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15-02-28李丰瑞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设置内容过程

◎李丰瑞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李丰瑞

问题是推动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来,那么如何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这是一个让教师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煞费苦心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材知识问题化

要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与理解教材内容。在讲解课本知识的时候,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或者将课本内容浓缩成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思考。例如将课文的主旨内容提炼成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这样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自觉参与其中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说教。但是在将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同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二、问题设计启发化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答疑解惑,问题的设计应当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既不能提出范围过大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也不能提过于简单的问题,诸如一些简单的是非判断类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在回答时根本不需要动脑,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从就近发展理论而言,要提一些学生看起来知道,但是要将问题回答清楚,还必须去思考的问题。在启发式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欲罢不能的冲动,这样他们就会积极调动兴趣去学习。

三、抽象问题具体化

现行的课文教材当中,有一些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或者一些内容是比较专业化的东西,即便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也很难真正理解,例如“纳米级”,这个词语学生能经常听到,但如果让学生准确解释一下它的意思,能说清楚的恐怕很少。因此教师就必须借助具体的方法来向学生解释其真正的含义,例如作比较,举例子等。另一方面如果问题过于抽象,学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问题,也就无从下手了,这样的问题不但不会有助于课堂教学,反而会变成课堂教学的干扰因素。

四、枯燥问题兴趣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意学习,其实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同样的,学生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回答,一个原因是学生不会,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他们不愿意去思考,进而也就不愿意去回答了。因此在向学生提问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可以将问题的方式换一下,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了。例如将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转换为“对于某某你是怎么看待的?”这类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做到有话可说,深刻而不空洞。在学生回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一方面是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更是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运用的过程。因此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考虑他们的兴趣,这样提出的问题学生才乐意去思考。

五、分析问题逻辑化

只有增强逻辑性、严密性,才能以理服人。在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是带有主观性的,这样就决定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多样性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正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理解问题时才会有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时也才会异彩纷呈,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可以主观臆断,任意乱说。分析问题必须符合逻辑,即便是学生得出结论,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实际基础之上。例如让学生说一说对某一个人的看法,要避免学生以简单而且极端的方式只说其好或坏,应该是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文中具体事例来说,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问题要层次化

课堂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之情,而要让学生体会成功,无疑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完全整齐划一的,因此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要有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享有成功的感受,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要注意问题设置分层次并不是要进行很明显的划分,而是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让学生在接触问题时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对问题的回答也不一定就是学习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回答简单的,学习情况好一些的学生回答难的,还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答问题,而不能将问题变成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怜悯,这样的问题层次化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七、问题设置要注意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应当是水到渠成,自然形成的,这就要求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时机,无论是在刚上课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还是总结时提出问题,一是要让学生充分注意到问题,只有学生注意到了,他们才会去思考问题;二是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如果问题突兀而现,学生就会感觉到不适应,也就很难将自己的思维全部都调动到问题当中,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时也就不知道如何入手,从而影响学生的回答。

总之,一个问题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当然也可以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绊脚石,关键就在于如何来应用问题。

(李丰瑞 甘肃省张掖市南丰乡中心学校 734500)

猜你喜欢

设置内容过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主要内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