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01张永清刘海英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创新型食品

张永清,刘海英

(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各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对大学教育中食品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培养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对于促进我国食品科技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以及国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成为食品类专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

1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建设创新型社会是一项实现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高校在国家创新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不但担负着传播、创造知识的使命,而且担负着通过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引领社会进步的使命[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体制,创新培养模式”[3].

我国2009年先后批复了11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出台了11个产业振兴计划.近几年中央政府发布和批复了不下70个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如此多的规划和计划在短时间内的密集推出说明了我国着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4].基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用修订培养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制度进行了积极改革,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有助于促进河南省食品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构建的某种标准的培养样式和运行方式[5].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注重学生成绩;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重理论、轻实践;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较低[6].在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也就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7].

3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采用修订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以及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1 合理的课程设置

为适应学院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本专业课程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块,共180学分,其中学生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为32.7%.

3.2 科学的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教学以老师课堂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性不足.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弱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训练不足.此外,本科生接受知名教授上课的机会较少,与高端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5].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针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中的一些缺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3.2.1 通过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入学第1学期至第8学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不同学期学生的不同特点,每学期均安排相应的集中实践教学.新的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应修34学分,使学生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为32.7%.总之,通过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焙烤食品工艺实训、畜产食品工艺实训、果蔬奶饮品工艺实训、企业生产实习等形式,强化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2.2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内在兴趣与动力,并了解教师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学生对科研产生兴趣并希望参与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项目为支撑,成立“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小组,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切实发挥“教书”和“育人”双重作用,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融入实践活动当中,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融会贯通.

(3)请外来专家讲学.2013年11月,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监管处张存勇副处长应邀来我院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及任务》为题进行讲学.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的了解到,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的需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监管的重视程度,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入食品行业工作和提升全面食品安全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组织“美食嘉年华”食品创意大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2014年2月-2014年5月,开展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首届“美食嘉年华”食品创意大赛.该大赛旨在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青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锻炼青年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提高青年学生的学术作品制作能力.

3.2.3 产学研协同培养

学院以特色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本着政、产、学、研四结合为原则,与多家企业(双汇集团、众品食业、世纪豪嘉、百安粮油等)合作建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

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修订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以及产学研协同培养等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1] 钱海峰.食品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242-243.

[2] 许晓曦,李艾黎,黄占权.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培养食品加工专业创新型人才[J].林区教学,2009,149(8):5-6.

[3] 赵红伟,陆晓庆,郑 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考试评价基础[J].医学教育,2014,16(3):245-247.

[4] 刘 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图景展望[J].甘肃理论学刊,2013,218(4):185-188.

[5] 薛 炜.中美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6] 兰继斌,莫降涛,胡 峰.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73-274.

[7] 李祖超,别雪君.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58-59.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创新型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