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2015-03-01朱晓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用语评价语文

朱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上海201600)

一、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教师课堂用语在传播知识方面的重要性;其实,教师课堂用语的重要作用远不止此。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日益普及的当今时代,知识的检索与获取已然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与此相应,教师在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显著消解。在此种境况下,或许应该适当弱化教师传播知识的功能,努力凸显、强化教师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究知识、融汇知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将自己发展成为自觉的、兴味盎然的终身学习者。这个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挥前述需要强化的功能。落实到一些更加具体的层面,则可以考察教师课堂评价用语是否能够切实有效地肯定、激励学生或者点拨、激发学生等。

反观当下的教师课堂评价用语,恐怕不尽如人意。问题往往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1)表扬过度泛化,不能起应有的激励作用;(2)评价用语偏于普泛,缺乏个性与针对性;(3)急于完成教学计划,不能恰当把握评价时机或仅予以武断评价甚或不作评价。

本文拟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课堂评价策略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以期为提高语文课堂评价的效率与效果有所裨益。

二、课堂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1.课堂评价的目标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需要实现三个目标,即:(1)传授知识、发展能力;(2)训练思维方法、强化思维过程;(3)实现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向度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自然也要努力达到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事实上,《语文课堂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定位的。在我们看来,语文教学尤其要着力追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度的良性发展这一更为本质性的教育目标。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达成前述三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落实第一个目标,就需要注重课堂评价用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要能够恰当地评价对错,准确肯定学生的长处与强项,或者能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的努力方向;而要落实第二个方面,则需要注重课堂评价用语的点拨与指导的功能,应针对学生掌握切入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步骤与程序、论析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恰当的、具有启发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在追求实现第三个方面目标的过程中,要侧重从正面进行激励与引导,充分利用善与美的因素,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升华,促使其调整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进一步调整、淬炼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朗润人格的形成,而绝不应将课堂评价用语局限在知识与能力层面。

2.课堂评价的原则

考虑到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可将其落实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朗润人格的发展”这两个方面。我们拟主要讨论以下两个原则。

(1)客观公正

哲学家詹姆士提出过一个精辟的论断,即“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或许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现在教育界尤其推崇“赏识教育”,像“你朗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你分析得很深入”、“你真了不起”、“你真棒”等等评价,不一而足。诚然,这种肯定性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但是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加,尤其是像“了不起”、“真棒”这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的泛用,会使得表扬的功能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后果,尤其是在有些学生回答得并非真正很好的时候,教师为了不打压、损害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流于浮泛的表扬,这就会使课堂评价有失客观公正。甚至会对不少学生形成误导,让他们认识不到某个论述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概言之,保证客观公正的途径之一就是不应为“赏识”而“赏识”,不流于一味的肯定与表扬。

保证客观公正原则的另一要点在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坚持对事不对人,要针对当下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而不应受学生既往表现的影响,以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来评价学生;更不应受个人偶然的情绪变化的不良影响,从而以掺杂强烈的主观化感情色彩的态度评价学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因素不稳定,抗压性与受挫能力弱,对于评价是否公正客观极为敏感,容易受到外来评价左右。如果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信心会倍增;反之,如果获得的评价带有成见甚或偏见,则会挫伤其积极性,乃至使某些学生彻底丧失自信,从而诱发不良后果。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正如古人所说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因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那些看似普通或者落后的学生,很可能只不过是其潜能未被激活而已,一旦激活,则会大放异彩,就像死亡山谷在条件满足时也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一样。对于那些偶现灵光的学生,教师尤其要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如此,则很可能激活一颗潜能巨大的种子,可以推动个人发展。

(2)因人置评

或许可以说,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语文学科在帮助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方面、在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若想实现这种育人目标,首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个性差异、禀赋差异与学习能力差异等诸多方面,切实做到因人置评。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尤其是初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状态往往萌动不定,心理上更加敏感,尤其是女学生,情感愈发丰富、心绪更加敏感多变,相较于男学生而言,心理承受力往往偏弱。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应考虑到性别差异。

人的个性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理应区别对待。这一点,其实早已被前人所认识,正如孔子所言:“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语文教师更需肩负人的心性品格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对于那些心性内向、怯弱甚至自卑退缩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于其偶尔闪现的闪光点,更要予以充分的肯定性评价与毫不吝惜的鼓励;而对于那些心性过于外向张扬、冒进甚至自负莽撞的学生,则应以适当管理为主。以饱含真情的关爱之心,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分别置评,促使其避短扬长,实现良性的发展。

此外,由于先天禀赋、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区别置评。对于因学习能力与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教师需要谨慎对待,以真挚的关爱、真心的鼓励,“感其心、动其情”,从改变、重塑其心性开始,助其调整学习习惯、进而发展学习能力;对于成绩优秀的上游学生,教师也可以赋予激励性的期许,激发其不断超越,充分利用突出的禀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对于前者,可以在其某次表现突出的时候,使用诸如“你刚才分析问题的思路非常特别,很多善于思考的同学一时都没能想出来,说明你已经开始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了,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多的灵光闪现”之类的评价;对于后者,可以在其运用课外自学的知识论述某个问题的时候,使用诸如“相信学有余力的你,以后在课外会更加广泛地阅读经典,更加深入地联系课内知识进行思考”之类的评价用语。

三、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上文讨论的是原则性分析,其可操作性尚不够强。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用语的良性价值,下文将从具体策略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提供某些可资参考的具体办法,为营造活泼有序、紧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服务。

1.认真倾听,恰当把握评价时机

诚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思开智需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如能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则可以事半功倍。同理,教学评价用语的使用,自然也需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然而,在教学中常见的情况则是:不少教师受教学计划等条框的限制,偏重“量”的完成而忽视“质”的实现,往往为了追求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与相应任务,而不注意把握适当的评价时机。常见的做法有:在学生的发言不符合教师的预设或不符合课堂运行的当下需要时,不少教师选择强行打断并草草评价;当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因一时迷惑而作出不确定回答或者回答不畅时,不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启发其思考,而是简单地催促学生继续回答;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越讲越精彩,而有些教师却不注意倾听,急于作出评价,从而无意识地打断学生的发言,丧失深入交流讨论的机会。

针对上述几种现象,很多教师需要平心静气坚持做认真的倾听者,并及时作出妥善的调整,以求准确地把握教学评价的时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三种时机进行恰当的课堂评价:(1)在学生的发言不符合教师的预设时,教师需要多作引导性评价,助其调整思路以回到预设的教学轨道上来;(2)在学生因一时迷惑而回答不畅而又要坚持说下去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价肯定其成功之处,并启发其打开思路以求豁然开朗之效;(3)在学生渐入佳境的时候,可以适度撇开教学计划,认真倾听,适当选择时机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赏析性评价。如果能抓住这三种时机,必然能营造富有激励功能而又兴味盎然的课堂学习气氛。

2.妥善引导,共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用语往往被认为是单向度的,即仅从教师流向学生。但我们认为,若想营造更加兴味盎然而又高效的课堂氛围,仅有单向度的教师评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靠教师巧妙地引导融合,与学生共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暂且将这种评价体系划分为4个分支:(1)师评学生;(2)学生评师;(3)学生自评;(4)学生互评。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实行单向度的教师评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性,也难以顺利实现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功能,即训练学生运用母语针对各种话题表达观点或意图的能力。开展学生评师活动,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发展判断状况与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这种评价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去权威化”,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从而能够开展更加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使得教学活动可以实现“相荡成涟漪、相击现灵光”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故意露出破绽,引导学生思考评价、调整改善,比如使用“我突然觉得刚才的这种概括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哪位同学可以帮我接通场内求助热线”之类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自然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习,就其实质而言,是自我发展、自我突破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适当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诸如此类的话语,“你刚才说的这段话语已经概括出本文的核心内容,但能否再反思一下,比如说从用词、句式选择等角度,看看你的概括还什么漏洞,还可以怎样调整?理由是什么?”等等。这种富有针对性的引导,自然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或者寻到反思的切入点,从而更加妥善地思考、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或完全放开,让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互评,对此不再赘述。总之,只要教师经过精心设计进行妥善引导,就能与学生共同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

3.精心锤炼,恰当使用多样化的评价语言

课堂评价最终要落实到语言层面,因此,若想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效力,就必须精心锤炼课堂评价语言,使得课堂评价语言具有多种风格、多种特性。简述如下:

(1)准确得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前文提到语文课堂评价应遵循两大原则,即客观公正与因人置评。如若实现这两大原则,首先就必须考虑评价用语的“准确得体”,能够对某个个体进行准确得体的评价;而不是宽泛地、过于形式化地说几句赞美之词。另外,正如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所强调的:“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如若妥善实现改进的目的,那么就必须准确得体地述说、分析并评论问题。

(2)诚挚自然性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发自心底的东西才能进入心底。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改造与发展学生性灵”的责任,尤其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内在的真性情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是经过换位思考的,是从学生立场考虑的。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诚挚而亲切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未来发展着想,才能以自身的真情赢得学生的认可与亲近,才会使得学生“热爱吾师更热爱真理”。

(3)幽默机趣性

古人云:“勤学之不如好学之,好学之不如乐学之。”乐学之的学习境界能否达到,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在的环境。在有板有眼、一本正经的课堂,固然也可以吸收知识,但是这种正统化的课堂容易对学习者产生抑制作用,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善于使用风趣幽默、富有机趣的语言,自然能够为学生布置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以轻松自由的状态展开学习,自然能够提升学习的效果。教师,尤其是中文教师,应重视幽默的力量,努力锤炼语言,使自身的评价性语言具有幽默的、充满启人深思的机趣。

此外,在课堂评价体系中,还应有身体副语言(包括表情、手势语、提示语等方面)的独特地位。比如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翘起的大拇指、热烈的掌声等,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应广泛使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评与自评中广泛使用,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健康、良性发展。

本文针对课堂评价用语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分析,讨论了课堂评价用语所应遵循的两大原则,即“客观公正”与“因人置评”,进而具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初步探究课堂评价策略,以求为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与效率提供些许帮助。

[1] 高恒菊.试探语文课堂评价语使用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5).

[2] 胡金芝.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3,(52).

[3] 胡金芝.语文课堂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论坛,2014,(1).

[4] 吕成立.优化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

[5] 潘林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建构及其思考[J].语文学刊,2011,(2).

[6] 王春华.我的魅力课堂[J].新课程(下),2011,(2).

[7] 王素彦.锤炼课堂评价语言构建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3,(4).

[8] 吴珍琰.优化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7).

猜你喜欢

用语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礼貌用语大家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