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点、线、面论余荫山房中的形式美

2015-03-01吴嘉骥广州大学510006

大众文艺 2015年7期
关键词:山房造园点线面

吴嘉骥 (广州大学 510006)

一、“点线面”的概念浅析

何为点、线、面?于西方美学中,点线面为造型之基础,为构成之要素。亦是美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形态与元素。而点是最简单明了的,是所有形态的基础,是一种力度,一种最强主张。在园林设计中,点为空间转折的角点,又是其他面的起点,由点出发向外延伸。而线在几何学上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移动的轨迹。也是绘画和造园当中一个重要的形态。线由点组成,直线、曲线、线段,不同的形式代表不同的力度与情感。在造园当中,线比点也更容易表现出自然界的特征。面为平面,是点和线扩展当中所构成的。在形态与构成当中面的构成与分割极为重要,其效果与点、线相较其来更为突出。也更有力度。面分很多种具有代表形的有,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圆、方)形。这些简单的几何形态,不断组合,交叉,重叠,组成各种形态,形成各种景观,通过不同的造型来阐述美。

园林本是一门造型艺术,具有长远的历史,也是体现生活水平的象征,其更具有美的形象特征。在中式园林设计当中讲究的是屏、曲、借、寄。屏(屏风、屏障):极目所致,裕(远大)则屏,嘉则收。曲(幽静的道路、蜿蜒的桥梁):景贵手深,不曲不深。借(借景):巧于因借(客观条件、环境),精不体宜。(体宜:尺度是否合适)。寄:寄情于物。换种方式来理解,屏为面,曲为先,借景则为借面,如框景则是把景摄于画框中为画,立体平面化,寄则为感受,一个主观性,也是线条,点,画面所带来的一种力感受。本文从西式美学出发分析中式园林中的美,如:园林当中的亭台楼阁,可看做是不规则的面,在园中常见的树、假山、湖中船、湖心岛,都可从整个布局来当作点的运用。景观中的线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为园林道路,其为整个园林当中的结构,也是其游园交通趣味之所在。二为边界,如湖面与岸上的边界,起一个框住范围的作用。在整个园林设计当中这些点,贯穿与先当中,形成的面使得整个景观变得井然有序,其交织变化与碰撞营造出丰富的层次与空间美。

二、“点线面”在余荫山房中的运用

余荫山房,又叫做余荫园,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曾是清朝末年举人邬彬的私家园子。其品相保存完好,玲珑小巧,精致高雅,为岭南四大园林之首。其园林面积约1600平方米。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本文亦用其为典型加以分析。

番禺的余荫山房与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一起,称之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而且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好的古典园林,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

从整个园林来看,大家随处可看到花草树木,假山怪石等,也许这些看似普遍,其实则不然,这些就可以看做园林当中的点。而这些点的运用,排序,连续性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线的冲击,就好似一条虚线,这些点的线性化更具有律动感,也丰富了造园的层次。就拿玲珑水榭周围的黄石假山来讲,它们层层叠叠,自然而又有序,大小不一,排列有序。它即运用了点的特性之一,使得加深了空间的纵深感。也具有古典园林设计中屏的特点,即能开门见山又起了一个障景的作用,阻挡游园人的视线,引导空间,给人以更加想继续探索的好奇心。绕过假山则慢慢显露出假山后的美景。而临水建造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亭、台、楼、榭,如果把其顶端看做点,从立面上看则是高低错落,起伏有致,其更丰富了岭南特色建筑的层次与节奏之美。大小不等,连续排列的花草树木则对园林起到了点缀作用,其宁静的气氛中装饰着点点生机增添了园林中的形式美。

余荫山房与一般园林不同,其重在平面构图的创新运用几何形式组织景物,非迂回曲折,靠空灵巧妙见胜。全园分东和西两个庭园,东部庭园为水庭,为一方水塘,所有岸边建筑与景物都与水塘平行,形成一个方形构图。西部庭园为八角形水庭,水塘亦是八角形的,八角形亭子位于水塘中央,庭院内桥梁、廊道、路径皆与八角形周边平行或垂直方向。园内东西两个庭院并列,纵贯轴线,构成整齐的几何形布局,这在中国古代宅园中比较罕见。余荫山房地段面积小,过多的迂回转折会造成空间的繁琐弥塞。为求景观的统一开朗,采用了纵横两条轴线垂直相交的手法组织平面空间格体,一条以深柳堂、方池、临池别馆为主轴,另一条以玲珑小榭、画桥、方池、山石为次轴,两轴线相较于方池正中,因而把园中琳琅满目的景物组织成有秩序有韵律的整体,取得视角的平衡与安定感,余荫山房之所以有不同凡响之风趣,乃不构泥于一般园林形式的因袭。它重在平面构图的创新与别开生面空间组合,非迂回曲折取胜,而靠疏空灵巧见长,透朗轻盈而见胜。

余荫山房坐北向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通过迂回曲线与直线的游廊使其彼此连接,而又相互分离。具有前进的视觉效果,使空间富有节奏感。不仅让杂乱无章的院内景色融为一体,同时还赋予了这种传统园林的动感美,使得院内生机盎然。余荫山房吸取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整座园林布局规整,灵巧精致,以“藏而不漏”和“缩地成寸”的设计手法,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加以细节设计,内部空间分别有,廊桥、深柳堂、临池别馆、水榭玲珑等。麻雀虽小却肝胆俱全。在园林面积不大的山林中,浓缩了其主要的休闲场所设施与景观,在有限的空间中注入了无限的佳景。其幽深广阔更值得游客留恋。

园中因水多而桥多,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其中名叫浣红跨绿的拱桥,这座拱桥是桥、亭、廊三合一的代表作,桥代表“短线”、廊代表“长线”,亭代表“面”,把平面中的线和面的构成运用在圆内,显示了造园者的别出心裁的技巧和审美。桥两头与直线廊道相连接,让空间更有延续性和延伸性,给人以丰富自然而又充满韵味。两旁树立的长柱亦给人一种厚重和安定之感。如从平面上看柱子顶端可看为一个“点”,长廊上的柱子犹如点与直线的交织,自由而不失奔放,整齐而不失活泼。

渔舟傍晚,流水廊桥代表了岭南园林的水乡风情,自然在余荫山房中定不可少之物水为重中之重,如八角亭(玲珑水榭)水榭东北点缀着挺秀的孔雀亭和半边亭(来薰亭)。左右两边与水相邻,各式的石拱桥、长桥、游廊临水而上,游玩之处必能见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给人一种波光凌凌、连绵不绝之感。把动与静的结合恰如其当,而八角亭的倒影映照于湖水之中,形成一种虚的画面,更增加一种游园情趣。这也是设计当中所运用的实面与虚面(湖面映射)的对比。

三、“点线面”映射出岭南传统园林的形式美

假如一个园林设计没有从点线面出发而全面从布局考虑,只是一个个对其单个物体进行设计,则无法在形式与功能上形成统一。而园林之美也无法体现充分。园林中采用的是对比手法,高低对比,远近对比,深浅对比,如假山和水面的对比,植物的大小对比,形态的各异也是对比,但是,在以上对比当中,却要形成色调的和谐,整体统一,这样才能给游客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另外,对称也是平面中的关键,它能使整个园林达到一种均衡,这也是美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园林与住宅当中,一般都是以对称来设计的,中间有中轴线,一般都是以厅堂为中轴。两边厢房或者园子对称。这也使得园林有一种规整之感。但在这稳定之感之余又有些沉闷与单调。因此在其中则布置了假山,树木,小亭,用以增加游园之趣。而其却又是不规整不对称的,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了一步一景之美。使形式更加灵活多变。除此之外,点、线、面所构成的节奏与韵律,让园林犹如一篇华美乐章,跌宕起伏,节奏鲜明。水岸线的进与退,树梢的高低起伏,亭台的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些点线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岭南传统园林的形式之美。

四、结语

现今为止,人们谈论到的园林要么是中式的传统园林,要么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要么是西方园林的规矩几何划分之美。而余荫山房则为中西合璧,以西方的设计理念,中式的造园意境。通过对余荫山房的格局、组景和空间意趣分析,我们发现其造园手法不仅吸取了西方美学的特征也融入了中方园林的特性。更加入了岭南的地方特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带来的美的真谛。本文综合论述一些岭南庭园的造景手法,希望为今后园林的设计有所启迪。

[1]赵国志.《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辽宁),2000(3).

[2][俄]康定斯基,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易心,刘浪,陈耕.构成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4]丛维军.从余荫山房的造园特色得到的启示[期刊论文]-广东园林2008(5).

[5]罗思红.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与艺术特色[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7).

猜你喜欢

山房造园点线面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结构之美
余荫山房满洲窗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
蔽月山房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山房春事(其二)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