为此提供交流平台和人才、智力支持,学校应建立高校经典诵读名篇资源库和经典诵读专家资源库。经典诵读名篇资源库将分为经史子集等传统知识四部分。每一篇诗文都邀请名家讲解、朗读、吟诵,并邀请书法家书写。资源库建成后,学校将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下载共享服务。专家资源库的专家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奉献精神。要想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率,学校应开展有特色的培训及活动,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一批在经典诵读方面有一定建树的优秀教师。两库的建立将成为有效推动高校经典诵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小结
学校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这个载体,融入教师观点、看法,然后让学生来体验、陈述、思考并实现某种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达到正面影响的作用。总之,高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讨论与练习的方式,鼓励大学生自己去发现、考虑、检验、选择或更新其已有的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培养和形成大学生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有益的。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l,2015-04-15.
[2]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8,2.
[3]“中华诵”官方网站[EB/OL].http://www.zhonghuasong.cn/subject/xdjs/index.html,2015-04-15.
[4]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张佩云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及其价值观教育的战略选择[J].求实,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