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行如何在抵御风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02-28高正东
□高正东
基层农行如何在抵御风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正东
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基本前提,任何延误和错判都将导致管理者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预判、做出正确决策,进而可能造成严重的风险损失。基层农行风险与信贷管理工作如何守住风险底线、稳定资产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准确把握当前业务经营面临的风险因素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复杂,信用风险压力增大。
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以某县级市为例,该市及周边县市都出现了一定的金融风险,部分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如该市某一区域今年已发生因企业关停而形成不良贷款20多亿元,同时也发生多起企业法人跑路、民间借贷纠纷事件。企业之间信任度减弱,互保意愿下降,信用环境有劣化趋势;部分地区(行业)大额信用风险频繁发生且波及担保企业;个贷、农户贷款、卡透支均受到波及。
二是管理基础不牢固,操作风险增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当前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及电子银行等渠道进行作案的手段正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对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从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线索看,涉及贷款真实性问题的不少,如企业存在虚假增资、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纳税与经营收入不符、信贷资金被转移挪用、抵押物价值评估虚高等,反映出信贷管理基础仍不牢固。
三是各项业务发展快速,员工行为管理风险加大。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更趋复杂,银行从业人员职业失范、参与作案有蔓延扩大之势。一些地区经营行内部员工利用银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职务便利,与社会不法分子勾结,出售客户个人信息牟利;利用挂失补卡和为商户违规申请安装POS机套现非法牟利;以高息为饵诱使储户到相关银行开户,再通过调换企业印鉴卡、私自开通储户账户的银行卡、网银等方式盗划资金;违规出售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等案件频频被媒体曝光。银行职员利用银行信誉,充当资金“掮客”非法吸收资金,从中获取高额利息差,不但危及银行声誉和客户资金安全,而且由于受害者大都是中小企业主,极易引发企业拖欠工资、货款、破产倒闭、工人失业进而引发上访闹访等群体性事件发生。部分经营行员工8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缺乏有效措施,因此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四是安全性环境复杂,甄别难度增大。现阶段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治安环境的复杂化增加了诱发案件风险的不确定性。最近几年,针对银行网点、自助区的抢劫诈骗案件时有发生。部分网点对安全保障工作不够重视,网点物防设施配备不到位、日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受业务经营内容影响,银行从业人员可以接触到大量客户信息,同时随着基层农行后台业务的大量集中,银行外包业务的种类及数量也大幅度增多,如何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客户信息泄露也对银行当前客户信息管理提出了考验。
五是客户服务要求更高,声誉风险加大。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对声誉具有独特的依赖性。随着近年来针对银行收费、服务等提出质疑的现象越来越多,社会媒体对银行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银行声誉风险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同时,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普及,声誉风险防控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抵御风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真实性管理,把好信用风险关。基层农行应始终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首先对经营正常的企业不压贷、不惜贷、不收贷,确保企业信贷存量,不断提高信贷增量,竭力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其次要注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一些在市场、产品或技术方面具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基层农行应加强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进一步清费减负,为企业开辟更加多元、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基层农行要紧盯关键时点,把清收逾期贷款和结欠利息作为短期内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尽最大可能压降逾期欠息贷款总量;要加强信用风险专项治理,持续抓好担保圈的治理;要持续开展风险排查,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对辖内正常关注类信贷客户,要持续性地开展好风险排查,掌握客户风险实际,杜绝他行退我行进、客户“猝死”等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全流程管理,把好操作风险关。一是强化全流程资金监控。建立集中统一的客户资金交易信息平台,持续监控企业账户的资金进出,防止客户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来掩盖贷款风险。二是强化全流程专业管理。强化支付管理和贷款用途监控;实行贷后监管专业化,对所有信贷业务实施在线监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三是强化全流程担保跟踪。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持续跟进保证人贷款卡状态及对外负债、对外担保金额等,加强关联担保管理,严格测算担保能力,提高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防止过度对外担保,防范连环担保风险;抵质押担保,要对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等不同押品实行电子化、动态化管理,并在严格评估机构准入的基础上,加强跟踪管理,动态调整业务合作关系,确保抵押物价值评估合理。四是提高从业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合规管理部门要牵头从岗位制约、系统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支持等维度,开展全方位流程分析和风险排查,逐一剖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流程控制和岗位制约。要加强制度执行力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操作,严防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
(三)加强合规文化管理,把好员工行为风险关。一是加强对员工行为动态的管理。通过一层抓一层、一层了解一层,将员工行为动态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了解员工日常的工作表现,还要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以及8小时以外的行为,增强案防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提高员工行为管理的针对性。基层农行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摸底。在经济发达区域重点开展员工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的排查等工作;对客户经理应加强是否存在与客户非正常资金往来排查。
(四)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把好安全性风险关。
一是加大资源投入和培训。在各网点、自助区不断完善相关设备和人力投入,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防范体系,提高防范外部侵入的能力。二是不断创新管控模式。适当增加保安力量,提高现场的安防处置能力,加强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内离行式自助区的人员配备;利用远程监控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强化对网点及自助区的安全管理。三是对网点安全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督促检查,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分层落实自助银行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好支行和网点两个层次,各自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五)加强精细化管理,把好声誉风险防控关。
一是抓源头。始终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和防控提高到与其他各类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增强防范声誉风险的主动性。基层农行要对各条线存在的声誉风险点进行梳理,重点加强对合规销售、银行收费、文明服务、客户投诉回应等易产生声誉风险领域的日常管理,预防声誉风险发生。二是抓流程。要建立舆情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制度,建立声誉风险处置考核、问责、奖励制度和投诉处置监督评估制度,要完善声誉风险危机预警机制及预案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化解,防范事态进一步扩大,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三是抓协调。要处理好与政府、新闻媒体的关系,及时沟通、澄清事实,尽可能确保媒体对声誉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减少猜疑,减小事件的危害。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行政资源,及时采取疏导、正面宣传引导的方式,共同应对声誉风险。同时,建立与同业间的横向沟通机制,共享舆情监测成果和舆情应对经验,采取共同行动提高行业公信力。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丹阳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