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5-02-28江苏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226103陆春花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3期
关键词:思考题课后练习樟树

江苏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226103) 陆春花

谈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江苏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226103) 陆春花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著者依据入选文本的价值核心以及表达特色精心编著的指导性练习。教师应将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中。依托课后练习,渗透体裁特点的教学;依托课后练习,体悟课文独到的表达方式;依托课后练习,挖掘高效的文本练笔资源。

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 体裁特点 表达方式 练笔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契合这一理念精神,教材编著者在创编课后练习时,也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根本宗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自主性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课后练习的导向性作用,帮助学生从语言历练的维度出发,促进学生言语表达的运用。

一、依托课后练习,渗透体裁特点的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观无视文本体裁的基本特点,无论怎样的文体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造成了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尴尬。事实上,文体的不同,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材料的遴选、结构的谋篇布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阅读教学理应遵循这种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而在课后思考题中,教师应紧扣文体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切实体悟,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例如,《恐龙》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说明文,更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针对这一特点,课后习题虽然没有提及说明文的概念,也没有设计与说明文、说明方法有关的题目,但已经在逐渐有意识地渗透关于文体的知识。如课后练习第三题: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几种恐龙?在他们的名称下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这一要求旨在让学生深入文本说明性语言中,感受这一段语言的基本结构和方法,为之后学习说明文时感知说明方法、体验说明文的思路奠定基础。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紧扣本段的中心点“千奇百怪”,引导学生先阅读总结,提炼各种恐龙的特点;然后,对比分析作者在介绍恐龙时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更知其所以然。

二、依托课后练习,体悟课文独到的表达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常常将学生关注的中心聚焦在对文本内容的体悟感受上,似乎读懂了文本的信息内容,感受了作者表达的情韵,就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使命。殊不知,真正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要在感悟文本内涵的基础上思考作者以怎样的方法和言语形式进行表达的。而在这一点上,课后思考题也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引领,为学生深入思考指明了有效路径。

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类的文章,课文通过对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描写以及“不惧虫”的特征描述,充分展现了宋庆龄作为一名革命战士昂扬的斗志以及不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秉性。这篇课文最后的一道思考题是:“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看似没有指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但细细分析又不难看出,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实际上是人们对宋庆龄及其精神的留念。教师借此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与两棵樟树之间的有效联系”,继而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樟树,这与表现宋庆龄本人有着怎样的关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文本的表达层面。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课后练习进行拓展加工。以这道题目为例,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还有哪些事物可以代表一种精神,成为一类人的象征,并顺势揭示出蜡烛、电灯、粉笔、蜘蛛……引导学生根据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模仿创造。

三、依托课后练习,挖掘高效的文本练笔资源

阅读与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因此,阅读教学应努力构建读写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课后思考题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通过课后练习的方式能够强化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尤其是随文练笔之间的有效联系。

例如,《“东方之珠”》的课后练习:“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第五自然段中以中心句统领全段,并通过静止的“灯光”和活动的“车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凸显了香港是“灯的海洋”,展现了香港的热闹和繁华。而在这一道课后思考题中,教师可以从“中心句构段方式”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两个维度进行练笔实践,从而将阅读中的习得技巧在言语实践中进行有效历练。

除此之外,很多的课后练习中的小练笔都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类题型对于勾连阅读与写作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练笔实践,从而借助课后思考题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练习,不仅仅是学生练习的平台,更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指路明灯。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确定目标、选择策略时,都应该充分考量课后练习的设置,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流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13-055

猜你喜欢

思考题课后练习樟树
香樟树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香樟树,樟树香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