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中国式“归来”
2015-02-28黄丹
作者简介:黄丹(1990—),女,江西鹰潭人,南昌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数字理论与创作。
摘 要: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到来成功地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记录,成为2015年暑假最为火热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动画的成人礼。本文主要介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国产动画成人礼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以及中国式特写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055-01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中的孙悟空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一只可爱调皮的猴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更加接近猿猴,这不仅是形象的创新,也是这部电影对原著《西游记》的挑战,同时也给国产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一、大圣归来的票房创新
2015年的这个暑假,《栀子花开》《横冲直撞好莱坞》《捉妖记》等电影陆续上映,为这个暑假带来不一样的激情,在众多电影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地实现了票房的创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这部电影上映后的几天时间之内,一直在创造着奇迹,在众多电影的激烈竞争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逆袭,刷新了国产动画的票房纪录,在短短的三天时间中,票房突破了三亿,在人们的期待中不断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二、中国动画的成人礼
(一)精心策划,耐心制作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电影作品融合了所有制作人以及策划人的心血,在这部电影制作过程中,动画电影的策划人和制作人勇于迎接挑战,精心策划电影的整个内容,对动画中的每个镜头画面都耐心制作,所以这部电影成为中国动画的成人礼也是必然的。中国电影里充满了文化的气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策略以叙事方法为核心,日本的电影主要以动漫画风为主,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将这些国家电影的长处充分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种别致的电影动画风格,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冲击,所以这部动画电影的成功也是众望所归。动画中的人物也做了很大改变,注重人物造型的个性化设计,孙悟空以接近猿猴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唐玄奘则是江流儿的形象,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形象。从动画视觉效果上可以看出动画制作者的能力极高,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大量的画幅,这部电影在选材、人物刻画、情感表述以及镜头制作方面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所以不管是从动画的人物形象还是动画的视觉效果来看,这部电影都会取得成功。
(二)注重厚重感和成长
动画电影在选择题材时应注重电影给人们带来的厚重感,以提高电影的档次。《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导演提到这部电影并没有在一开始将江流儿的身份说明,而是在漫长的轮回岁月之后,江流儿才逐渐修得成为唐僧,也正是江流儿这种轮回苦修才取得孙悟空的信服,最终江流儿与孙悟空成为师徒。整个电影的过程给人的启示就是,就算是神仙也要经过长久的苦修才能成仙,所以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先付出,有了付出才能逐渐取得成功,而这种启示会推动孩子在学习中不断付出,养成不怕困难的精神。为什么电影要具有成长性呢?因为观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是儿童,儿童的成长过程会很漫长,而他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在不断地改变,要想动画电影能够长期获得高票房,就要抓住儿童的这一主要特点,让动画电影伴随着儿童成长。
(三)重视成年人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动画电影的内容以及形象都过于幼稚,这种动画就是为儿童量身打造的,如何赢得票房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儿童对动画的喜爱,所以目前中国的动画市场主要以儿童的兴趣作为主要推动力,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一再得不到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一部电影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儿童,因为大部分儿童并不能对看电影进行决策,而是家长起决定作用,所以重视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促进电影成功的主要因素。儿童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动画电影对儿童的启示将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所以家长会特别注意对动画电影的选择,希望动画中的人物形象会带动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此外,如果一位家长在看到某部动画电影效果很好时,就会向周围的邻居介绍,带动别的家长对这部电影产生好感,然后带自己的孩子去观看。
三、中国式特写
(一)镜头特写,传递了爱和责任
动画电影中的每个镜头特写都应该向人们传递爱和责任。目前,动画片的市场虽然发展得越来越大,但是其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完全是为了满足小孩子的兴趣,为小孩子量身打造的动画片,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文化内涵。反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每一个镜头特写都在向我们表达背后的意义,真正地将人类的情感和责任感传递给人们。通过动画的内容给我们更多的启迪: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大胆付出,才能逐渐迈向成功。
(二)学习先进,融合中国文化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创新,不仅是因为故事内容的精彩,还因为这部电影学习先进,融合了中国的文化,成为中国式“归来”。在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以及各种妖怪的形象都过于人化,而这部电影中刻画的孙悟空则是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英雄形象,他桀骜、他悲情,却在各种挫折面前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给观看动画的观众带来了心灵的启迪。
四、结语
90年代以后的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在进行各种模仿,为儿童量身制作,抓住人们的兴趣方向进行策划,但是忽略了中国的文化色彩,以及动画电影向人们传递的内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镜头特写则成功地实现了这些内容,给中国的动画电影带来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