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中“S是V的O”句型分析——由“她是去年生的孩子”引起的反思
2015-02-28周媛媛
□周媛媛
判断句中“S是V的O”句型分析——由“她是去年生的孩子”引起的反思
□周媛媛
摘要:本文将从“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分析V前成分存在的意义。从“S是V的O”和“S是VO的”句型转换的条件以及“S是V的O”句型的句子成分的分析这几个方面谈论“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个句子存在歧义的原因。
关键词:判断句语义指向有界配价
如何学好判断句一直是困扰留学生的问题,如何运用“S是V的O”句型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瓶颈。关于“S是V的O”句型中“是”和“的”词性说法不一:“是”既可以是判断动词,也可以是语气副词;“的”既可以是结构助词,也可以是语气助词。熊仲儒(2007)认为“是……的”中的“的”为语气词,“是”起强调作用,目的是确认对象。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S是V的O”句型中“的”并不是语气词,而是时态助词。下面将用句子成分分析理论和语义指向理论来探讨“S是V的O”句型,并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个句子存在歧义的原因。
一、“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分析
“S是V的O”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经典句型,在各种语料中这类的句子数目很多。如:
(1)他是去年生的孩子。
(2)他是昨天买的苹果。
(3)他是昨天出的医院。
(4)这是上午写的汉字。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假设没有“是”后“V”前的定语部分,看下面的句子是否成立?例如:
(5)*他是生的孩子。
(6)*他是买的苹果。
(7)*他是出的医院。
(8)这是写的汉字。
很明显,上面的句子只有例(8)是成立的。“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用语义指向分析法来分析“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
(一)“S”为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既可以用来指人,也可以用来指物。只有“S”的语义能指向“O”,这个句型才能成立。如:
(9)这是生的孩子。
(10)这是买的苹果。
(11)这是出的医院。
(12)这是写的汉字。
(二)“V”的语义必须指向“O”
(13)*这是上个星期接的点滴。
(14)*这是昨天出的药房。
例(13)和例(14)中的“S”都是指示代词,“O”的语义都指向“S”,这两个句子为什么不成立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例(13)的“V”是“接”,“O”是“点滴”,“O”显然不是“V”的宾语,“V”的语义不能指向“O”。例(14)也是一样,“药房”不是“出”的宾语,“V”的语义也不能指向“O”。如果把例(13)的“V”变成“打”,例(14)的“V”变成“离开”,那么这两句话就是成立的。所以,“S是V的O”句型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O”必须能作“V”的宾语。
上面的两个例句可以改写成:
(13)'这是上个星期打的点滴。
(14)'这是昨天离开的药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有两个:“S”是指示代词;“V”的语义必须指向“O”。
(三)不考虑“S”的词性,“V”前必有其他成分存在
现在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个例句:
(15)他是去年生的孩子。
(16)他是昨天买的苹果。
(17)他是昨天出的医院。
这3个例句都属于“S是V的O”式,它们都成立,但句中的“S”并不是指示代词,只是在“V”前多了一个状语,这些状语多为表示时间的过去时态。为什么多了一个定语以后,对主语“S”的要求就降低了呢?这是下面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二、“S是V的O”句型中V前成分存在的意义
“S是V的O”中,“V”前存在其他成分后,“S是V的O”的成立,不用再考虑主语“S”的词性。可见,这个成分很重要,对这个句子存在着“质”的改变。下面我们再重新分析一下这几个句子。
(18)他是去年生的孩子。
(19)他是昨天买的苹果。
(20)他是昨天出的医院。
从上述例句的语义不难看出,“是”不再是谓语,而“V”才是真正的谓语。通过变换分析法,我们不妨对上面的句子作如下变换,即变成“S是VO的”:
(21)他是去年生孩子的。
(22)他是昨天买苹果的。
(23)他是昨天出医院的。
通过变换分析,再结合沈家煊(1995)对“有界”和“无界”地阐释:所谓“有界”,就是有一定的边界,有一定的范围;所谓“无界”,就是没有一定的边界,没有一定的范围。上面例句中“生孩子”“买苹果”“出医院”都应该是有一定范围和界限的,即是有界的,这就需要在“V”前面加上一个状语,使之有界,句子才能成立。
三、“S是V的O”与“S是VO的”句型转换条件分析
通过上一章节的分析,判断句“S是V的O”与“S是VO的”这两个句型可以互相转换。什么样的“S是V的O”的句型可以转换成“S是VO的”句型呢?
(24)这是昨天学习的桌子。
(25)*这是昨天学习桌子的。
(26)这是上个星期住的朋友。
(27)*这是上个星期住朋友的。
例(24)和例(26)显然是成立的,因为符合“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S”是指示代词,“V”的语义指向O,或者“V”前还有其他成分修饰。为什么转换成“S是VO的”这个句型后,例(25)和例(27)就不成立了呢?是哪些因素制约着判断句“S是V的O”与“S是VO的”这两个句型相互转换呢?
制约着判断句“S是V的O”与“S是VO的”这两个句型相互转换的关键条件是:“O”是“V”的宾语(即:O和V可以搭配)。“S是V的O”与“S是VO的”句型转换前后,“O”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宾语“O”提前,作动词“V”的宾语,与动词“V”构成动词词组作定语。因此,在满足“S”是指示代词,或者不考虑“S”的词性、“V”前必有其他成分修饰的条件后,还要求“O”是“V”的宾语。
例(25)不能转换,是因为“学习”的宾语不能是“桌子”,我们不妨把宾语“桌子”改为“汉字”。
(28)这是昨天学习的汉字。
(29)这是昨天学习汉字的。
上面的两个句子转换后都成立。例(26)也是同理,我们把宾语“朋友”换成“学校”。如:
(30)这是上个星期住的学校。
(31)这是上个星期住学校的。
四、“S是V的O”句型的句子成分及“是”的语义指向分析
(一)“S是V的O”句型的句子成分分析
因为例(24)、(25)“V”前都有其它成分存在,所以可以不考虑主语“S”。上面的句子可以作如下变化:
(32)他是昨天学习的汉字。
(33)他是昨天学习汉字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提到“的”可以表示已然,某些句子的结尾用“的”表示已经发生。例(32)中的“的”表示的意义是已经发生,放在动词“学习”的后面,应该作为动态助词出现。所以例(32)的句子成分分析如下:主语-他,谓语-学习,宾语-汉字,状语-昨天。
例(33)中的“的”有两种分析方法。第一种:“的”是结构助词,它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所以,句子的成分分析如下:主语-他,谓语-是,宾语-人(已省略),定语-学习汉字,状语-昨天。第二种:“的”是语气助词,与“是”一起作为“是……的”强调句,对“昨天学习汉语”进行强调,其中“是”也可以省略。该句子的成分分析如下:主语-他,谓语-学习,宾语-汉字,状语-是昨天。
(二)“S是V的O”句型中“是”的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要研究的语义指向是狭义的语义指向,即:两个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该相关性是指句中的某个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词语或哪个成分发生最直接的关系。①以例(32)为例,“是昨天”是作为状语存在的,“是”与“昨天”发生最直接的关系,所以语义指向为“昨天”;“是”的语义指向不能指向宾语“汉字”,因为“他是汉字”这句话是不成立的。例(33)根据上面第一种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谓语“是”的语义必然指向宾语“人”;根据第二种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是”的语义指向跟句子(32)的语义指向是一样的,都是指向“昨天”。
五、“她是去年生的孩子”歧义原因分析
沈家煊(2008)在《中国语文》期刊中讨论了“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个歧义句的性质及生成方式,认为这种歧义句产生的原因是句子的杂糅,跟汉语的主观性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用配价理论两种方法来分析“他是去年生的孩子”歧义原因。
朱德熙(1978)年概括并建立了关于“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指称的“歧义指数
公式”即:P=n-m。“P”代表“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n”代表动词的配价数,“m”代表在动词语里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如果,“P”大于“1”,那么这句话就是有歧义的。②根据这一公式,我们来分析“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句话中“的”字结构“生的”歧义指数,动词“生”的前后可以出现两个配价成分,例如:她生孩子。“她”和“孩子”都是动词“生”的配价成分,我们可以说“她生的是孩子”,或者“生孩子的是她”。而“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句话中,“生”的前后并没有出现配价成分,所以这句话的歧义指数P=2-0=2,大于1,是有歧义的。
我们也可以用语义指向理论来分析“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个句子存在歧义的原因,这个句子的分析方法同例(28)是一样的,即“的”表示的语义已经发生,应放在动词“学习”的后面,应该作为动态助词出现。所以这句话的主语是“她”,谓语是“生”,宾语是“孩子”,状语是“去年”。这里的主语“她”的语义指向为“生”,即这句话的意思是“她生孩子”。这个句子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即:主语“她”,谓语“是”,宾语“孩”子,定语“去年生”。这里的主语“她”的语义指向为“是”,即这句话的意思是“她是孩子”。
六、结语
本文分析了判断句中“S是V的O”句型成立的条件,即:“S”为指示代词,“V”的语义必须指向“O”;如果不考虑“S”的词性,那么“V”前必有其他成分存在,这个成分一般为表示时间的过去时态。制约着判断句“S是V的O”与“S是VO的”这两个句型相互转换的关键条件是:“O”是“V”的宾语(即:“O”和“V”可以搭配)。不同的句子成分分析法,“是”的性质不同,“是”为副词时,语义指向为“V”前状语;“是”为动词时,语义指向为“O”。本文还运用配价理论分析了“她是去年生的孩子”这句话存在歧义原因为:“生”为二价动词,而句子中与它搭配的直接句法成分均没出现,歧义指数P大于1,因而这句话存在歧义。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判断句研究”[JG13DB068],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研究”。)
注释:
①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6页。
②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16页。
参考文献:
[1]沈家煊.“移位”还是“移情”——析“她是去年生的孩子”[J].中国语文,2008,(5).
[2]熊仲儒.“是……的”的构件分析[J].中国语文,2007,(4).
[3]沈家煊.“有界”和“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4]屠爱萍.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4,(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33.
[6]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增订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2-164.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96-502.
[8]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9-126.
(周媛媛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