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思辩
2015-03-01李兆英
李兆英
《生命之树》: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思辩
李兆英
电影《生命之树》海报
泰伦斯·马力克自编自导的美国影片《生命之树》在众多优秀影片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一举夺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该片时的情形却让人沮丧,观众席上嘘声一片,许多人表示《生命之树》看起来太过于形而上,晦涩难懂、支离破碎,既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真正的人物,完全颠覆了观众正常的欣赏惯性。诚然,用“宇宙、生命、家庭”这样的关键词构成的电影会具有思维的深广度,并严重挑战观众的欣赏水准,像《生命之树》这样一部用父子亲情及家庭伦理来阐释宇宙的“存在与虚无”,透视更加深邃的关于生命本质、人性等多元化的哲理与疑问的影片,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尝试,再加上《生命之树》虚无缥缈的叙事风格和诡谲奇异的宇宙原理,使这部影片就像一棵挂满哑谜的圣诞树,在诗意与艰涩的外型下丧失了电影分析的方向。其实,《生命之树》正是秉承着马力克一贯的思辨和诗意,用梦幻般的缠绵语言,追问着生命存在的终极形式,使生命闪现出冷峻而高贵的华彩。因此,《生命之树》对于生命的思辨、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就具有了哲学上的意义。
一、对于生命的思辨与追问
生命是一种相当常见、相对复杂和高级的自然现象。生命与自然界里的天体运转、阳光普照、风雨雷电、陨石降落,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岩心风化一样,是属于大自然运行中的一部分。影片开始时的那段来自于《约伯记》的题记:“我躺在大地之下,你在哪里?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在欢呼吗?”就是在为全片定下情感基调。《约伯记》是基督教《旧约圣经·诗歌智慧书》的第一卷,也是《圣经》全书中最古老的书籍之一。《约伯记》以诗歌的形式,阐明神明的智慧和法则,也是受苦之人得到安慰和力量的泉源。因此,《约伯记》中的关于生命的思考,很适合于自小就对哲学和进化论抱有浓厚兴趣的马力克,在对一系列的生命理论的研习中,马力克明白了生命是自然
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传递活动发展变化而呈现出的高等形式,生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并发展变化着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物质和能量运动是自然万物存在、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物质的运动组合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生命在自然能量的推动之下诞生,也会在自然的推动之下逝去,影片里幼弟的死亡其实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直观形式。所以马力克选择了这段题记放在影片的开头,使整部影片有了《圣经》般的基调,《生命之树》从一道光开始对生命的思考,这里既有对逝者的追念,也可以看成是马力克对生命的疑惑,当生与死离得那么近的时候,马力克感受到了生的光辉和死的永恒,所以他在影片开头安排了丧子的母亲仰望天空的情景,母亲想象着众神欢歌的情景,想象着人类的前世今生,去向茫茫宇宙追随自己逝去的儿子。
生命又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多变样式,时而宏大时而细微,为了表现生命的深刻宏大,导演在叙述中融入了博大的生命进化历程,一只恐龙在河边行走,一片森林掀起惊涛骇浪,一大群飞鸟翻卷在空中,一段沧海桑田的岁月;出现在影片里的微小生命同样动人:正在萌生的胎儿,刚刚出土的嫩芽,漂动着的水生植物,精致的水母和跳动着阳光的向日葵。自然界生命和谐又残酷,平静且顽强,短暂又不朽,多元又简洁,这就是生命的内质,这就是人类为生命欢呼的理由。“而正是这些万物宏观世界部分的引人,使得电影后面关于人内心微观世界的描绘变得更具深意。”(伯爵语)此时,《生命之树》里出现了圣洁的歌声,由舒缓到高亢,最后到达高不可攀的音域,伴随着高华的歌声,一段关于宇宙大爆炸、卫星运行、火山喷发的镜头出现在影片里,大江奔走,风行峡谷,最初的生命形式开始孕育,影片的冷峻的气质亦跳脱而出。
二、家庭是人类生命之树上的一个枝杈
家庭是个体生命的自由组合形式,也是最牢固持久的一种形式。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在家庭环境里体现着生命的成长,在家庭环境里体验着生死离别。家庭是人类大生命这棵树上的一条条枝杈,个体生命就是这个枝杈上清晰的脉络。因此,在《生命之树》华丽的叙事语言之下,其实包含着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两个青年男女相爱了,组成了小小的家庭,生下了三个男孩,单纯平凡的家庭生活中,因为成长,亲人之间有了隔阂与矛盾,再加上第三个儿子的早亡,更加深了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缝隙,但最终都得到了化解。马力克在这个平凡的家庭里融入个体生命的诸多体验:如婴儿孩子刚出生时,父亲手捧婴儿的小脚,用深情的目光观赏着柔嫩皮肤上面细小纹路的画面;如父亲扶着幼儿蹒跚学步的样子,饱含着人类共有的父子之情;还有父母与亲子之间的游戏,展示的都是最平凡而普遍的家庭里的和谐与快乐。
然而,当长大后的儿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主辨析能力、有了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有了对异性的渴望之后,父子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与冲突,平静的家庭陷入到危机之中。大儿子杰克作为冲突的主要一方,他要用正在成长的心灵体会社会上的丑恶与肮脏,他注视着街面上出现的残疾、饥饿、贫穷的情景,内心有着多次挣扎与各种纠结。在家庭里,杰克还必须面对因失业而变得越来越苛责的父亲,忍受着父亲的暴力,所以杰克变得叛逆而极端:他仇视父亲、偷窥邻居、伤害弟弟、欺骗母亲,完全以一个典型的问题少年的样子出现在《生命之树》中。而站在杰克对立面的杰克父亲也活得痛苦而疲惫,他与儿子不和,与妻子争吵,工作失利,前途无望,影片中的他承载着生活重压的同时,还要时时发出对自身灵魂的拷问。因此,《生命之树》中的这一大段融合了宗教、人性、成长、家庭关系等广大而庞杂的命题的桥段,在不断的闪回和跳跃的情节之下,出现的是断续、碎片状的家庭故事,也可以看成是杰克个人的生命提纲和微观的人类成长过程。在这个桥断里,导演马力克似乎有太多的思绪急于倾诉,急于思考,但最终只能把这一切放置于支离破碎的镜头之下,寻找着杰克的个体生命与人类“大生命”得以贯通的路径和密码,最终却要任由观众去自由体验和阐述。
在这个桥段里,马力克有意地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赋予了杰克的家人:一种是遵从自然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方式,影片中的父亲就是这种生存的例子。父亲事业无成,生活沦入贫困。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他严格地
训厉儿子,教他们殴斗,这种行为暗含着现实社会的相互倾轧;另一种是以母亲的形象为代表的感恩的生存方式,影片中的母亲一直是爱的化身,她保护处于家暴之下的儿子,忍受丈夫的粗暴和无能,却始终对生活抱着一种感恩的态度。即使在三儿子意外死亡之后,母亲仍然在悲伤与压抑的心情中,教育其他的儿子要学会爱,懂得感恩,“因为爱可以使人得到永生”。为了诠释这个哲理,影片的最后出现了天堂般的画面:宁静的海滩上,所有人都在海滩上相聚,青年的父母遇到了中年的儿子,失去的儿子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在微笑与微风之中,众人面前所呈现的是天界般的祥和美好,手足欢聚、夫妻重逢、母子相拥,弱肉强食的残酷不见了,生命进入最和谐的状态,母亲所宣读的感恩与爱已融化了一切。
三、对现代生命的反讽
《生命之树》中的这个家庭虽然有三个孩子,但以成年人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的却只有杰克。杰克作为个体生命的代表,似乎穿越了前世今生,从绿草茵茵、河流清澈的大自然中,一直走进了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与杰克的生活伴随在一起的,始终都是坚硬的钢铁桥梁,钢化玻璃装饰的高楼,灼热的气焰和拥挤的人群。树木、芳草、鸟儿、河流不见了踪影,西恩·潘饰演的成年杰克用他瘦削的脸,蓬乱的头发,病弱的身体诠释着现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导演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杰克与妻子疲惫地坐在床上的镜头,二人衣衫凌乱,表情无奈,隐含着无数的深层话语,而从后来杰克没有子女这一点来看,导演是想用此镜头说明人类所面对的生育繁衍上的困境,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恶化已扼杀了许多女性的生育权,无法生育已是许多夫妻面临的困扰。影片中陷入回忆的杰克举目四望时,只能看到重重叠叠的楼群组成的水泥与钢架的森林,这座没有绿色的都市,让杰克更加怀念童年时代隐在树林里的木屋,开满红玉兰的大树,长满了被虫子咬过的青菜的苗圃。这曾是杰克和弟弟的乐园,它们与现代的钢铁都市交替着出现,又幻化成一只跳动着烛光的蓝色的杯子,寓意着生命的狭小和不确定。最后,成年的杰克穿过枯骨般璘珣的岩缝,走进了一扇扇竖立在荒野上的门框,在一种意义不确定的异度空间中,他遇到了少年时代的自己,又在海滩上与自己的家人相逢。在这天界般的海滨,死去的弟弟复活,父母还是青年时代的模样,前面中断的关于宇宙进化的镜头重新接续上,大江奔腾不息,星云横亘天宇,圣歌飞扬之中,这些门沟通了单一生命与大自然。可是这一幅天堂般美好的图影转眼就又消失,随着多个仰拍镜头和低位跟进的镜头,出现了看起来比父亲苍老、疲惫、软弱的杰克又失魂落魄站在街心,被钢铁与水泥环绕,成为现代社会匆忙而贪婪的人群中的一员。现代人类如同在荒原中奔走的饿兽,在炽热而焦虑的环境的挤压之下,苍凉而孤单,内心却又充满欲望,这种画面,就是对现代人类最好的讽刺。
1958年,美国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提出:“要超越所有文字上的条条框框,以充满情感和哲学的内容直抵潜意识……我打算把电影拍成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经历,使观众在内心意识的层面上理解它。”[1]库布里克的这种用电影语言表现一种形而上思绪的想法极具挑战性,没想到却由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抢先在银幕上用《生命之树》得以实现。《生命之树》主题之宏大,镜头之唯美,配乐之恢宏,风格之鲜明,完美地烘托出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生命史诗,也使导演马力克成为美国最后一个电影诗人的最好例证。马力克试图用精致的电影手段阐释一种哲学义理,已将电影的内质大大扩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影叙事,表现出马力克冲破传统欣赏习惯的勇气。正如在科学史上,人类曾无数次地修改过各种定义,无数次确立过新的发现那样,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新的叙事文本的更改也是人类进程、人类审美能力进步的一种必然结果。马力克站在创造的高度上,用居高临下的唯美主义精神所阐释的生命义理,最终是要告诉世人,生命如树,每一个体被父母养育成长,用个体的悲喜交加来完成对生命的追随。因为生命本身无常,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存在,并好好地存在。
参考文献:
[1]林木.库布里克语录[EB/OL].(2011-04-04)[2015-10-25]http://blog.163.com/zhaojian96@126/blog/static/17364357020113424243526/.
【作者简介】李兆英,女,内蒙古通辽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