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通向2025
2015-02-28王楠楠
文 / 本刊记者 王楠楠
中国制造通向2025
文 / 本刊记者 王楠楠
制造业,关乎一国国本,也承载着一个强国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占世界制造业20%份额的产品源自中国。尤其是近十几年,凭借价格利器,中国制造几乎席卷世界,“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无法捍动——目前,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彩电、空调,40%的纺织品都在中国生产……
然而,价格这个战无不胜的利刃也开始日渐变钝。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等多项因素叠加,“中国制造”的成本节节攀升,依靠低价竞争,已经不足以抵抗“大而不强”积累的压力。
“中国制造”正在渴望一场变革。
“制造强国”之梦
过去20年,世界经济经历了黄金时代。特别是近5年,世界经济空前繁荣,中国制造也借力东风正式成型,在享受着“后发红利”和“成本优惠”阳光雨露的同时,就像一个刚长成的青年,需要方向的指引。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短板:“按照问题导向,首先,技术上还缺少持之以恒地对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第二,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制造还没完全意味着是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质量;第三,结构还不够优化。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虽然我国有大量的人才,但是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型人才;第四,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烈。既需要节能减排,又要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第五,我国仍需源源不断的新劳动力红利来补充我们的发展。前三十多年,我国基本上是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今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的是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以具有知识、技能的人才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强国”之梦需要更丰富的定义,需要更包容的思维,需要更多维的设计。
2015年5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作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其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图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与“工业4.0”
有主流媒体评论称,“中国制造2025”是一部“接地气”的规划。制造业的提升不会是一个短期工程,将年限定在了十年之后的2025年,“要实现这一罕见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而另一方面,强调“中国制造”,意味着不能用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待工业4.0,将外国的具体做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在中国制造业上。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都将工业的振兴作为恢复本国经济的重大举措,并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而其中“工业4.0”概念成为了老牌制造业强国——德国新工业战略的典型代表。
去年4月份,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概念横空出世,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走红。这个被官方定义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与之前的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德国提出这个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让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三大主题,并由此衍生出自动化、3D打印、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等数以千亿计的制造产业链。
而中国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指导性纲领,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强调“中国制造”,意味着不能用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待工业4.0,将外国的具体做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在中国制造业上。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不难看出,10个重点领域内,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领域几乎占据半数。
中国企业瞄准世界
去年10月,身为中国最大两家列车制造商之一的中国北车让全世界铁路行业大吃一惊:它赢得了波士顿公共交通系统284辆地铁车辆、价值5.7亿美元的供货大标。
事实上,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瞄准了美国和其他成熟经济体中的合同,颇有改变全球行业面貌的势头。不过它们的雄心不会止步于波士顿,也不会止步于铁路行业。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若想使“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激流勇进,这“4大转变”必须重视。
无论是284辆中国北车地铁车辆登陆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还是世界杯期间EMU电动车组连接具有156年历史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亦或是中国高铁建设“走出去”……在伴随着国家层面的产业战略转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们终于一齐发力,显示出中国在制造业的强劲动力。中国南车、北车,宇通等一系列企业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梦想。而这些企业的成长亦如中国交通装备制造业一样,都有深深的中国烙印。
《中国制造2025》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作为智能制造的产品和信息化的承载平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然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信息化,并将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结合,共同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描述,给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一个很准确的定位,也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当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用全球少有的加速度驶入世界的第一阵营,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载体。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目前业界还在争论不休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国汽车发展方向”的问题打上了句号,也给了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业一颗定心丸。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中国客车是最具竞争力的,因为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然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客车的可靠性、整体的稳定性,仍有一些差距,但是中国的客车在不断进步,保证基本的运营完全没有问题,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海外的客户也想少花钱、多办事,我认为这正是中国客车的机会。” 宇通客车海外市场部部长胡锋举说道。而宇通客车所推出的新能源客车,在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制造专项的同时,取得了令人高兴的销量。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尽管业界还在争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但被称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制造业发展热潮,对于当今中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是一个技术上赶超发展、结构上加快升级的重大机遇。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与我国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历史性地交汇在一起。
今后20年,将是我国在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发展机会后第一次接受新一轮产业变革洗礼,实现由大到强,成为制造强国的绝佳发展机遇期。
中国市场之庞大,令众多外企垂涎,也是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突围的动力所在。最近,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方法思考》。报告分析称,中国市场正发生重大变化。报告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层次的提升,中国制造必然需要转向中端产品和中端市场。到这时,内需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倒逼作用将体现出来。这将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断提供新的市场动力。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正在深度融合,在丰富产业格局的同时将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发展形成一个13亿多人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而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制造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也将为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
我国制造业发展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根本还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功能发挥不够。当前正在推进的打破垄断和市场化改革,能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破解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和技术资源瓶颈,使改革红利同内需潜力、创新活力更好融合,为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息息相关。基于制造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和政策、制度的外部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高层次的制度变革、规划协调和支持保障。
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已积攒足够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本身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完成自身的又一次转型升级,迎来再一次的发展。
此外,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先进技术和品牌,中国对供应链的话语权在逐渐增加。
中国是后发的现代化工业国家,又心存“强国”之梦,是以一直都有着利用机遇实现“超越式发展”的心态。几十年前的“超英赶美”虽然听上去比较荒诞,但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超英”。这充分说明,跨越是可能的。
当美国重提“制造业回归”、德国启动“工业4.0”这一系列提振制造业的强国政策之后,曾经的“世界加工厂”也到了华丽转身的时候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既可以产出优质的“中国制造”,也可以创出独特的“中国智造”。
当美国重提“制造业回归”、德国启动“工业4.0”这一系列提振制造业的强国政策之后,曾经的“世界加工厂”也到了华丽转身的时候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既可以产出优质的“中国制造”,也可以创出独特的“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