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报业生存之困

2015-02-28姜花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报纸广告报业报纸

作者简介:姜花,女,延吉人,本科,延边日报社记者。

摘 要:根据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截至2015年5月,报纸广告降幅达32%,创下了2012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自互联网迅速发展以来,业界对于纸媒发展唱衰之势大增,面对现实的困境,报纸应该如何突围是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通过对报业危机出现原因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认为报纸转型势在必行,并从多个角度切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化途径。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291-01

一、报业面临的生存困境

报业被唱衰、报纸消亡论已经是老生常谈,我们迎来了一个对报纸而言仿佛是最坏的时代。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近日发布的《2015年1~5月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1~5月传统媒体广告降幅为5.8%,广电媒体降幅收窄,平面媒体降幅扩大,其中报纸广告降幅扩大到32%,创下了2012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资源量降幅也达到33.7%。在报纸广告断崖式下降的颓势中,已难以找到增长的部分。广告刊登额前20家的报纸合计下降了26.4%,仅一家报纸有所增长。

另一边的网络市场却在持续升温,今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而在过去的2014年,中国整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1540亿元,同比增长40.0%,达到新的量级。

穷则思变。对于报纸行业来说,没有变革的道路已然看不到未来。

二、报业的衰落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

(一)新媒体的发展给报业造成巨大冲击

互联网的出现和爆炸式发展给报纸行业造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网络媒体是理想的新闻传播工具,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即时性、自由开放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一出现就迅速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媒体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主导他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固化为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另外,受网络语言、流行语的影响,人们语言交流方式的变化也冲击着报纸语言的运用风格和叙事方式。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已经与报纸提供的传播方式和叙事方式渐行渐远,报纸发展困境愈发显现。随着web2.0和智能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互动形式和自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话语权的需求,报纸从互动方面来说,基本不具备实施可能性。

(二)报纸行业内同质化严重,内容形式单一

面对报业的不景气,目前我国已经迎来了行业内的停刊大潮。乍一听这种现象让人惶恐,但在目前的广告市场格局下,很多地方的报纸市场已经不能支撑过剩的报纸,水平相对较低的就必然停办。在报业发展的黄金期,同一城市的报纸的种类和版面数量成倍增加,新闻的容量、时效和表现手法也有不少新的突破。但与此同时,报业竞争也愈演愈烈,过多单纯的新闻性报道代替了报纸的言论传统,缺少自己的言论和立场,一些新近面世的报纸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上相互重叠,编排手法、版面风格上相互模仿,使同城竞争的报纸出现同质化倾向,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这样的内因下,当外部环境较好时,内容以及经营等方面的弱势还不足以导致报纸倒闭;但在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类纸媒状况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被淘汰。

三、报业转型生存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对报业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是信息的承载体,也是一种工具,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已经渗入并影响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其实,任何一种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可能完全取代原有的传统媒介,相反会倒逼它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谋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虽然不能回避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但是由于现今社会对传媒消耗量的增加,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和购买力都在不断提升,这实际上会推动广告市场和整个传媒产业的规模增长。况且,新技术不是新媒体的专利,任何媒体都可以用这些技术来实现、产生新的传播方式。在技术创新方面,互联网对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是开放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一起参与到整个技术驱动型传媒革命大潮中,谋求共同发展。

(二)“互联网+”是要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概念,提出了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这一点对报业也适用,实现“互联网+报纸”式的新媒体转型,不是简单的信息搬迁,把资讯转到APP、微信或其他新媒体上,必须要遵守新媒体的玩法,才能把它运转好。做好媒体融合,就必须抛弃传统报纸的工作思路,强化互联网思维,在传播技术、思想观念、经营管理等方面与新媒体实现同一个平台上的融合。同时要懂得借助外脑,在短期内无法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互联网业务队伍时,可以考虑采用业务合作、外包等形式,将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团队处理,合理利用和整合内部资源。

(三)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

互联网和移动自媒体虽然“来势汹汹”,极大地压缩了报业的生存空间。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网络信息海量庞杂,真伪难辨,碎片化严重导致深度阅读体验差。因此,传统采访是可靠的,在更先进的技术、更新的图表和数据的帮助下,可以更真实地展开报道,并更快捷地传播新闻。传统媒体要整合新媒体,新媒体也还会有之前品牌的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内容为王”,这应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策划、商业思维的起点。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调整新闻生产模式,搭建全媒体操作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笔者想同时强调的是,“内容为王”并非只专注于我们要给读者什么好的内容,而是积极围绕用户求新图变,利用不同渠道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报道的最终送达率和接受度。

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报业应该何去何从,是传媒和学术界一直在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今时今日,没有人能够真正拿出一套完美的应对方案来保护报业度过眼前的危机。然而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推动报纸行业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变革。

猜你喜欢

报纸广告报业报纸
报纸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广告的经营策略分析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论现代报纸广告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及设计方法分析
关于抗战前民国报纸广告的研究概况综述(1912年-1937年)
基于印刷技术因素论当代报纸广告设计的演进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