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阅读兴趣 优化课外阅读
2015-02-28甘肃民勤县北街小学733399段慧平
甘肃民勤县北街小学(733399) 段慧平
古有妇孺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有家喻户晓的“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的说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然而,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怎么样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呢?
一、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为充分了解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面窄,效果不佳。
(一)阅读内容不精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如《教材全解》《同步作文》等。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各种连环画册,如《阿衰》《豌豆公主》等。这些搞笑的娱乐性阅读只是一种浅表性阅读,而对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学生却很少问津。
(二)阅读效果不佳
笔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标为调查项目,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如,通读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分别为 62%、20%、15%、3%;对《格林童话》《城南旧事》等中外故事,学生仅读其中的少数篇目,无人阅读整部书籍。可见,学生的阅读效果离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课外阅读实施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起来?——兴趣!只有用“兴趣”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真正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一)指导选择图书
在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应该是小学生的主要阅读对象,它顺应了儿童特殊的文学接受规律和发展需要。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识字阶段,好奇心很强。教师应推荐有一定的内涵且能引发他们兴趣的读物,如《小溜溜溜了》《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让他们从文章中感受友情,体验纯真。中年级的孩子热爱探索新事物,喜欢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知识。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进入更加开阔视野的读物。教师可推荐孩子阅读《侦探柯南》《蓝鲸的眼睛》等趣味书籍,让孩子在科幻的世界想象穿越,感受未来。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倾向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男女之分。男孩更喜欢贴近生活、冒险睿智的作品,女孩更喜欢唯美幻想、情感丰富的作品。教师需要引导他们阅读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可推荐孩子们读《草房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让孩子感受别样的童年经历,聆听长者睿智的话语。
(二)掌握读书方法
针对知识性读物,可以采用吸收性阅读方式。因为对待此类读物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不适合背诵积累,所以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针对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可以采用浏览性阅读方式。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允许学生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作品故事性强,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掩卷而思,回味品评。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如《绿野仙踪》《爱丽斯漫游奇境》等,可以采用细品的阅读方式。此方式要求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通过背诵、摘抄来帮助积累、沉淀语言,培养语感。
(三)优化阅读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做教师的追求。在班级“图书角”边张贴温馨的阅读暗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把自己手头上的图书充分共享,建立手抄报展示栏,定期举办读书成果展览活动。在教室前面张贴着警示牌:“今天,你读书了吗?”还在教室里张贴名言警句,如:“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这些醒目的标语,使学生一进教室就会想到读书。
(四)体验成功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利用学校广播,在大课间时间诵读精选的美文、学生优秀作品,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课外阅读应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书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