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2015-02-28□蔺

现代语文 2015年33期
关键词:图式隐喻容器

□蔺 伟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蔺伟

摘要: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纷繁的社会生活影像。汉语成语中大量的空间隐喻,体现出空间概念与民族语言文化的完美融合,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

关键词:成语空间隐喻认知

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前者称为始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本文所要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指由“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当这种空间隐喻被巧妙地用来构成成语时,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地位、状态、等次、品质等方面就被赋予了空间性特征。

一、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类型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域为始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汉语的空间词汇系统,为空间隐喻的构建提供了语言素材,从而产生了大量由空间隐喻构成的成语。

(一)“上”“下”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的“上”“下”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但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便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掺入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上”往往表示地位高、质地好、等次高、势头好等好的方面,“下”往往表示地位低、质地差、等次低、势头差等不好的方面。例如:

(1)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隐讳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3)上根大器:佛家语,指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4)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文章。

(5)目无下尘: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6)下愚不移: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在前3个例句中,“上”指的是境界、地位、等次方面的优越;后3个例句中,“下”指的是质地、地位、等次方面的低劣。类似的还有“巴高望上、上篇上论、后来居上、蒸蒸日上”以及“墙高基下、不愧下学、折节下士、世风日下”等。

(二)“高”“低”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中的“高”“低”是指由下到上的距离,亦指实际的高度。但成语中的“高”“低”,多表示抽象层面上的“高度”,如:地位、等级、水平、情绪、状态等。例如:

(7)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高而有名的人。

(8)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功劳很大。

(9)高才大德:指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

(10)心低意沮:指情绪消极低沉。

(11)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12)运蹇时低:指时运不佳,处于逆境。

在上述例句中,“高”分别指的是声望高、功劳大、才能杰出;而“低”则表示“(情绪)低沉”“(能力或技艺)达不到标准”和“(时运)不佳”之义。类似的还有“高风亮节、高人雅士、曲高和寡、高谈虚论、高朋满座”以及“低人一等、作小服低、低三下四”等。值得注意的是,从成语数量上来看,“低”构成的隐喻比“高”构成的隐喻要少很多,这体现了空间隐喻的不对称性。

(三)“前”“后”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中的“前”指人面所向的一面,“后”则反之。“前”“后”在汉语中多用来隐喻时间的早晚,假设将时间看作一条轴线,不同时间点之间就有了“前”“后”的相互关系,时间较早的为“前”,时间较晚的为“后”。例如: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过去的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4)痛改前非:彻底改变以前所犯的错误。

(15)前倨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指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16)后起之秀: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类似的用法还有“前功尽弃、尽释前嫌、后发制人、后来居上”等。此外,“前”“后”也可以隐喻位置或排序,“前”往往表示位置或排序较好,“后”往往表示位置或排序较差。例如:

(17)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18)名列前茅:名次列在前面。

这两个成语中的“前”“后”分别是“靠前”“靠后”之义。

(四)“里(中内)”“外”构成的隐喻

相较于前面三组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里(中内)”“外”构成的空间隐喻并不仅指成语当中带有“里”“中”“内”“外”这几个词,还包括暗含“里”“外”这种容器关系的情况。例如:

(19)云中仙鹤:像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0)雾里看花:比喻事情看不真切。

(21)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22)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例(19)和例(20)都是把一个具体但非固体的事物(云、雾)看作了容器,例(21)是把一种抽象事物(事情)看作容器,例(22)虽不含“里”“中”“内”“外”等指称容器特征的词,但就其表层意义来看,显然是将人体器官(眼睛)看作了容器。类似的词语还有“水中捞月、苦中作乐、忙里偷闲、逍遥法外、热泪盈眶、义愤填膺”等。

二、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中抽象概念的主要途径。汉语成语中存在大量的空间隐喻,这跟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习惯密切相关。

(一)元概念

从始源域的角度来看,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都来自空间概念。这是因为空间概念是“元概念(metaconcept)”,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人类的认知能力最早就是从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中获得的,而空间相比时间更基本、更具体。抽象的时间概念在几乎已知的人类语言中都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空间隐喻的形式来表达的。(吴云,2003)

不论是从人类学还是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都可以说明空间概念在人类认知中所起的“元概念”作用。在人类发展史上,对空间概念的认识要远远早于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蓝纯,1999)。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空间,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必须要有地点、方向和路线,必须清楚前、后、左、右等一系列空间方位概念,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成功,人类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讨论了原始人的空间观念,认为人类很早就具备了空间观念,即较原始的对于空间关系的感知和把握,对于物体之间方位关系和空间距离的认知和把握是原始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之一(黄理兵,2000)。而时间关系和各种属性关系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感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另外,有研究表明,相比时间概念和其他概念,儿童对空间概念的认识要更早,甚至在学会说话之前,他们一般就能理解“上面”“下面”等简单的空间概念。据张仁俊(1985)考察,儿童在4岁时能基本掌握上、下、里三个方位词;5岁时能掌握前、后、中、外4个方位词,而对于时间词汇的掌握则要晚一些。空间概念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是空间隐喻得以在语言中广泛运用的一个现实基础和认知前提。

(二)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Lakoff(1999)为区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提出来的哲学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总是不断地通过和世界的互动,来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这种理解和认识潜移默化于语言文化之中。沈怀兴认为语言是人与生活世界互动作用的力的镜像的素描,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容,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王寅,2002)。笔者认为,这种在“互动”基础上的“认知”,就是人的体验认知。

古人云“近诸取身,远诸取物”,原始人典型的思维特征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如山有“山头”“山腰”“山脚”,树有“树冠”“树身”等(束定芳,1998)。这种以身体为工具的“体验”,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体验”。随着思维的发展和体验的增多,我们不断深化着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进而从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具体的、简单的、容易感知的空间概念上升到地位、等次、质地、状态等抽象的、复杂的、不容易感知的非空间概念。在列名单的时候,人们习惯把更重要的人的名字列在上方,然后依次往下。因此,“上”往往意味着社会地位更高,“下”往往意味着社会地位更低,“谄上抑下”“上行下效”等成语就是这种认知结果的体现。体育比赛颁奖时,冠军一般站得最高,亚军次之,季军最低,这种“高”“低”之差往往意味着地位、能力或境界之别,因而就有了“高人一等”“低人一等”“至高无上”等说法。

(三)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image schema metaphor)。它将作为始源域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在这一过程中,空间意象及其内在的逻辑都被保留下来(Lakoff&Turner,1989)。Lakoff将意象图式定义为“一种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常见的意象图式有:上-下图式、前-后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容器图式等。

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A在B上”或“A在B下”这样的空间关系是很常见的。由于经常性的接触和联系,久而久之,人们便从这种具体的经验中抽象出一个认知模式,形成上-下图式。当这种意象图式投射到其他领域时,便衍生出地位、等次、质地、状态等方面多种多样的“上-下”关系,“尊无二上”“耻居人下”“上智下愚”“不相上下”等成语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人们对于生活中各种“容器”的认识,也是借助一种意象图式——容器图式。人的身体因皮肤跟外界相隔,便有内、外之分,可以盛放一些东西,也可以排出一些东西,其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都具有容器的典型特征,是容器隐喻的一个基本目标域。“刀枪不入”“油盐不进”等成语都是把人的身体看作容器作为前提。而身体的各个器官自然也可以看作容器,如“胸有成竹”“大肚能容”“大腹便便”等。除了生活中那些具有自然边界的三维实体,一些被人们感知出边界的事物或被人为划分出边界的事物也都可以视为容器。于是,除了“瓮中之鳖”“囊中之物”“火中取粟”“沙里淘金”等用法之外,还有“心中有数”“满腹经纶”“笑里藏刀”“言外之意”等用法。

三、结语

隐喻是人类普遍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空间隐喻在汉语成语中的广泛运用,反映了空间在人类生活中和认知上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隐喻在构词和表意上的强大功用,丰富了汉语成语的来源,充实了汉语的语言系统和民族的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吴云.认知框架下的空间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4):24-27.

[3]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4]黄理兵.从语言看时空观念的不平衡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0-114.

[5]张仁俊.儿童对空间词汇的掌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4):35-46.

[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2-89.

[7]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6):10-19.

[8]刘婷.成语的隐喻认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蔺伟浙江宁波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

猜你喜欢

图式隐喻容器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难以置信的事情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取米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