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015-03-01解小明
解小明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历史文化研究】
略论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解小明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和重视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既与农村所处的主客观条件有关,也与中共的领导和重视有关;中共的领导和重视首先体现在时代的优越性,其次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再次是注重团结农村各革命阶级;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农村文化建设成果。
抗战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中共领导
卢沟桥事变形成的全国抗日文化是适应全民族抗日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抗战文化的政治主题明确指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1]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先后建立十多个根据地。各根据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进行抗战文化的宣传,以民主和抗日为主题,宣传党在抗日战争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树立起农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抗日战争,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潮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各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冀中边区等十多个根据地。根据地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地广人稀,敌人势力比较薄弱,比较适合革命力量的保存和发展。根据地创立之后的民主政权,就是要“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争取革命的胜利”。[2]围绕着抗战根据地建设的方向,各根据地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用抗战的思想文化改造中国传统乡村的文化,用抗日的思想武装广大农民,形成了当时全国特定的根据地农村文化。
当时根据地管辖的农村与国民党统治下的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没有根本的区别。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乡村维持着小农生产模式,但是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天灾人祸的影响。高利贷等封建剥削方式盛行,水涝旱灾存在,农民生活拮据。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经济的侵略破坏了相对稳定的农民生活。农民饱受封建政府的苛捐杂税,同时饱受国内军阀的蹂躏和帝国主义的欺凌,匪患严重,进而导致农民生活困苦,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农村的陋习也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指出中国乡村存在的一些陋习:“农村存在为了避免贫困的溺婴、杀害女婴等控制人口以预防贫困。”[3]22同时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农村卫生条件差,农村妇女的生产死亡率极高。封建迷信风气盛行,文盲率极高,[4]封建的婚姻形式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赌博盛行,大烟、鸦片等毒品危害人民与社会。传统的文化陋习严重阻碍着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尤其到了日本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均急剧下降,农田荒芜,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经常是饿殍遍地,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在农村文化的变化上。农村生产力普遍低下,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迟缓,往往伴随着主流文化的落后、愚昧和混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使中国的抗战文化不能正常发展,要想发展抗战文化,就必须反对国内既有的封建文化,国际上反对以日本为代表的外来的帝国主义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依靠传统的知识分子和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没有因为日本殖民文化的入侵而彻底衰落,农民的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封建伦理道德从社会进步和农民解放的方面禁锢了农民的思想,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命运,阻碍农民抗日;在建立根据地前,国民党的消极抗日思想弥漫中国广大乡村,扼杀了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同时日本为适应侵略中国的需要,极力推行殖民文化,“散布和平反共救国,共存共荣的荒谬言论,并宣传伪造的三民主义”,[5]51妄图从思想上奴化中国农民,使中国农民甘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当时中国的农村普遍存在着错误的文化倾向,严重地阻碍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不及时改造,就无法团结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就无法统一思想,就无法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
虽然时代需要对中国传统的农村文化进行改造,但并不代表中国乡村的文化一无是处,有许多传统文化适应了当时抗日战争的现实需求,值得传承与发扬。费孝通对中国的乡村文化进行实地调查后指出:“安于朴素的生活是人民早年教育的一部分。浪费是用惩罚来防止,节俭是受到鼓励的。”[3]84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的优秀文化传统值得传承,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不应该被抛弃,而是应该在农民的实际生活中继续被保持和发扬。党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抗日和民主的抗战文化主题紧密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价值,进而团结广大农民同情、支持或参与抗战。
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成为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力量和坚强后盾。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财产,农民势必要求保家卫国,在思想上势必要求独立、自主和解放,建立抗日和民主的文化思想,但是封建思想残余还在农民群众中占有优势,日本的殖民文化腐蚀中国乡村,农民中有积极分子,也有落后分子。为了早日实现民族解放,维护农民的利益,必须坚决地克服错误的思想倾向,建立符合抗战文化的农村文化。
出于对中国文化现状的深刻理解,从毛泽东等的中央领导到各根据地的党员干部,都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从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再指导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经过数十年革命,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意识到了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意义。1944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就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立不起来。”[6]109-100既然意识到文化在抗日战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尽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作用,就必须确定一个总的方向和目标,以指导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1944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根据地的文化工作和教育工作必须服从这个工作目标。”[6]149在实际的文化工作中,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错误的文化倾向,中共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的思想。正如中共中央华中局主要负责人刘少奇鲜明地指出的:要“反对敌寇汉奸殖民中国的旧文化,反对中国半封建性的愚昧、倒退、盲从的旧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新文化”。[7]刘少奇针对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农村文化,阐明了共产党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方向,鲜明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错误的文化倾向,适用于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用来指导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使文化在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紧紧围绕抗日和民主主题,党中央和各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农村文化实际,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文化,把抗战文化灌输到农民的头脑中,在当时的全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根据地农村抗战文化。在晋察冀、冀东、山东、苏北、苏中、苏皖等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都明确指出文化教育建设工作的目的在于抗日救国,要建设抗日的文化,反对奴化教育,[8]把中央确定的文化建设方向实际应用于广大农村文化建设中,完全符合当时全国抗战文化的总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和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优越性
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在实际的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阶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近代历史表明,农民阶级、开明的地主绅士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试图对农民的思想进行部分改造或革新,均以失败而告终,反而使旧中国农村的文化更加混乱。其中农民阶级虽然代表自身的阶级利益,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无法真正完成农村文化建设,原因正如梁漱溟指出的那样,“尽管农民对他们面临的问题有切身的感受,但是他们不能对其作出解释、表述和分析,提出系统的办法”。[9]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自己落后的思想,没有摆脱自己的阶级局限性。开明的地主绅士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乡村文化建设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试图通过对乡村文化改造维护本阶级利益,却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并且取得成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结合农民的现实需要,对农村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其文化反映了农民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势必会得到农民的拥护。
2.重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作用
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就必须注重对农村文化传播者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的教育。广大党员在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广大干部。中共中央在延安时就始终把在职干部的教育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0]抗日战争时期农村的干部大多是农民出身,小资产阶级意识等落后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抓紧对干部的教育,通过成立党校等提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再分配他们到农村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选派中央的领导干部深入各根据地指导农村文化实际的党建工作,注意在贫苦农民、雇农中发展党员,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培养造就本地干部,把一大批在斗争涌现出来的群众积极分子放到基层领导岗位上。[11]党员深入农村指导对基层农村政权的改造,摧毁各地的敌伪顽农村政权,改造成为抗日和民主的农村政权,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自己的当家人,发扬民主意识,提高抗日热情;各地的共产党分头深入村、乡向农民群众宣传抗日文化,坚定农民抗日必胜的信心,提高农民对抗敌的认识,肃清各种悲观的情绪,建立一系列具有抗日性质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性,自主接受和传播抗日文化;吸引农村中积极的革命分子加入党组织,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在农村的抗日文化传播者,通过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武装共产党员,对思想存在错误倾向的党员进行改造。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团结其他阶级
不难发现,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对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对农民的思想进行改造。农民对文化的选择是有意识的自我选择和主动认同的过程,而非被动的过程。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领导权,单靠党的宣传鼓动是不够的,必须是他的一切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在每月的斗争中,表现出他们是群众的领导者。[12]党的领导是靠党的主张的正确和党团员的宣传和说服,而不是依赖任何压制和违反民主的活动。[13]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切实从人民群众生死安危考虑,关心农民的疾苦,事关农民的事情都不是小事,如土地的分配、粮食的种植与存储、农民的生命安危,在农民中逐渐培养起信任感和责任感,树立威信,团结农民,确立了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根据地的农民通过心理上逐渐接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所作所为,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文化建设,主动清除落后的思想。正如《西行漫记》中斯诺所看到的一样,“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在他们区域内的全体人民造成一种磐石般的团结,是因为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为他的政府反抗压迫者而战,因为每一个都是志愿的、自觉的,为着他本身的利益和他认为正确的信仰而战。”[14]但是由于农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清除。中国共产党在不违背抗战文化的前提下,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允许农民从事部分的封建迷信活动。陕甘宁边区的战时出入及入境管理的物资中允许各种迷信物资进行买卖,迷信物资如烧纸、香、火把等。[15]在不违背抗日文化总体原则下,允许根据地的农民从事部分封建迷信活动,更加易于团结广大农民。
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抗战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侧重于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政治政策和方针的领导,强调对农民思想的改造和与农民的团结,使农民真正成为根据地农村的主人,但并不排斥其他优秀的非共产党的进步开明人士,而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团结他们。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也是推动抗战文化前进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法宝。[16]农村中不仅仅存在农民一个阶级,还包括许多开明的地主绅士阶级、具有忧国忧民意识的旧知识分子等。他们都明白中华民族传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不仅深明民族大义,经济实力雄厚,能够给予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财力支持,而且在农村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具有忧患意识的旧知识分子在农民心目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团结他们,更加利于农民接受抗战文化。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反映在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在农村与其他非共产党员的优秀进步开明人士通力合作,孤立打击投降、倒退、反动的汉奸伪军投降分子,宣传健康的、有益的、先进的、优秀的抗战文化,反对腐朽的、落后的、倒退的、投降的文化。在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吸收广大的小学教员,唱大鼓书的,小戏班的一类民间艺人,来参加工作,来为抗战服务”。[5]131这样就尽最大程度团结中国农村有抗日意愿的大多数阶级,形成共识,一致抗日。
三、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从思想文化上保证了广大农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动员抗战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
首先,对于宣传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抗战的重大鼓舞和激励作用。根据地农村文化宣传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思想和抗日思想,农民开始从封建落后思想和日本奴化教育思想下慢慢解放出来,接受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与抗日思想,政治参与情感越来越强烈。
其次,经济上,中共在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保证了农村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农民从分散的生产模式变为各种形式的互助组,从事农业垦荒、种地、纺织、养猪等生产活动,积极主动缴纳粮食税,有利于自己实现温饱,有利于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在支援前线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为部队运送粮食、抬伤员等紧迫任务。同时“参军保田”“保家卫国”等口号的号召下,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人民军队,出现了妻送夫参军、父子齐上阵等感人的场面,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
再次,政治上,农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翻身成为主人。政治权利得到了保障,农民的抗日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建立起的民主制度,为战争环境下的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为新中国的农村建设提供了民主制度雏形。
第四,思想文化上,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反对敌寇汉奸殖民中国的旧文化,反对中国半封建性的愚昧、倒退、盲从的旧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广大根据地的农民的思想。农民思想上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认可马克思主义思想,追求个人思想的自由与独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改变了农民单调的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根据地农村文化的发展。
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在当时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于当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1]周淑文.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文化观与抗日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G]//牢记历史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23.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98.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戴景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405.
[5]《淮南抗日根据地》编审委员会编.淮南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刘少奇.苏北文化协会的任务[G]∥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理论编,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2:63.
[8]龚大明.抗战时期中共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0-74.[9][美]艾凯.梁漱溟传[M].郑大华,等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207.
[10]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大事记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206.
[1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编审委员会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三册·大事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82.
[1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7.
[13]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苏中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221.
[14][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42.
[1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271.
[16]张静如,唐正芒.抗战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求索,2003,(2):228-233.
[责任编辑 朱伟东]
The necessity of th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leaded by CPC in the Anti-JapaneseWar
XIE Xiao-ming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ed and payed attention to the rural culture,related to subjectiv-objective conditions,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her devotion.Her devotion and leadership reflecte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era firstly,then the role of cadres and the solidarity of all revolutionary classes of countryside.With unremitting efforts,it created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the Anti-Japanese War;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necessity;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K256.1
A
1008-777X(2015)02-0046-04
2014-11-08
解小明(1989—),男,山东临朐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