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教学从粗放走向细致
2015-02-28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01杨艳琴
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01) 杨艳琴
让识字教学从粗放走向细致
江苏盐城市第二小学(224001) 杨艳琴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要提高识字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细致地分析教材,做好课前准备,设计清晰的教学流程,并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把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识字教学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2014年9月3日,年级语文学科组正集中进行第一单元识字篇的教学。我一直在想:怎样上识字课,怎样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加有效?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邀请低年级的所有老师来听我的一节随堂识字课,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
第一板块:简约实用的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板书“识字二”的内容,字词上面不加注拼音;部分课件。
第二板块:清晰流畅的流程设计
一、指名读课题,与“识字一”比较
1.指名读课题。
2.回忆“识字一”,比较其与“识字二”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随机示范朗读,引导学生随机评价教师的朗读。
二、读准韵文,分步实施生字要求
1.想要读好,先要读准,自由练读韵文,注意加注的拼音。
2.关注绿线内的四个生字,用横线在韵文中划出这四个生字并读一读,先读字,再读词。
3.关注田字格中的十个生字,用圆圈圈出文中的生字。
教师提示字音,随机加注“检”“狂”等生字的字音。
三、丰富词语内容,图文链接
1.词语光读准还不够,如果能看到词语背后的画面,我们在读词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感受。
2.出示第一行词串:“城楼、灯火、金水桥”
(1)逐一出示与三个词语相关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2)这一行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的建筑。
(3)边读词边想象画面,齐读。
3.出示第二行词串:“大典、检阅、海陆空”
(1)指名读,指导“典”的朗读。
(2)逐一出示与三个词语相关的画面,点拨“大典”“检阅”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这行词串,读出开国大典的隆重、庄严。
四、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给生字分类:可以从结构上来分;可以从偏旁来分;可以从有无新的偏旁上去分。
2.指导书写“狂”。
(1)认识“反犬旁”:“犬”表示“狗”,将“犬”字反过来书写就成了“”字旁,这类字大多与动物有关。
(2)书写“反犬旁”:指名说“反犬旁”的笔顺;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比辨“狂”左右两边的大小:左大右小,左长右短。
第三板块:集思广益的教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清晰,步步到位
1.这节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识字、写字仍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但国庆大典的特殊背景,对学生时空认识的局限,又使学生对这些文字背后意义的认识,成为教学难点。
2.初读课文时,安排“三读”:从整体把握到关注绿线和田字格里的生字,每一次读都要求明确,学生读得投入,学生及老师的适时评价细致到位。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同伴的提醒下,很快认识了课文出现的生字。
3.学生对“大典”“检阅”等词语的理解是个难点,但课堂上,教师通过借助画面、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感受大典的庄严、神圣,这适合初入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激发兴趣
1.导入时,另辟蹊径,从学生刚学的“识字一”入手,从内容与形式的比辨,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架构起已有知识与将学知识间的联系。
2.围绕教学重点,将识字要求分步落实。
3.导入环节中“识字一”与“识字二”的比辨,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表达。
4.在指导书写“狂”时,挖掘学生对“犬”的记忆,加深学生对“反犬旁”的认识和记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教学需要从粗放走向细致。
(责编 莫彩凤)
G623.2
A
1007-9068(2015)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