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策略
2015-02-28刘安喜
刘安喜
(新乡医学院 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试论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策略
刘安喜
(新乡医学院 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在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中西文化差异是必须面对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给不少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试图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来探讨英汉翻译策略,揭示了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及对翻译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搞好英汉翻译的抓手所在,并为之提出了几点建议。
英汉翻译;文化差异;技能;策略
美国著名的语言教育学家拉多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与文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紧密交织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化植根于语言,而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又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镜像折射,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翻译不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它更是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其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要想化解这种碰撞和冲突,顺利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做好英汉翻译,就要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文化修养,重视文化差异。本文基于文化差异的视角,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寒暄语等几方面分析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及其对英汉翻译所产生的影响,以期掌握其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进一步推动英汉翻译事业的发展、进步与完善。
一、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一)地理环境因素
英国地处亚欧大陆的西端,西临大西洋,东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因此源于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流通过大西洋到达英国的西风温暖宜人,而自西伯利亚刮过来的东风则比较寒冷,令人生厌,因而英语文化里有很多歌颂西风的例子,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的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代表了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精神。作者以西风自喻,表现出了对春的渴望与期盼及对生活的信念。约翰·曼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 )的诗《西风》(TheWestWind)有这样的诗句:“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s.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同样表达了对温暖的西风的热爱与期盼。而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端,西部多山,东临太平洋,因此来自太平洋的暖暖东风与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东风形容春天将至、万物复苏,东风象征着春天,象征着希望,而以西风形容万物萧瑟、寒风凛冽。如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李白的“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苏轼的“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王安石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以及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英国还是一个拥有众多优良海港的岛国,其航海业、捕鱼业非常发达;而我国历史上是以农耕为主逐步发展的,土地对我们至关重要。因此英国有许多和“水、鱼、海”有关的习语,如“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大船要走深水)”、“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在平静的海洋上人人都能当海员)”以及“The winds and waves are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ablest navigators (风浪总是帮助最能干的航海家)”等等;我国则有很多和“土”有关的习语。对文化背景的掌握是正确翻译此类习语的关键,如“挥金如土”,喻指人花钱大手大脚,不加珍惜,翻译成英语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earth”;英语里面“teach a fish to swim”与汉语里面对应的则是“班门弄斧”,决不能翻译成“教鱼儿游泳”,否则就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来。
(二)宗教信仰因素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信仰始终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许多习语及文化信仰都和基督教或其教义《圣经》有关;而我国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则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因此汉语里面许多习语都和佛、菩萨、老天爷等有关。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这里的“天”和西方的“God”有着相似的含义及作用。“天”在汉语文化里具有无上的权威,拥有无比的能量,如古代皇帝登基先要祭天地,现在新婚夫妇结婚仪式上第一项还是拜天地,这都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天道观。而西方人则认为“God”是至高无上的、万能的,上帝可以保佑他们一切,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所有总统的就职宣誓最后一句都是“God bless America”。还有,我们中华民族号称是龙(dragon)的传人,并为之自豪、骄傲,然而在《圣经》里面恶魔撒旦则被称作龙(dragon);西方人眼中的龙被描述成为一个张牙舞爪、嘴里喷火的怪兽,它是邪恶的化身,如果用“dragon”来形容一个人则表示这个人很凶狠,是暴徒,令人生厌。《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对dragon是这样解释的:a mythical 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一个类似巨大爬行动物的怪兽)。dragon还指令人害怕的残暴女人,如“his wife is a real dragon”。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我们为何会自称为龙(dragon)的传人,因而如今有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的场合建议以后将“龙”翻译为“Loong”。我们常说的“亚洲四小龙”,很多人将之翻译为“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西方的宗教习俗中,13是非常不吉利的数字。据传,出卖耶稣的犹大是其第13个弟子,他也是在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在西方社会楼房没有13层,门牌号也没有13;但是在中国,由于多数国人相信“三六九儿都是好儿”的看法,13还是比较受人欢迎的数字。例如儒家的经典包括13经,佛学的教派分为13宗,小说《隋唐演义》里面的13太保,以及老电影《侠女十三妹》都表现出了中国人对13的喜爱。
(三)风俗习惯与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非常崇尚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意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而汉文化则崇尚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每个人都有很浓的集体荣誉感及群体价值观念,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往往被看做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为其他人所鄙视。因此,在英语里面许多含有褒义的词汇在我们看来却是贬义的,比如“ambitious”一词,英美人用它形容人的雄心壮志,中国人用它形容人的野心勃勃。中国人认为“6”是非常吉利的数字,如“六六大顺”,中国人在选车牌号、电话号甚至楼层号等一切和数字有关的活动中都偏爱选带“6”的号牌,而西方人则认为“6”象征着缺憾,因为“7”象征上帝,所以是完美吉利的数字,6缺1是遗憾。汉语文化里“狗”只是看家护院的地位比较卑微的动物,所以汉语中和“狗”有关的习语多含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打狗还得看主人”“狗改不了吃屎”等等;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的地位甚至和家庭成员一样,用狗的形象喻人常常含有褒义色彩,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s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开心)、“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赏)、“top dog”(领导,当权者)以及“It’s ill to waken sleeping dogs”(不要自找麻烦,别多事)等等。
(四)寒暄语的异同
反映各自民族文化的中西寒暄语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国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有“吃了吗?”“你去哪儿呀?”等等,与之对应的回答常常是“吃过了”“我去某某地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对方问你“吃了吗”,其本意并不是真正地想知道你是否已经吃过饭,只是和你打声招呼,回答一般都是“吃过了”。同样,对方问“你去哪儿呀”,也并不是真想弄清楚你究竟要去什么地方,你只需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我去某某地方”即可。这两句寒暄语在中国运用广泛,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我国历史上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多数时段农业并不发达,温饱问题是困扰人们最大的问题,最初人们见面问你“吃了吗”,是一句关心你的家境的问话,意即如果你家的粮食吃完了没饭吃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些吃的。历史上我国常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平平安安地活下去是所有人的愿望,问“你去哪儿呀”意即关心你的人身安全问题,想知道你去的地方是否安定,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通过你的回答可以知道该去哪儿找你,或是一旦你遭遇了不测还可以去给你收尸,不至于抛尸荒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述问题已不是重要的问题,但这两句寒暄语依然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通过自身的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将个人价值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所以西方的寒暄语多是问候个人情况,如:“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How is everything?”等等,回答则是“I’m fine, thank you.”和“Everything is OK, thanks.”等等。
二、英汉翻译策略
(一)在翻译实践中融入文化培训,注重文化修养。要想真正地做好英汉翻译,就必须认认真真弄清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交融与碰撞,同时还要加强语言功底的训练与专业知识的掌握。除了要学好英语基本功外,还要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只有不断夯实英汉两种语言基础,使二者水平同步提高,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学好英语,做好翻译。一方面,著名翻译家奈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翻译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翻译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次成功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交融与汇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中西文化不只是存在差异,还有共性,正是因为共性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能够实现中西文化交流,才使完美的翻译成为可能。
(二)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开展翻译技能训练。虽然中西文化差异给我们做好英汉翻译造成了一定障碍,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翻译技能训练,完全能够消除这种障碍,实现两种语言间的对等转换。在涉及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的翻译技能大致有如下几种:直译、意译、音译、意译与音译意译相结合。采用直译的示例:black market(黑市)、 joint enterprise(合资企业)、 hot-selling books(畅销书)、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采用意译对应汉语里面的“猫哭耗子假慈悲”)、 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green food(绿色食品)等等。采用意译的有:lead a dog’s life(过牛马一样的生活);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cry up(推崇、夸奖);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 once the wife of a person, always the wife of a person(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采用音译的多是一些商标或企业名:McDonald’s (麦当劳)、SIEMENS(西门子)、Carrefour(家乐福)、Ford (福特)、whiskey(威士忌)等等;意译音译相结合的有:safeguard(舒肤佳)、Coca-Cola(可口可乐)、 Waterloo Bridge(滑铁卢桥)等等。这几种翻译技能的使用范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这就要求翻译者在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及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来决定使用哪一种翻译技能。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基础,离开了语言,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文化又影响着语言,从各个层面反映民族的基本特征。翻译者应该正确认识到中西方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差别必然会产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知晓并跨越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尊重源语言,坚持信、达原则,同时考虑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共同点、平衡点。在深入了解和领悟西方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做好翻译的必要条件,这样就能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实现两种语言的完美对接。总而言之,做好英汉翻译,首先要求翻译者能够对比、研究两种语言文化,吃透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共性,透彻理解源语言,同时深入了解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及潜在读者的接受程度,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这样才能使两种语言实现自由转换,使翻译不断趋向成熟与完善。
【责任编辑 郭庆林】
2015-01-07
刘安喜(1979—),男,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应用语言学。
H315.9
A
2095-7726(2015)05-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