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中考作文命题之弊

2015-02-28◎张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审题命题

◎张 举

例谈中考作文命题之弊

◎张举

当年,顾炎武痛批八股:“今日科场之病,莫过于拟题。”今天,中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弊端也十分突出,值得引起我们的警觉。

弊一:题目表述闪烁其词

有这样一个考题:

海子有这样的诗句:“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

面还是道路”。

请以“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考题中的四句诗选自《四姐妹》,笔者拿这几句诗的意思请教几位语文同行,他们一下子也给不出肯定的说法。

那么将其中的一句作为作文题目,学生会怎样应对呢?一位通过了高级中学统招分数线的考生这样描述道:

“看到这题目的时候有点懵,但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还是写了出来,主要也是写了在遇到困难后只要不气馁,不放弃,最终会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摘自《惜若新浪博客》)

一个“懵”字,让人看到这位成绩尚可的考生茫然无措的样子。

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对于这样一个并不通俗易懂的题目,一定会有许多考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理解题目如何确定写作内容?对写作内容心里没底,作出的文章岂不糊里糊涂?

在各地中考中,类似的作文题目并不鲜见,有的含义晦涩,如“让路”,有的暗藏玄机,如“这也是一种美”,有的甚至莫名其妙,如“同在一个屋檐下”……

这样看来,考场作文真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倘若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导致“跑题”,写出的文章比交白卷强不了多少,这位考生的写作能力,也就被阅卷者的分数一锤定音了。——这实在是极大的冤枉!考生一旦掉进题目的陷阱,就被关到大门之外,被剥夺了写的权利。——这又是极大的不公平!

那么,命题者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地告诉考生呢?

答曰:这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其实,要考查学生理解修辞和咬文嚼字的能力完全可以放在“基础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进行,“作文”部分的着眼点就是考生的写作能力,审题不属于写作能力,不能作为写作的入场券。

说到审题不属于写作能力,恐怕还得作一番解释。叶圣陶先生曾有这样的论述:有了意思情感,作者才写文章,为了让读者明白意思情感的中心,写作时便用简约文字将其写成一个适切的题目,因此,教师出题目让学生作文违反了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根据叶老的说法,题目是写作活动内部的产物,拟题是学生作文过程中自己的事情,不存在其他任何人越俎代庖的道理,审题更是与学生作文毫不相干的无中生有的东西,哪里是什么写作能力呢?中考教师拟题让学生作文是很无奈的做法,所以,命题者没有必要再在题目上设置障碍为难考生,人为地加剧学生写作的难度。事实上,翻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找不到“审题”二字和要求学生学会审题的意思,相反的,却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这里所列举的诸多重要环节中恰恰没有审题。

命题者务必明白:作文题目一目了然,所有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方能鉴别出孰优孰劣。

弊二:强迫考生作无病呻吟

仍是先看一个考题:

请以“爱上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

笔者想,面对这个题目,那些对语文一往情深的考生自然得心应手,运笔如飞。问题是谁能保证所有考生都“爱上语文”呢?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语文经常被教得面目可憎,的确不太值得喜爱,许多学生对语文远远达不到“爱上”的程度。当然有人会说,不爱语文怎么能奢求作文得高分呢?对此笔者想特别强调,一个学生不喜爱这种病态的语文并不表明他不喜爱阅读和写文章,也不能表明他的写作水平一定低下。不难想象,没有爱上语文的考生看到这个题目肯定要倒吸一口凉气,找不到一点可写的东西,他们能够采取的办法恐怕只有两个:一是“瞎编”,一是“硬挤”,“瞎编”和“硬挤”就是无病呻吟,想想一个人没有病却在那里喊叫是多么令人生厌,所以这样的文章肯定得不了高分,也当然衡量不出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这样的题目不失败吗?但是,只要打开一本中考语文试题汇编,稍作一些研究,就不难发现这种强迫考生作无病呻吟的作文题目并不在少数,例如:

“中学生失掉了吗”,这个题目会让不少考生感到奇怪:我并没有听说过“中学生失掉××”的错误言论啊?那反驳什么呢?

“这样的衣着”的话题,也不适合初中生写,有多少初中生曾经研究过衣着与个性、爱好、修养、追求之间的关系呢?这个话题写什么呢?

题目“迟了一分钟”,看着很亲切,因为“迟到”是学校里司空见惯的事情,哪个学生没遇过?但写起来很难,因为虽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谁也没有往深处想,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教训,所以终归无话可说。

……

叶圣陶先生说:“好文章有个基本条件,必须积蓄于胸中的充实而深美,又必须把这种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所以,只有在学生的积蓄丰厚处命题,学生才会文思喷涌,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准,考试的价值才能被真正实现。

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诚然,这是对日常教学的要求,但是作为对教和学的总考查,中考命题不是更应该遵守课标的规定吗?不是更应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吗?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考作文指引着写作教学的方向,因此,革除中考作文命题的弊病,对促进语文教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是值得广大语文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张举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 212132)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审题命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你眼中的我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