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背景下叶圣陶阅读教学观
2015-02-28柯婧琼
◎柯婧琼
一、叶圣陶阅读教学观的主体表征
叶圣陶在批判和继承古人阅读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不断发展创造新的阅读教学观点,进而影响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一)精读、略读与宣读、吟诵
叶圣陶、朱自清在《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中指出“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1]精读要求字斟句酌、细细品味;略读要求把握脉络、重点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用宣读和吟诵的阅读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宣读是指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读出字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与停顿,宣读法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字句最简便的方法,而吟诵不仅要求合于规律还要求通体纯熟,吟诵在宣读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自然纯熟的境界,即吟诵是宣读的延伸面。
(二)整体阅读观、学生主体观、读者与作者对话观
叶圣陶指出,在精读文句的时候,自己要多多思考文中所讲的道理和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在精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明白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在明了关系的基础上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而理清作者思路的最好办法是读文章时边回想边设问,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情感和把握主题思想。叶圣陶强调,阅读时学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不宜专等老师讲解。阅读是自己的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尊重和提倡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到:“读者和作者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不但能会面,读者还能了解作者的心情,最终能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形象地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要多向交流,要想获得文本真正的意义就需要读者与作者、作品不断地进行交流、对话。
二、继承与发展:叶圣陶阅读教学观与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与精读、略读融合法
1.“诵读法”
叶圣陶指出诵读有“宣读”和“吟诵”两种形式。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从第一学段(1-2年级)开始掌握诵读法,因为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体验语言优美的特点和展开想象,诵读的意义在于把文章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读出来,从而了解作者写作心境和感知作者的情感,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这是第二、三、四学段都明确规定的阅读阶段性目标,朗读课文是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精读课文时最常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
叶圣陶强调白话文和文言文都需要吟诵,而新课标中“诵读法”主要针对诗歌、文言文教学。诵读在吟诵的基础上缩小教学范围,但是朗读是学习白话文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诵读法主要针对语义艰涩难懂的诗文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诗歌、文言文的诵读,在理解词句的前提下把诗文的感情读出来,从而培养语感和加深理解记忆。在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时,教师提醒学生读整首诗要注意语句的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把握住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最好是边读边想象优美的意境,从整体想象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情感,如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与结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相互照应,读时要加重语气和放缓速度,重点体会作者对仕途生活的鄙弃与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2.精读、略读融合法
语文教学过程是精读、略读相融合的过程,精读课文也要略读其他相关资料作为补充,略读课文也要对重难点进行精读。在教学过程中,精读占主体地位而略读只是作为精读的补充,但对于阅读教学效果而言,略读是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更广泛运用的阅读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精读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精读要求精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感情倾向、谋篇布局、语言技巧等,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第二学段(3-4年级)开始掌握略读的方法。还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超过400万字。略读作为一种快速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和启发学生思考。在学习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时,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着精读、略读融合法,学生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深读和熟读课文过程中逐渐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这四位著名作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扩大阅读面,读读四位作者的相关名著,从而对作家们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力。
(二)“整体阅读观”与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新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传统阅读教学肢解文章的弊端,明确提出“整体把握”的理念,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实践在叶圣陶“整体阅读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新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1.“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是在明确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弄清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握和比较每篇课文重难点的基础上,把整个单元知识重点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阅读方法。单元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单元学习任务前,先通过阅读单元提示,浏览各篇课文及课后练习等,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思想上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过一个个单元的学习,找出各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品味语文课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师生在整体把握、感知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横向比较找出单元重点,抓好范例进而突破单元难点,教师通过范讲课文来落实整个教学主题内容的设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疑问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情境感悟法”
情境感悟法是指教师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主题的基础上,创设与课文意蕴相符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去观察、感受和思考,最终掌握教学内容的阅读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给学生创设直接感官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多重感受和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尤其是在讲解与学生有历史间隔感的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拉进与历史事件的空间距离,教师应该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历史性的场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六年级课文《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外国侵略者的可恶行径激发了学生对于侵略者的憎恨,直接体会到侵略者野蛮的强盗行为。
(三)“学生主体观”与“探究性阅读法”
叶圣陶认为国文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管实施多么精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调动起来就难以取得好成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3]。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性阅读被广泛认为是阅读教学理念,但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阅读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方法。探究性阅读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思维。
探究性阅读法是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适合自主探究学习的课文,首先,教师让学生课前预习,通过百度查找文中所提到作家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们会积极归纳出这几位作家的生平与代表作。其次,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学习启示,如作者是怎样概括这四位作家的性格特点的?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要借鉴什么写作方法?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描写人物时要抓住外貌、语言、行为特点来进行漫画式描写;在叙述和客观描写过程中可插入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受,这种在描写中插入议论与抒情的方法,能使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
(四)“读者与作者对话观”与“合作讨论法”
叶圣陶指出不同的人读同一篇作品会提出不同并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增进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为了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知范围,从其他同学的见解中扩大认识面和透彻理解问题,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讨论学习。合作讨论法是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合作讨论前要注意三点:首先,确定合作对象,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其次,明确目的,讨论前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的内容和形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拨,点明讨论主题,避免偏题等状况。第三,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合作讨论的环境,创设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特点等诸方面因素来确定讨论方式,自由式合作讨论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学生在认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一定的自由范围,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教学目标来确定讨论主题。导向式合作讨论注重于在确定讨论主题的前提下,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把握住时机,由浅入深式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使整个讨论结果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叶圣陶阅读教学观对于审视新课标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很多教学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新问题,但本质上还是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大多数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老问题。在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脱离新课标的现象,如阅读目标仍然重视知识的理解,忽视对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不会阅读,教师未给予学生适当与合理的阅读方法指导等。重新审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论对怎样看待语文新课标仍然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正面的指导作用。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0.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何更生.语文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