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综述

2015-03-01王玥

关键词:学者流动融合

王玥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南宁 530001)

【政法论坛】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综述

王玥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南宁 530001)

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中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流动儿童概念的阐述,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量化的调查研究或质性的访谈研究,围绕对流动儿童融入的环境、政策和需求状况方面的研究。当今流动儿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仍存在着理论、测量及后续追踪研究的问题。未来的流动儿童融入问题应从更加完整、全面、综合的角度考量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一、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内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打工的人群带着子女呈现“家庭迁移式”的流动,在这种具有我国社会转型结构特征的流动下,流动儿童因为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及意义,成为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者眼中的焦点。自2000年以后,对于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融入、身份认同、社会适应、融合及未来发展的研究成果呈阶梯式的增长。就当下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流动人口“暂时性的迁移”逐渐在往“扎根性的迁移”靠拢,那么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也就迫不及待地需要得到解决。为此,笔者对近些年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归纳与分析思考,以便于研究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一)关于流动儿童的内涵界定

对于流动儿童的人群界定范围,我国主要是指15周岁以下,跟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我国14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的数量达1 410万人。比较新的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是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时的规模已经增长了424万人。不同学科领域对于流动儿童概念的界定有一定区别,一些学者从人口学[1]角度出发,着重研究流动儿童“流动、流入”的特征,将其认定为流动人群的子女,还有学者从人口流动[2]的角度,将概念表现出是户籍的迁移特征、迁移规模等。有的学者从制度性视角[3]出发,认为流动儿童主要是由于社会结构趋势下户籍与所进入的城市儿童户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方面,也有学者从社会化、社会地位、社会适应及社会排斥的角度阐述流动儿童的身份和角色。[4]

(二)城市融入的概念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

词典中所给出融入的定义在于,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事物,然后彼此融合。其升华的界定是无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和形式上融入另一个群组,抑或更大的群组,更多指的是一种精神层级的接纳。如果这个更大的群组是城市,那么便可以是城市融入。比较早的研究更多是对农民工在城市中发展的问题研究,[5]与社会融入同属于社会学意义的概念。

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的下一代,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就表现在城乡流动儿童从真实生活在城市里,到身份得到城市大集合体的认同和包容,以及儿童自身对于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稳定感,是流动儿童从“乡下孩”或者“城外孩”演变成“城里孩”的发展过程,使得流动儿童在户籍、教育、家庭和社区的各方面与城市实现更好的融合[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多偏向于移民儿童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因素等,大多数都偏重于理论层面的研究。(1)国外学者对于欧美国家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其中,一些学者研究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注重强调教育因素在影响流动儿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政策措施的影响下,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的教育情况[7]对其城市融合的作用。还有学者侧重于流动儿童在情感方面和行为问题上的研究,从跨文化的主题[8]入手关注流动儿童的需求。基于国外宗教信仰的特点,有学者从宗教机构如美国天主教呼吁政府对国内移民儿童的长期保护策略,强调根除移民儿童的贫困及对移民儿童的暴力行为。[9]总体上国外学者会从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的某一方面着重分析,重点多表现出保护意欲,都显示出自己的观点分量。而且主要集中于较为边缘的群体,在研究流动儿童的同时,附带对一些弱势群体、移民儿童、少数族裔儿童做了相关分析。(2)还有不少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的适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在流动儿童自身或者外界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方面较为深入,不过针对流动儿童怎样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以及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的正负作用方面则比较欠缺。但在总结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的范式,从而更好地用于本土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因我国流动儿童是城市流动人口第二代,跟随父母经历从农村到城市或者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过程,使得其在价值观、心理发展、思想状况及社会角色等方面都会与城市本土儿童有所差别,成为特殊的群体。所以学者大多都是有侧重的研究,关注的方面也越来越细化,使得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正在朝着热门、深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更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浏览文献,在内在、外在和优劣因素考虑下,众多学者的研究大致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的:

第一,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困境。有学者通过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对流动儿童群体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做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主要覆盖于中小学,而对其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多在于父母、同辈群体、学校以及大众媒介,其中因父母工作的忙碌,同辈群体的“同质”、“异质”不一,媒介的功能缺位等,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征。[10]还有学者提出多数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是一种“隔离性”的融合状态,与本地儿童相比,表现出偏于不利的处境,就造成了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压力,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的适应不良,进而成为一种融合困境。[11]而更有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出发,说明经济排斥、社会资本和边缘化心态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造成的不公正对待,并指出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的劣势地位和差距,希图在此问题上研究解决流动儿童和城市社会的距离壁垒。[12]关于社会排斥中的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研究者呼吁从制度创新方面关注流动儿童的弱势问题。[3]

第二,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为了研究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介入社会支持研究。如有的学者从流动儿童的家庭、同伴、学校和社区等方面如何满足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需求,以为及时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尤为必要。[13]又有学者从改革户籍制度和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提出政策诉求是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必要性。[14]还有一些学者从流动儿童心理问题[15]的角度,强调通过心理韧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以在社会支持和解决流动儿童孤独、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起到中介作用。

第三,研究者们基本上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理论、因素以及改善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16]其中关于阐述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三个维度,包括身份探索、身份评估与身份适应,强调在心理层面构建积极的认同机制。[17]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流动儿童对自我身份、角色和地位的认同是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改变流动儿童对自身边缘地位的看法和受歧视感等消极观念,从而有效帮助他们积极适应城市社会环境。[18]心理和自身层面都是较为微观的视角,那么宏观层面上,有学者根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19]通过参观式考察与访谈对流动儿童自我身份的建构做了相关研究,认为社会结构能够使流动儿童在自我身份建构过程中产生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父母的认同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可以与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发挥作用,能够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行为与人际关系,进而对城市融入起到正向作用。[20]

第四,社会工作介入下的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社会工作有许多专业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等,都可以让研究者们运用到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中。大多数学者在以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时,往往以某一具体的地区[21]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如以陕北地区[22]为例的流动儿童调查研究,将举家迁徙的流动家庭作为切入点,通过抽样调查及访谈、活动等方式方法对城市中就学的流动儿童做了相关研究,说明了影响流动儿童融合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儿童周遭因素。还有学者从内向性因素[23]考虑,将儿童心理作为关键,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流动儿童在随父母进入城市后的心理状况变化,采用个案与小组的工作方法为处于不利地位的流动儿童提供服务、促进其发展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上的探索

以上能够看出近些年的研究大都能够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且结合之上更有突破,总体上形成两种态势:第一种,以定量研究为主,引入质性研究的范式。如有学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研究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认知,[18]对于北京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流动儿童有72.8%处在不利的成长环境中。第二种,以定性方法展开研究,将定量调查充裕其中。在研究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生活适应性的标准时,[24]主要用自编访谈提纲的研究方法,得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

若要探索在方法上的创新,在对一定城市地域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时,需要的更多是量的准确和质的深入,这样才可以发掘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便于寻找解决问题的优良机制。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模式[25]在近些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在研究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交往与融入的逻辑时,以社会交往为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之间的中介变量,研究者认为在表象的研究之下应该追求更复杂的逻辑,将质的研究与量的调查结合在理论体系之上,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近些年关于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众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而且许多文献的研究也越来越分类和细化,几乎对于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改善方法日趋良多。但人无完人,研究也无完美的研究,在对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的路径探究中,更要完整、全面、综合地考量各种因素。

首先,理论的选取与适用的度。在问题的研究上都有理论支撑,对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研究不断增多,而不足则在于有些研究的极端性。一方面,过于注重学术价值的研究,追求理论性的成果,但对于实践中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不够实际;另一方面,则偏重于量表工具的研究,不重视理论框架的指导,反而会使得研究缺乏说服力。相对于国内研究,国外关于移民儿童的适应问题大多很重视理论。笔者认为应把握好选取理论研究的度,在要求奠基性和理论性的成果研究的同时,关注流动儿童问题本身的因素,将解释性研究融入理论性研究之中,大大增加研究的可信度,使研究走向深远。

其次,数据的差异与年代变迁。用来作为研究的测量数据有多种,但往往会时过境迁,而一些学者只搜寻对自身研究有意义的数据,容易忽略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变迁所造成的差异。从农民工子女到流动人口子女的范围扩大,城市适应的标准较多且不一,就无法看到研究状况的全貌。对此,笔者认为,在量性研究的基础上,将质性研究扩展到流动儿童问题的特殊事件上,有利于全面地获得复杂信息,并且有预见性地提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以推动研究的进展。

其次,政府与社区的分工作为。大多研究都重视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家庭关系、学校教育、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忽略在政府和社区方面的研究,有此研究的,也是从制度导致问题去强调政策和生活交际的环境来侧面说明社区因素,都没有正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作为是研究我国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政府主导力量能够在社会问题上起到方向性作用;另一方面,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成为当下国家重点项目,而流动儿童问题置身其中,社区发挥出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为流动儿童在城市发展提供服务。

最后,关注问题本身的特殊性。浏览众多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大多学者都将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往往忽视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每一个流动儿童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经历过彼此不同的环境差距,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质素[26]和处世能力。在研究其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个性,将个性融入调查研究之中,同时,对于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适应状况做追踪调查,将其行为、观念与环境的融合状况进行分析,有利于流动儿童共性的发现,更好地提出对策,而此方向的研究难度和复杂度会大大增加。

[1]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7-9.

[2]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8,(6):23.

[3]徐玲,白文飞.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8.

[4]张翼,风笑天.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3,(1):53-47.

[5]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9-54.

[6]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1-67.

[7]Myra Pong.State-Dominated Civil Society and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n Beijing[R].IDSBulletin,2014,Vol.45(2-3).

[8]Belhadj Kouider Esmahan,Koglin Ute,Petermann Franz.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migran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Europe:a systematic review[R].European Child&Adolescent Psychiatry,2014,Vol.23 (6),pp.373-391.

[9]Anonymous.Church Leaders Urge Action To Protect Migrant Children[J].America,2014,Vol.210(20),pp.8-10.

[10]庄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5):140-146.

[11]何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现状与辨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7):36-39.

[12]许爱花,贾志科.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困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1):67-123.

[13]金骏玲.社会工作机构介入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研究——以云南省X社区服务中心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3.

[14]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J].青年政策,2006,(4):17-20.

[15]赵燕,等.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抑郁及孤独的关系:心理韧性的调节和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3):512-521.

[16]王中会,周晓娟,Gening Jin.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其社会认同的追踪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53-59.

[17]雷鹏.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及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J].教学研究,2012,(4):99-103.

[18]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6):27-31.

[19]李淼.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流动儿童自我身份建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20]刘杨,等.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家庭环境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7): 64-71.

[21]张大维,谢洪波,余彧.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基于W市H社区的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2012,(2):87-91.

[22]王佳.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之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7.

[23]罗锋.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咸阳市渭城区为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24]刘杨,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8,(1):77-83.

[25]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2):32-42.

[26]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62-67.

[责任编辑 王银娥]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Urban Integration Problem of M igrant Children

WANG Yu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in recent years,the problem whether themigrant children can incorporate into city or no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a.The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the existing related research,with the finding thatmost of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focuses on the related concepts.As for themethod,most research adopt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ntitative.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olicy ofmigrant children incorporation,and demands of this group.Nowadays there are stillmany problems of this proposition need to solve,such as theory,measurement,and the consistent research.The research should star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o thatwe can understand this issuemore comprehensive.

migrant children;urban integration;literature review

G61

A

1008-777X(2015)02-0060-04

2014-11-28

王玥(1987—),女,陕西西安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学者流动融合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流动的光
学者介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