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的研究

2015-03-01合灿温张士东

关键词:诗性隐喻红楼梦

合灿温,张士东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12;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 130024)

【文学艺术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的研究

合灿温,张士东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12;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 130024)

概念隐喻成为《红楼梦》诗词的思想脉络,它在指导《红楼梦》诗词理解方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涵盖了西方近代概念隐喻的基本理念,使系统性、相似性、整体相合性这些概念隐喻的基本理念在认知理解中得以体现,形成《红楼梦》诗词的隐喻解读,这是除了从认知发展角度理解“《红楼梦》诗词”外的又一个理解“《红楼梦》诗词”的新视角。

概念隐喻;认知;《红楼梦》诗词;跨学科

一直以来,《红楼梦》诗词研究都受中国式文论思想的指导。我们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形象思维来理解诗词和事物。其特点是“实践性强,理论不足”。这无疑对于我们深度研究《红楼梦》诗词是不利的。借鉴西方的哲学、心理学、美学各学科的理论,结合《红楼梦》诗词语言和思维的特点,“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解读《红楼梦》诗词的理论工具应运而生。

一、理论背景

1.概念隐喻的理论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指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1]这几种隐喻的特点都是以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替代论和比较论即根源于此。1936年,理查兹写成《修辞哲学》一书,提出了隐喻是“互动”的观点。雅柯布逊认为,现有的语法结构可能是以隐喻和换喻的概念关系为基础的。[2]布莱克、利科和郝思曼主要强调相似点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末,雷迪提出的“管道隐喻”给雷可夫从生成学派认知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动力。在隐喻领域里,还有语言学家特纳、克罗夫特,哲学家约翰逊和心理学家吉布斯等。在著作方面影响最大的是雷可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3]传统上,对隐喻感兴趣的主要是文学家和修辞学家。他们拥有的是传统的“隐喻的修辞观”。作为对此的突破,雷可夫等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隐喻的普遍性;(b)隐喻的系统性;(c)隐喻的概念性。其中第三方面最为根本。因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认知语言学所说的隐喻往往不限于语言形式,更体现在语言表达中的隐喻概念,或曰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又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2.诗性隐喻的内涵

按照语言学隐喻和诗性隐喻的“同”与“不同”分为两派:第一派以雷可夫为代表。雷可夫和特纳1989年出版了《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一书。两位学者在对诗性隐喻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诗性隐喻都是从一些“基本隐喻”衍生出来的。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语言学隐喻和文学隐喻无本质区别。[4]此书的瑕疵将诗性隐喻置于“基本隐喻”的框架下,只强调二者的“同”,但没有阐述二者的“不同”。第二派以罗西克和马丁为代表。罗西克认为,诗性隐喻要以新的方法分析,强调突出性。通过对诗性语篇在各自领域的语境化挖掘丰富的象征手段和意象。马丁则认为,隐喻的表达要依赖诗歌,用隐喻语言唤起记忆中某种不易表达的经验。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对雷可夫前面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诗性隐喻的主要特点是非常规性,如果只看见“同”,那么诗性隐喻将失去它亮丽的光彩。在书中还列举了诗性隐喻的八条特性,即原创性、不可能性掩盖下的真实性、义域不一致性、跨域性、美学性、趣味性、符号完整性和扩展性。[5]87

二、概念隐喻在《红楼梦》诗词中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了概念隐喻的理解方法,即实现了《红楼梦》诗词程式化、系统化的理解过程。在探寻《红楼梦》诗词理解的过程中,将字、词、句、章全方位地与概念隐喻的解读联系在一起,寻找到了《红楼梦》诗词理解的认知根源。这使我们的分析更客观,考察更全面,理解更深刻。今天站在认知的视角审视《红楼梦》诗词的分析、探讨和理解,更利于我们凸显概念隐喻的现实意义。

1.探讨传统《红楼梦》诗歌解读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红楼梦》诗词研究都受中国式文论思想的指导。我们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形象思维来理解诗词和事物,其特点是“实践性强,理论不足”。这无疑对于我们深度研究《红楼梦》诗词是不利的。借鉴西方哲学、心理学、美学各学科的理论,结合《红楼梦》诗词语言和思维的特点,“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解读《红楼梦》诗词的理论工具应运而生。它以认知的表达方式,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向我们展示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另一种理解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新的认知方式会使人们对《红楼梦》诗词及文本的理解更具体、更深刻。雷可夫和特纳指出,在诗性语言的使用方面,诗人使用了与常人一样的工具,而他们之所以与常人不同,主要是因为使用该工具的诗人才华横溢、信手拈来,而这些又源于他们平时对生活作细致、耐心的观察、学习和实践。[5]87名诗人之所以能与人们交流,说到底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是人们掌握的思维方式,使用的是人们所共有的能力,所以诗人可以点燃人们的经验,探索人们想法的后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喻存在于思想中,不仅仅是词语中。

2.探讨概念隐喻的实践路径,推动《红楼梦》诗词的理解

用隐喻最多的当然首推诗歌。作者在诗歌中使用隐喻来达到对现实的进一步观察,用隐喻来发展复杂的主题和观点。如西方的一些诗人一样,《红楼梦》诗歌自然也是诗歌想象的焦点。诗歌延伸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提供了对周围世界做新的引人注目的解释。用常规来解释诗性隐喻是不大现实的,因为诗性隐喻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常规性。雷可夫和特纳特别指出:第一,隐喻概念用于诗歌时,往往是对普通的常规隐喻加以有意识的延伸。第二,诗人要求我们以不寻常的方法理解基本隐喻。第三,在日常语言中,对同一目标隐喻很少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隐喻。“概念隐喻”为《红楼梦》诗词理解注入了活力,有了这种理念,就好比《红楼梦》诗词解析有了灵魂,有了它的支撑,诗词解读就会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只有以“概念隐喻”理念推进诗词解析进程,才能实现《红楼梦》诗词深入解读的目标。诗性隐喻可以通过使用意象而将思想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借助隐喻的延伸,人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而诗歌是一种给人享受和满足的、使人愉悦的书面语,隐喻则可以帮助诗歌实现这一目标。读者通过反复阅读、不断分析,从而能够了解上下文,理解底层意义。因此,没有隐喻的诗是很难想象的。

3.将分析出来的概念隐喻基本模型应用到对诗词和文本的进一步分析中

特纳认为,不同社会存在不同的根隐喻,而且社会在相似阶段都有相似的根隐喻。他主张对隐喻的操作应持动态的、互动的理解。“根隐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用以理解社会和文化的,用最原始的常识去理解其他的生命领域。他们列举出根隐喻的结构特征,并确定范畴集,进而用这些术语来了解新事物。个别人通过类推方法以了解新事物。在认真总结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隐喻概念过程中,我们也从中梳理出《红楼梦》诗词解析的有益探索,这些经验让文本的解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理论思考促进整个《红楼梦》的研究,对于后四十回的判断和解读也必将具有重要意义。特克尔指出,每个时代为心理上的适宜构筑自己的隐喻。隐喻在《红楼梦》中的广泛运用已具备了明清时期诗歌的时代特征,诗性隐喻起到催化作用。这是诗性隐喻的这种独特优势,各个学科的重大发展和飞跃往往运用了诗性隐喻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凡是本学科中出现一个不落俗套的、从其他学科或义域引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表达,都视为是诗性隐喻。[6]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红楼梦》诗词的研究和对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很早就有,但对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是从2008年开始的,其成果也不是很丰富。综观学者们的研究历程,总体来说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者们对《红楼梦》的渊源、背景、历史演进等都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特别是进入20世纪初,又掀起了一个研究《红楼梦》的热潮。在这股研究热潮中,形成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小说批评派”三大流派。[7]学者对《红楼梦》有了进一步的梳理,从历史到现今有了更清晰的脉络和更透彻的分析。

2.学者对“索隐派”、“考证派”和“批评派”的成果进行对比,总结《红楼梦》研究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还有就是利用外国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的英译本,从传统的中国学问发展到西方的跨学科研究,再到中国《红楼梦》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体现了中国社会学术氛围的变化,也体现了学者对外国文艺理论的适时把握,为中国《红楼梦》研究做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3.学者尝试把概念隐喻与《红楼梦》诗词两者放在一起谈论,这一变化主要是从2008年开始的。有的概念隐喻只研究作品里一个人物的诗词,有的只是研究某一首诗词。随着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在学者研究的精细化和微观化的基础上,对《红楼梦》诗词的整合性研究被提到议事日程。可以看到“概念隐喻”这个理念正在变为行动,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红楼梦》诗词研究的全面发展,这是《红楼梦》诗词全面、系统研究的具体体现。从这一点上理解,《红楼梦》诗词与概念隐喻联系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学者通过对《红楼梦》诗词和概念隐喻的关系分析,认为两者在互动中共生,即落实《红楼梦》诗词的研究必须注重概念隐喻,《红楼梦》诗词分析必须以认知为指导,二者是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在《红楼梦》诗词的实践中落实认知策略,诗词研究必须坚持认知的方向。作为20世纪世界科学标志性的新兴研究门类,认知科学充分反映了诗词所体现的人物心理和人物关系,也为诗歌研究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综合性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由于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结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点等问题了解较少,因此在研究上难免有些背离中国社会背景。大部分国外学者都将《红楼梦》看做“这是一个天赋很高但是蜕化变质的年轻贵族的病态故事;这是一个妨碍社会公益,受到自卑感、神经错乱和意志消沉的心理变态和懦怯者的故事;这是一个阴阳人的故事,他虽然有一时的能量,但在实际生活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并胆怯地从人类世界中逃走了。”[8]虽然英国汉学家贾尔斯在1901年肯定了《红楼梦》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但这种有限肯定也是具有片面性的。

综合国内外研究状况可以看出,学者们经历了一个从单独研究《红楼梦》和单独研究概念隐喻,再到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没有关系到找到两者关系的研究过程。但在找到两者联系后,专门著述并不多,研究中涉及以隐喻方法解读《红楼梦》的成果不多,对于以隐喻方法解读《红楼梦》的研究还欠完整性与系统性,研究中对概念隐喻的内涵及《红楼梦》的“认知”主线突出得不够明显,这迫切需要以概念隐喻方法对《红楼梦》诗词作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意义及方法

目前,国内尚无用概念隐喻方法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著。该研究对于从隐喻乃至认知视角全面、深刻理解《红楼梦》诗词乃至整部《红楼梦》都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用“概念隐喻”的视角来分析《红楼梦》诗词,可以丰富《红楼梦》诗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对于《红楼梦》诗词理解中的概念隐喻这一鲜明主线,本研究试图分析、梳理这条主线,并将这条主线上的各个节点一一注明。另外,在探寻《红楼梦》诗词概念隐喻实现路径的过程中,我们试图紧密地与人的认知发展和历史情况及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来探索《红楼梦》诗词概念隐喻的根本来源。

根据上述认识可确认,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学术价值:

第一,有助于开启《红楼梦》诗词理解的谜团。概念隐喻视角下解读《红楼梦》诗词,是除了从认知发展角度理解“《红楼梦》诗词”外的又一个理解“《红楼梦》诗词”的新视角。这种新的方式会使人们对《红楼梦》诗词及文本的理解更具体、更深刻。

第二,有助于充分利用西方世界以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诗歌进行理解。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表明,中国也是很早就有了隐喻理念与隐喻实践,只不过中国人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同时,用传统形象思维的发展、丰富西方的理论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补充。

第三,有助于探讨《红楼梦》诗词的理解模式。西方以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和诗歌问题的经验无疑会对我们分析《红楼梦》诗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而概念隐喻在这个历程中是分析诗歌乃至文本的最有效工具。概念隐喻理论的采用将有助于对《红楼梦》诗词所蕴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有利于学界正视《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红楼梦》诗词的评点、评论到三大流派再到概念隐喻,就体现了对认知的理解范围的扩大、认知内容的逐渐具体。通过梳理《红楼梦》研究的历史和现实,充分利用概念隐喻的理论和方法,让《红楼梦》诗词的解读更加清晰。

该研究在吸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红楼梦》诗词理解中还存在的问题入手,思考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加强未来《红楼梦》诗词的研究,并从中总结《红楼梦》诗词研究的经验。同时,我们通过探讨《红楼梦》诗词研究的现实路径,为推进《红楼梦》诗词理解提供一些思路和有意义的见解,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对《红楼梦》诗歌隐喻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勾勒出了一幅目前中国《红楼梦》诗歌隐喻的实然状况,展示了中国《红楼梦》诗歌隐喻的历史,总结《红楼梦》诗词研究上的经验,揭示《红楼梦》诗词的研究趋势,加强《红楼梦》诗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拓展。

总的来说,本课题欲运用文献资料法,把握关于《红楼梦》诗词研究的整体状况,从中分析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运用比较研究法,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研究相关问题的经验,探讨《红楼梦》诗词和后四十回文本的差异性,从而明确后四十回的内涵;运用归纳总结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力求对《红楼梦》诗词的概念隐喻基本模型进行全面的系统梳理。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

[2][美]雅柯布逊.隐喻和转喻的两极[G]∥激进的美学锋芒.福柯,哈贝马斯,尔迪厄等著,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9.

[3]Lac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82.

[4]Lackoff,G&Turner,M.More than Cold Reasons: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9.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胡壮麟.诗性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3,(1):28-32.

[7]胡适,鲁迅,王国维,蔡元培.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1-120.

[8]姜其煌.欧美红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81.

[责任编辑 兰一斐]

Study on Poetry of Dream of Red M ansions: a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 etaphor

HE Chan-wen,ZHANG Shi-dong
(School of Humaniti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Conceptualmetaphor is the consistent idea of poetry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which has historical necessit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oetry.It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modern western concept ofmetaphor,the basic ideas of conceptualmetaphor,as systematization,similarity and consistency,are embodied in the cognitive,which formated metaph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It is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oetry,apart from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conceptualmetaphor;cognition;poetry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interdisciplinary

I207.411

A

1008-777X(2015)02-0006-04

2015-01-06

合灿温(1988—),男,回族,云南玉溪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张士东(1973—),男,回族,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诗性隐喻红楼梦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