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散文课后练习设计——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为例
2015-02-28郭青源
◎郭青源
浅析高中散文课后练习设计——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为例
◎郭青源
在素质教育大旗下,语文教材在选文、插图、问题设置等编写上逐步尝试探索。而课后设计较为明确地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方向与价值。本文试从课后设计的课程品质特性、课后设计的课程品质评析及课后设计的修改意见等三方面进行概述。
一、课后练习的课程品质特性
(一)课后设计的工具性品质
1、工具性之信息把握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最基础的作用必然是工具性。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也以概念引入、细节感知、加强注释等方式来增强学生信息把握能力,以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引导思维发散。
信息把握能力主要体现在搜集与处理两方面。搜集能力较为简单,在习题中多处体现。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一题中,要求学生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怎样的特点。而在《荷塘月色》课后练习里,第一大题:“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为常规习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大篇幅文本中抓住重点,提高信息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能有效调动想象力和感官,提高把握事物本质特性的水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提倡对于信息的全面掌握是加强理解力、提升分析力的基本要求,这也体现了大语文的特色,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
为了加强信息把握意识,习题中也多有信息扩充。如《荷塘月色》练习题中先对同感作一番全面解释,甚至引入古诗来丰富理解,这种概念引入法十分得当,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多举例子,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丰富语文知识,一举两得。这种习题本身就有很强的包容性,是一道有价值的好题。
2、工具性之思维发散作用
发散思维是课后习题工具性品质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思维发散讲语文研究的灵感用于更大的审美和生活空间。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三题:“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这类举一反三的归类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语文学习置入一个三维层面,以共时性和历时性探究来活跃思维,串起积累与发挥这一创造性过程。再回到《荷塘月色》中,第三题列举了相当丰富的评论资料,表现不同角度和意见,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这类“活题”近些年十分受欢迎,源于题目看似简单,没有标答,但内在要求却十分丰富。它是要求学生在信息把握基础上做思维发散。一道好题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独立的思维观念。
3、工具性之品味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是文章中有形的东西,文章中有许多无形的东西有待于从有形的东西中提取,正如建筑物必须从地基垒起一样,语言就是支撑文章思想感情、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深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三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标示出来。结合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2、4节。”的第三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在课文中很有思考价值,表现鲁迅激怒忧愤的态度。“已”是时间副词,已经;“尤”是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流言”更是无形的武器,人民生活在野蛮而严密的统治中,中国被一片白色恐怖笼罩。
(二)课后设计的人文性品质
1、人文性之情感体验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情感体验是大势所趋。情感体验主要由体会作者感情、评价文本中具体人事和联系实际三级体验。
一级体验:体会作者感情。如《故都的秋》中要求体会作家的“悲凉”。这种关照视角有着充分的包容性和理解,使学生很快能把握文本中心。我们不仅可以读出一个现代“秋士”的丰富情怀,对于感情在人的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会多少增进些具体鲜活的感性知识吧。这种练习尤其对于古诗鉴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往往与情感立场挂钩。
二极体验:评价。如《游褒禅山记》要求写一篇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凸显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思维发散过程中确立起自我价值立场,这是练习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更重要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与立场,健全人格品质。
三级体验:联系实际。如《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四题:“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这里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这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在思考中完成情感建构。
2、人文性之审美体验
文学兼具音乐美、绘画美乃至建筑美,因而练习中也重视强调了感官作用,以大量关乎听觉、嗅觉、触觉、视觉、感觉的文段来引起学生重视,首先使学生建立起通感理念,在细节中领悟各种感知的魅力,以想象形成画面,甚至打通学科脉络,将文学、美学、哲学等紧密联系。这类习题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训练相当有效。如《荷塘月色》中要求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又要求理解、品味叠音词,从细节着手锻炼学生对美感的认知判断。再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二题:“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下面列举的两句,正是从感官、色彩等方面对故都的秋天的描摹,让人身临其境。
3、人文性之文论色彩
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关系密切。在习题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文论思想的渗透,这为拔高学生理论水平做了较好尝试。如在《荷塘月色》中习题材料中提出朱自清散文之“清”的特色,就很明显将古代文论中一字论思想引入,初步引导学生一字论理念。其实更多理论在习题编写中也可见。比如习题给出大量作家背景资料然后要求分析作家性格,写作立场,知人论世的思维贯穿始终。
二、课后设计的课程品质评析及修改意见
文本的趣味性十足。课后练习犹如学习之余的小游戏,寓教于乐是最优方式。本册教材练习的趣味性十足,既有要求学生为某个人物写小传的题目以提高学生主动性,又有将问题指向情绪情感的思索,更有联系其他学科的“大杂烩”。习题的文本理解品质较强。首先,习题大多重视基础字词(以文言文最为突出),又注重中心思想的理解,且一般不指涉立场态度给学生自由表达的可能性,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利于学生对文本全面理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习题的思维引导作用尚可。设置部分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的练习,举一反三的训练使学生培养起发散思维;设置部分关乎价值立场的问题,传递辩证的思维模式。这块的练习有待加强。习题的详略安排有所问题。比如在大篇幅的文章之后安排材料众多的习题,难免造成学生审美疲劳和思维钝化,有些较为枯燥的文体后面最好设置灵活互动型的题目。比如《兰亭集序》这篇可出题让学生以文言文写作,或者将文言文以朗诵、排演、改编等方式呈现,再如这篇题目中列出很多一词多义的情况,是否还可添加同义词这种相反情况,让学生全面学习文言文基础字词呢。
习题的时代性落后。虽然习题大量关乎其他学科,涉及面很广,但丝毫看不出时代特征。近年来周杰伦歌词、刘翔比赛新闻入教材是个很好的提示,语文习题脱离现实必然有损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似乎还需要多些关照。
结语:人教版教材课后习题极为重视人文性,凸显学生主体性,处处贯穿新课标理念。但编写结构、时代性、学科联系上需要再多些考虑。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方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郭青源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637000)