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导学练》的应用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2015-02-28吴新华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背影导学预设

◎吴新华

从《导学练》的应用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吴新华

有效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学习时间,生成尽可能多的语文素养,让教师尽可能地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达成这一目标。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在如皋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一线的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初中语文活动单导学练》。《导学练》体现并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单元、课题、课堂目标明晰具体,是全市语文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尽管如此,二次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很重要,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让《导学练》及二次备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同样也很重要。因为《导学练》及教师的二次备课仅仅解决了教者对教学过程中活动的预设,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个性化地使用《导学练》及二次备课的教案,适时适度地调整学生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才能够让活动行之有效。现结合《背影》一文的教学过程,肤浅地探讨活动单模式教学过程中,二次备课时对《导学练》进行修改补充的教学预设,以及实施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活动的有效调整这两个指向有效教学的重要关节。

《背影》是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也是现代文学史中一篇经典的叙事散文。本着这一基本认识,《导学练》设置了两课时教学内容,明确了“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体会朴实无华中所包含的深情;学习本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等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参见凤凰出版集团《初中语文活动单导学练(八年级上册)》第63—69页。

二次备课过程中,笔者校备课组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导学练》所设置的目标是十分恰当的,但是,要落实这一目标有很大难度。首先,学生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特征不是很了解,对朱自清及其父亲的经历不甚了解;其次,《导学练》所设置的教学活动虽然能够体现共性化的教学要求,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生成语文素养,但是,有些活动落实起来,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再次,在反馈练习的设置中,学生对选文所表现的“眼神”及所表现“背影”的主旨发掘有余,而且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足。为此,我们结合笔者校学生的学情,结合课文,结合笔者校初二语文教研组教师的实际,结合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中的经验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预设。

结合文章,结合教学目标,笔者强化了预习活动的要求。《导学练》第一课时设置的字词积累内容太少,我们要求学生至少在文中找出25个能够在写作中为文章增色的词语;《导学练》要求学生指认本文的记叙顺序,我们认为,作为初二学生,有必要将所学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进行整理;活动单设计了整理作者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到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名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至少朗读作者的两篇佳作。第二课时的预习题为“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适宜于改造成第二课时的导入语。第二课时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维度内涵和知识能力维度的语文素养。

《导学练》的活动方案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抓手。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课文,理清线索;品读细节,感受父爱;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念父爱,倾吐真情;观点争鸣,评议《背影》;学以致用,描写人物”这两课时活动的设置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观点争鸣,评议《背影》”这一环节,尽管设计了助学提示,但是,没有必要把时尚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做深入的探讨,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旨价值观并没有真正成为初二学生的价值观,而且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差,这样的讨论不一定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所期待的情感生成。所以,老师们一致决定舍弃这一环节。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着“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设计的。经过讨论,老师们认为,“背影”固然是文章的高潮,是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父亲情感发展的高潮,是本文教学过程中的高潮。正因为如此,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酝酿,试图用理想化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文章的热情,这种可能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们增加了学生在自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环节中的活动:“朱自清在写背影这件事之前,还写了哪些事情,体现了父子之间什么样的感情?”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激发学生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认知和理解,为教学重点服务。《导学练》在活动预设中始终强调“作批注”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根据中考指挥棒效应,各种各样的考题本质上都是不同形式的阅读批注,所以,活动单预设的“作批注”体现了让学生生成学习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些活动的预设中有些显得过于笼统。为此,我们把“作批注”设置为一个单独的活动,并把这一活动细化为各个小组的分工:主题批注组、选材批注组、写作手法批注组、用词精当批注组、语言特色批注组。在活动最后的点评环节中,试图让学生达成教师的预设目标。《导学练》设计了“描写你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写出真情实感”这一活动。并且这一活动最好是放在“反馈练习”环节的最后,并让学生比照反馈练习中的选文和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生活积累,尽可能多的素材选择,这样,有利于实现期待中的教学预设。《导学练》的活动方案调整的基本原则有两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让学生有具体的活动指向;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尽可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不论是《导学练》,还是教师们对《导学练》的调整,都是对即将进行的教学过程的预设。预设教学过程时,我们都遵循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都尽可能体现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笔者在《背影》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两个“偶发事件”:在第一课时,我们预设了“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句子,并说说这四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一活动。实施这一活动时,有学生提出异议:“描写‘背影’仅有两次,另外两次是记叙”。这是我们在预设过程中对活动组织设置不严谨导致的。学生的异议是有道理的,为此,笔者临时增加了“在文中指出描写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并探究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这一活动。尽管活动时间有限,但是,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增加了对表达方式的认识,为第二课时“描写亲情”环节作了必要的铺垫。

这两次调整,笔者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在对《导学练》以及二次备课所形成的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学目标始终是不能轻易改变的。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和参与必需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本要求。二是鼓励学生使用创造性思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和解读过程并不一定为教者所预知,教学过程中,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走进文章所彰显的人文氛围后,学生的感知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认知引导好了,可以成为班级学生的整体认知,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创造。三是始终坚持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只有放低身段,投入到学生活动中,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检查不应只是在小组或者班级交流的时候才进行。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检查更多的表现在对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任何居高临下的巡视是不能够发现学生才华的,有时候甚至会成为学生个性的扼杀者。

只有永远运动的关节才是健康有用的关节。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活动单导学模式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预设,需要教师对活动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这两方面,既是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积累和碰撞,又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只有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才可能在更高水平上预设教学活动。

愿我们的教学预设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让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相长的自然境界,使活动导向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让语文课堂能真正成为有效促进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的精彩舞台。

参考文献:

[1]吴芳.预设与生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辩证法[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于聪.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4.

[3]韩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04).

[4]姜伟杰.走出课堂预设生成演绎精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6).

[5]刘琳.语文课堂预设策略的两个关键词[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4).

(吴新华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初级中学 226500)

猜你喜欢

背影导学预设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两个背影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