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网一体化下多元传播、多媒呈现的优劣

2015-02-28王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报网端口报纸

摘 要:传统新闻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如何在两套不同标准下得以共存,是我们一直的探索的话题。虽然说新媒体对整个报纸行业的冲击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报纸、每一个部门,这种冲击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在报网一体化大势下,新闻端口化零为整,是加大网络流量的关键;全媒体记者考核,更让同质新闻针对细分人群,实现了差异化发布。但弊端随之而来:双重标准下,追求点击率和保证安全频发冲突。如果无法从政策上平衡规避,将愈演愈烈。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062-01

2015年,重庆晚报迎来了创刊30周年的大庆。三十而立,本来对这张曾经辉煌的重庆成立最早的都市报而言,这本应是迎来了人生最好的时光。

但不幸,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对于我们这批接触互联网的70后、80后新闻人而言,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互联网加时代,中国报刊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转型。逆市而上的报纸是极少数,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不同地方、不同名字的报纸正一张张被整合、被消亡。

有些报纸虽没有做大,但也不至于死去,正在艰苦煎熬,包括重庆目前的四家都市报。如果没有以微博、微信、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的到来,大家还可以继续维持以前平静的生活。但是,如今不行了。

从2012年起,重庆晚报就提出“办一张最贴近市民的报纸”,打造具有巴渝文化气质和内涵的综合类现代都市大报,全面构建重庆晚报四大价值体系:主流传播价值、公众利益价值、生活服务价值、重庆人文价值。

而新闻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如何在两套不同标准下得以共存,是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探索的话题。虽然说新媒体对整个报纸行业的冲击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报纸、每一个部门,这种冲击的影响有很大差别。而且考虑到压力日渐增长的经营行业,很多报纸在转型服务的同时,还会考虑与经营行业的影响。比如说医疗行业有比较好的经营资源,很多报纸就会将采编资源进行倾斜,加大医疗报道提升行业影响力,从而拉动经营增长。以重庆晚报为例,进行转型的三个重点服务新闻领域是教育、医疗和消费。报社开展了多次报网一体化领域讨论会,主要从当前服务新闻与新媒体融合方面的探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报网一体化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优势

(一)新闻端口化零为整,是网络流量的关键

去年澎湃新闻的诞生,大概和东方早报之前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这些没什么历史包袱的报纸,反而可以轻装上阵,成立全新的新媒体生产平台。而对一家有着30年生命的报纸来说,需要的是整合资源,负重前行。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可以以改版为契机,整体思路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明确读者定位,充分发挥报纸优势,全攻略互联网资源观念和手法,争取在特色上取得更明显的突破。

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上,传统媒体成立全媒体中心,完成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使命:把记者报道的传统新闻和各个新媒体端口发布统合在了一起,实现统一指挥,统一把关。因为报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部门不管是纸媒端口、新媒体端口还是线下活动端口,各种业务运作不但要相互沟通协作,并且要打包整合形成合力。在这股合力中,新媒体以其实时快捷、目标性强的特色,成为报网一体化下各端口资源整合的先手。

举一个例子说明。在全媒体中心成立以前,重庆晚报的新闻发布端口有三个截然不同的“所在”:传统报纸,微博微信及APP,以及重庆晚报的官网第一眼网站。传统报纸的管理机构是报社新闻中心,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管理机构是全媒体中心,而第一眼网站的管理机构是迅网传媒公司。除了新闻资源部分整合外,三个端口以前几乎是并列关系,“各玩各的”,由此带来许多管理与经营上的不便,新闻包装、内容散乱,与经营部门也很难形成合力。

如今的多平台发布,真正实现了新闻资源与多媒体的整合。去年上半年,编委会提出了全媒体记者概念,在去年6月世界杯开始试点。去年底时,官网在全球最权威的ALEXA综合排名3.5万名,在全城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媒体试点后,对官网的流量和排名有明显的拉动。重庆晚报数据显示,目前全媒体记者单条稿件24小时的最高流量记录近十万。网站当日最早流量超过了241万,独立访客高达133万。

(二)全媒体记者考核,让同质新闻实现差异化发布

在报网一体化下,以前为报纸这一单一平台采编稿件的记者,转身一变成为全媒体记者。实质上是,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全媒体培训的他们,突然就要要求他们以全媒体视角与互联网思维,根据与纸媒完全不同的定位、语风与目标受众,采写不同的稿件,一并完成纸质媒体、微博微信及报社官网稿件的采写,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差异化“操作”。

这对所有的传统媒体记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以重庆晚报为例,传统记者“转”全媒体记者的目前有接近30人,统一配备了足够话费的上网流量的苹果等手机,让记者在采访完后能够第一时间给网站发回快讯和图片、视频、音频新闻。凡是给网站供稿的全媒体记者、网站统一为记者交纳话费。报纸每月给全媒体记者下发了明确的考核任务和指标。在内容安全的前提下,流量是王道。我们设定了唯一的考核指标就是稿件流量。有了考核指标,参考报纸的考评依据,给流量划分考核等级,制定出台了《全媒体记者考核暂行办法》。

但要完成考核任务,记者除了要有常规采访技巧外,还得有以报网一体化新闻操作的能力与意识。个人觉得,在多元呈现下,全媒体记者至少具备以下两方面观念与技能。

同一条新闻,在采写之时就应考虑在操作上如何在多端口发布。以近期发布的“微商卖美食也要办证”这条热闻为例,在网络上可能抓的是最快的信息播报、网友及微商反应;而在次日报纸上关注的则应该是政策出台的背景、解读及市场分析与应用等新闻背后的深度解析。为了防止和报纸内容的冲突,像重庆晚报就规定全媒体记者当天给网站供稿属于浅阅读新闻,而报纸第二天见报的同题新闻则是有深度内涵的解读、延伸性稿件。这样就实现了以网络手段实现了媒体推广的要求,让同一政策以不同发布形式、不同语风在不同的媒体渠道上反复发布,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

准确预估哪种手段发布同一条新闻能

猜你喜欢

报网端口报纸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不是报纸上了网就报网融合了:当前报网融合中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
从新闻事故的警示中吸取教训——重庆报网违纪新闻案例纠错分析
初识电脑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