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方言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5-02-28陈梦瑶
□陈梦瑶
无锡方言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梦瑶
摘要:基于面向无锡市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无锡各地方机构进行的采访调查,本文对无锡方言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无锡方言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外来人口的进入使方言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地方政府、学校、民间文化机构等对方言保护虽起作用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年龄、居住地区和居住时间三个因素对方言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在方言传承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方言无锡方言方言传承
从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起,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被广泛接受。同时,随着社会交流的频繁,方言自身在各个结构层面上不断发展变化,“其主导的发展趋势也就是主流演变趋势十分明显,即各地方言均在向共同语靠拢”[1](P108)。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吴地,语言的交流和融合不可避免,而正如学者周玉洁所提出的,现代共同语“在经济文化水平又居于核心区域之上”,在语言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随时间的推移取得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方言的影响日渐缩小”[2](P113)。无锡方言作为吴方言的一支,同样受到共同语的影响而逐渐被边缘化,通过对无锡方言传承现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透视吴方言乃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方言在共同语影响之下的困境。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发现,目前学界对无锡方言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除了钱基博(1918)、赵元任(1936)和翁寿元(1984)等学者在无锡方言的语音和本字方面有非常权威的研究专著之外,针对无锡方言的音系、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的研究也有许多突出成就。在上述方面,黄明明(2005)专门研究整合了20世纪以来有关无锡方言的重要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语音学和语法学角度,是对无锡方言本身的探讨,并没有将其放在现实语用层面进行研究,因此未能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较大的社会反响。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从现实语用的角度出发,根据目前无锡方言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在充分掌握本地市民对方言发展的态度、地方机构针对方言保护做出的措施的基础上,寻找方言持续传承的出路。
一、无锡方言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人口流动抑制方言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方言区的人员交流日益密切,因工作、婚姻等原因出现不同方言区人员的混住,为便于交流,势必会选择共同语进行交流。正如李锦芳所指出的,原本是方言和普通话的“双语操用者”,因长期与非同一方言区对象的交流需要,而失去双语环境,势必转为共同语“单语人”(李锦芳,2005:15-116),从而影响到下一代的语言使用。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无锡市民中年轻的外来人员较多,导致无锡整体的社会语言环境向普通话倾斜,这对无锡方言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冲击。非无锡籍群体通过社交、婚姻等途径渗入无锡家庭,使共同语的“语言势力”影响到无锡家庭内部,从而导致方言的流失。而更倾向使用方言的无锡老人在家庭中的话语权比较少,在家庭中很难对子孙辈的方言传承意识产生影响。
方言流失的现状在问卷结果中也得到呈现:在无锡居住十年以上的市民中,经常使用无锡话与只用无锡话的受众约占87%,偶尔使用、很少使用甚至是不使用的占13%。其中,有13位居住时间超过十年以上的无锡籍市民认为无锡人没有必要会说无锡话。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一部分市民除了在工作中需要用普通话交谈外,在家庭内很少与家人用无锡话交谈。他们认为随着外来人员的加入,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增加,而在家里用普通话也能够很好地交流,为避免语言转换之间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已经没必要再使用或学习无锡话。这也反映了语言环境的变化对人们方言使用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语言环境限制方言传承
陈保亚(2013)提出:儿童自然学习母语有两个主要环境,一个是家庭语言环境,一个是周围语言环境。其中的“周围语言环境”主要是由政府和学校为儿童营造出来的,地方语言政策或措施对儿童的周围语言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无锡地方机构对方言保护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1.政府强调“传承”而非“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指导下,目前无锡政府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对共同语进行推广和普及;对民族语言进行保护和传承,其中包括开设有关的民族语言课程;但在地方方言方面,政府只是从“传承”角度开展工作,还未提及与“保护”相关的教育问题。
在有关政策指导下,无锡政府曾举行过两次方言传承活动。其中一项集中性的官方活动,是在江苏省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的“方言语料保护工作”。第二项工作是由无锡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无锡教育电视台承办的2015无锡市“最美乡音”童谣传唱活动。由此可以发现:无锡政府举行的传承方言活动较少且缺乏普及性。
对于无锡市部分小学开设方言课程的现状,无锡教育局的政府工作人员指出,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无锡地方文化、宣扬地方特色,并非旨在教会学生使用无锡方言。对于小学及其以上学历的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语言文字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必须以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在方言传承中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地方方言种类繁多,很多方言尚未有明确的区域界定和划分,国家很难对这些极具区域色彩的方言做出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从而很难出台相关的政策去保护。
2.学校资源及能力有限
在目前总体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学同样面临升学压力,老师和家长都不会对方言和地方文化传承方面有过多的关注并投入精力。从而导致学校缺乏进行有关方言教育的时间,也没有相关的师资对学生进行方言教育,只能以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宣传方言文化。虽然有的小学开设方言课程,但其目的是向以非无锡籍居多的学生群体宣传无锡方言文化,属于校本课程的范畴,并没有明确的评分机制。
通过对无锡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学校并非不愿意开设方言课程。只是由于总体的社会语言环境是共同语的环境,学生缺乏运用方言的环境,而且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群体对于方言课程的开设并不重视,导致学校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
3.民间机构的影响有限
目前,无锡许多现代传媒以其独特的方式努力宣传无锡方言,主要包括:《江南晚报》的“一天一吴语”栏目、无锡电视台推出的《阿福聊斋》《扯老空》等电视节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锡方言在无锡市民之间的传播,也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市民对无锡方言的关注。但其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电视节目一般是在特定的时段进行,而非持续播出,对其产生兴趣和进行关注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无锡籍市民,而他们本身都会说无锡方言。这也就表明,民间组织的一些活动实际产生的影响并非想象中的广阔和深入。
(三)方言内部差异较大导致家庭方言教育的缺失
通过对6组无锡家庭成员进行的采访了解到,无锡方言内不同区域的方言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受访的一组家庭中,父亲生长在惠山区,而母亲生长在南长区。虽然两位家长平常交流中都使用方言,并且没有障碍,但在他们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的身上,存在只会听而不会讲无锡方言的情况。这也表明,某一方言内不同区域方言的差异,对已经有一定方言基础的成人来说可以进行联想理解,而对刚开始学习方言的儿童来说则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混乱,从而减少学习方言的热情。当他们发现用普通话也可以与家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语言学习的惰性,会选择自己已掌握的语言进行交流。
二、影响无锡方言传承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年龄
一个地方方言内部存在新老派的区分,这个区分的一个内在标准就是年龄的划分。王洪君(2009)提出,新派方言受时代和共同语的影响比老派方言更大,因此老派方言更为纯正,而新派方言正在逐渐向共同语靠近。也就是说,年龄使得处于同一时空状态下的使用同一方言的群体发生了分歧。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分歧不仅存在于语音方面,而且普遍存在于人们对方言传承现状的看法、发展态度等文化心理方面。
对于“您认为在无锡地区,无锡话和普通话相比哪种更利于沟通”这个问题,无锡籍25岁以下的市民有一半认为无锡话更利于沟通,而认为普通话更利于沟通的则只占14%;25~50岁之间的市民对普通话和无锡话的态度虽然没有25岁以下受众那样有明显差别,但无锡话仍然占一定的优势;反倒是50岁以上的市民,他们对普通话和无锡话的态度基本持平,均占37%。
我们发现,无锡籍高龄群体由于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更为敏感地感受到无锡方言正逐渐朝共同语方向发展。同时,他们在无形中也逐渐接受了方言流失的必然性,认识到在许多社交场合中,方言难以保证交流的畅通。因此,他们倾向于在自身影响能力范围内建构一个小的方言群体,也就是在家庭中尽可能地保证方言的使用,从而努力维系方言的存在。
如果说无锡籍高龄市民是保护无锡方言的中坚力量,那么非无锡籍高龄市民则是反对无锡方言的主导力量。在调查中,100%的50岁以上非无锡籍市民都选择以普通话为交流方式,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语言习得能力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无锡方言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与此相反的是,低龄群体中无锡籍市民由于受到学校的语言环境影响,更多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但是他们心理上大多数对于方言的传承发展持积极态度。同时,低龄非无锡籍市民由于方言习得能力比较高,对无锡方言的抵触心理相对较小。
(二)居住地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某一区域内部无锡籍与非无锡籍人口数量相差较大时,该区域的市民对无锡方言前景的展望,普遍要比人口数量相差较小的区域更为积极。这就表现出了一个区域环境内部,不同语言势力相互较量的问题。
在本次研究的样本中,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的无锡籍市民明显多于非无锡籍市民,而滨湖区中的非无锡籍市民远多于无锡籍市民。多数接受调查者对无锡方言的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有33.3%~45.1%的市民认为无锡方言会“扩大影响力,成为强势方言”。人口数量相对平均的惠山区和锡山区的市民则只有5.6%和16%选择了该选项。可以看出,在不同籍贯的人口数量差距较大的区域中,无锡方言发挥了“主场优势”,使无锡籍市民产生“语言优越”的心理;而这种语言优越感即使在非无锡籍人口较多的滨湖区仍然存在,并继而产生“物以稀为贵”的自豪感。而在惠山区和锡山区内,由于不同籍贯人口数量的持平,导致无锡方言的语言优势的缺失。特别是惠山区,因其有惠山古镇等旅游景区,不仅有较多的非无锡人员的流动,而且也有较多老无锡人居住,语言环境相对复杂,使该区域的无锡市民明显感受到普通话对无锡方言的冲击,从而逐渐丧失了对本地方言的信心。
(三)居住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居住时间越短,偶尔听到或很少听到无锡话的比例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经常听到无锡话的比例越高。在访谈交流中了解到,大多数无锡本地人会选择性地使用无锡方言:在清楚某片区域内有较多非无锡籍市民聚居的前提下,进行社交活动时,会自觉地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当了解到交谈对象在无锡已居住较长时间,能够听懂无锡话时,会适当地使用无锡话与之交谈。与此同时,当居住时间较长的非本地市民听到对方用无锡方言与其交谈时,会感知到自己已经被这一地区的人所接纳,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产生学习该地方言的欲望;而居住时间较短的非本地市民,因与新的环境还处于磨合期,当接触到一种完全不能理解的方言时,就会产生这个区域内的人比较排外的错觉,从而对该方言产生抵触心理。
三、家庭成为影响方言发展的主导因素
(一)家庭影响市民方言接受和使用心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家里与家人使用或听到过无锡话的受访者,与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只使用或经常使用无锡话的受访者基本相等;而在家中不会使用或者不会听到无锡方言的受众,则大多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偶尔使用甚至不使用无锡话。可见,当一个家庭内部有较多的成员(特别是较年长的成员),习惯于使用方言或者重视对方言的保护,会进一步影响到其他的家庭成员对方言的接受心理。
(二)家庭影响市民对方言的发展态度
一般认为,家庭是比较私密的场所,家庭内部交流时使用语言的选择较为自由。当家庭内部也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产生方言即将流失的危机感。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内部使用方言情况良好,会使其成员认识到家庭对于方言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有意识地发挥家庭在方言传承中的作用,产生一种良性循环,维系方言的传承。
(三)家庭影响方言使用环境
上文提到,目前无锡已经有一些小学开设方言课,但这种课程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方言作为一种口授的语言,很难通过后期的教育进行传承。而只能作为一种母语,在一定的方言环境中才能够习得,而且年龄越小就越容易习得。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团体来说,在他们的语言环境中,家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无锡籍市民在家庭中使用或听到方言的频率要远高于其他场合。在经济不断发展,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越来越少的人会在家庭以外的场合使用方言交流,因而家庭就成为保护方言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结语
(一)加强对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
“方言作为汉语在不同区域的具体存在形式,它的形成、发展过程融进了本区域的人文背景和地域特征,具有很强的自足性,而且不同区域的人对当地方言有着极强的认同感。”(钱曾怡,2010:191)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激发普通民众对方言的认同感,是传承并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家庭在方言传承中的作用
通过家庭学习模式,促进方言传承与发展。建议无锡籍高龄群体积极承担起传承方言的责任。更积极只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使用方言进行交谈,才能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方言使用环境,才能通过言传促进儿童的方言习得,促进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三)地方机构应发挥传承促进的发用
在政府支持下,协调发挥学校、家庭、民间机构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方言的传承。没有上述三方的共同推动,政府很难关注到方言保护的严峻现状及其重要意义;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就缺乏开展方言活动的动力;没有政府的肯定和协助,学校就没有能力去进行相关活动;失去其他三方营造的整体环境,家庭内方言使用环境也很难持续下去;而当政府、学校、家庭都不关注方言发展时,民间机构自然也会淡化对方言的关注。全社会共同协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方言保护、传承与发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杨启光教授和黄明明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伟静.从方言“本色”特征流失的角度看方言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14,(4).
[2]周玉洁.论汉语方言流失及方言文化的保护[J].毕节学院学报,2013,(6).
[3]钱基博.无锡风俗志[Z].无锡县教育会年刊,1918.
[4]赵元任.无锡方音宽式音标草案[J].歌谣,1936,(2).
[5]翁寿元.无锡方言本字考[J].方言,1984,(3).
[6]黄明明.20世纪无锡方言研究综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7]李锦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
[8]陈保亚.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9]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J],方言,2009,(3).
[10]钱曾怡.汉语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19l.
(陈梦瑶江苏无锡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