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新闻标题浅析

2015-02-28李冬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语体新闻标题乌鲁木齐

李冬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一、发展现状

气象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分支,同时具备新闻和气象的特点,内容涉及气候、天气或气象变化等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气象变化以及相关气象事件,有时也将衍生出的气象行业的重要政务信息,纳入到气象新闻的范畴。

传统的气象新闻标题,存在使用专业术语、书面化语言等问题。例如,《大范围强降雨连袭江南华南累加效应增加致灾风险》(2015年5月15日《中国气象报》),标题较长,刻板生硬,且“加”字两次出现,比较拗口。有时使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例如,《规划先行改革固本服务强基——哈尔滨气象现代化建设纪实》(5月26日《中国气象报》),增加了标题的字数,对排版产生影响。

二、语体分析

所谓语体,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环境,使用语言交际时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语体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式等语言因素,及一些伴随语言的非语言因素具体表现出来。主要有:

(一)修辞

广泛运用修辞是报纸新闻标题的一大特征,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拟人、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仿拟、对比、对偶、排比等17种。

(二)词汇

标题中的词汇呈现了媒体的风格和特性,报纸标题较官方、正式,网络媒体标题则较轻松、亲民。

(1)数字。将其穿插于标题中,可有力说明天气变化,读者一目了然。例如,《31℃!吐鲁番气温一路飙升》、《明天高温直逼30度,后天要变天》(“新疆气象”微信平台),凭借数字的冲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谐)音词。语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上并无联系的同音或谐音词,增加趣味性。例如,《北疆普迎雨水南疆晴势大好》(“新疆气象”微信平台),“晴”与“情”同音、与“形”谐音,意为天气形势很好,用同音字一语双关兼带夸张的突出了南疆的好天气。

(3)外来词和新词。外来词和新词在标题中的出现,给人以新鲜感和亲切感。例如,《雨儿任性喜怒无常》(“新疆气象”微信平台),“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谓恣意放纵;另有多首同名歌曲,现也指有钱到可以率性而为。《明日雨水叫停,多云天气接班》(“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平台),“叫停”引申为有关部门或人员命令停止某种活动或行为,该用法近年广泛流行。

(三)语音

标题朗朗上口,充满了音律美。

(1)重叠音。将单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连续两次或以上重复,增加音乐美。例如,《雨水迟迟不离场天晴升温仍需等》、《阳光露笑脸气温节节升》(“新疆气象”微信平台),亲切可人,读之顺口,增加了表现力。

(2)对仗和排比。既可以表达一种韵律,有歌赋的美感,还可达到对称、甚至对比的奇妙语感。例如,《偶尔多云偶尔阵雨》、《特别的日子晴朗的天气美丽的心情》(“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平台)。

(3)平仄。凭借声调的调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展现出一种古典的韵律美。例如,《微风轻拂阳光普照》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烟消云散天空一片蓝》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新疆气象”微信平台)等。

(四)标点

能表达出强烈的语气,引起共鸣,起到更好地引导舆论、引导受众的作用。常用符号有逗号、引号、问号等。

(1)引号。常用来明示某种辞格。例如,《“奶油”暴雪逆袭首府四月天》(《中国气象报》新媒体),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同时抓取了“逆袭”网络热词。

(2)问号。主要有设问和反问。例如,《雨水迟迟不离去是什么绊住了他的脚步?》、《周末要下雨,你准备好了吗?》(“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平台)等。标点符号通常综合使用,增加了标题的语气和表达效果,读之生动有趣,充满口语色彩。

(3)感叹号。表达一种情绪。例如,《鸟语花香阳光暖晴天真好!》、《阴雨还将继续,小伙伴们记得添衣哦!》、《雨水君,你好,我在这里等着你!》(“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平台)。

三、特征分析

(一)口语平民化,拉近受众距离

不同的时代语言特色也不同,在网络语言走上平面媒体的时代,口语化标题,已成为各媒体制作的首选。气象新闻在对时代充分把握后,改变了以往正统、充满专业术语的新闻标题,增加了更多口语化标题,幽默诙谐,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例如,《气象微信服务产品成牧民“新宠”》、《让气象软实力“硬”起来》、《舟山气象服务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气候变暖是冰川跃动“助跑器”?》(《中国气象报》)、《新疆冰火两重天哈密大雪吐鲁番55℃》、《好容易熬过冬天不要冻死在夏天》(“乌鲁木齐气象”微信平台)等,在体现气象服务、解密气候变化、天气情况不稳定的同时,还表达出对读者的关心,体现出“编辑——作者——读者”间的情感共鸣。

(二)紧扣热点,满足受众需求

6月6日是芒种节气,网友在当天“乌鲁木齐气象”微信上看到:《今日芒种,准备好迎接盛夏了么》,既符合节气,又告示了天气变化的趋势,即便不看正文,已基本知道新闻事实。

6月7日是全国高考首日,当天气象新闻标题与高考相结合:《高考第一天闷热到不行》并在文中配题说:阵雨能不能带来一丝清凉呢?寥寥数字,表达了气象工作者关注考生的真挚情感。

(三)文采飞扬,给予享受和想象

与夸张、夺人眼球的方法不同,气象新闻的美是一种具有文采风韵的淡泊之美。例如,《屋外阳光正好路上太阳正晴》、《阴雨相伴气温低迷》(“新疆气象”微信平台),文采涌动,不假雕饰,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

[1]武宁.谈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莎茹拉.报纸新闻标题语体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猜你喜欢

语体新闻标题乌鲁木齐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